荔枝

無患子科荔枝屬植物

荔枝為無患子科植物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的果實。原產於中國南部,是亞熱帶果樹,常綠喬木,高約10米。果皮有鱗斑狀突起,鮮紅,紫紅。果肉產鮮時半透明凝脂狀,味香美,但不耐儲藏。荔枝味甘、酸、性溫,入心、脾、肝經。是頑固性呃逆及五更瀉者的食療佳品,同時有補腦健身,開胃益脾,有促進食慾之功效。主治病後體虛、津傷口渴、脾虛泄瀉、呃逆、食少、瘰癧、疔腫、外傷出血。

主要價值


入葯部位

果實。

性味

甘、酸,溫。

歸經

脾、肝經。

功效

養血健脾,行氣消腫。

主治

病後體虛,津傷口渴,脾虛泄瀉,呃逆,食少,瘰癧,疔腫,外傷出血。

相關配伍

1、治呃逆不止:荔枝七個,連皮核燒存性,為末,白湯調下。(《醫方摘要》)
2、治瘰癧潰爛:荔肉敷患處。(《泉州本草》)
3、治疔瘡惡腫:荔枝肉、白梅各三個。搗作餅子,貼於瘡上,(《濟生秘覽》)
4、治風火牙痛:大荔枝一個,剔開,填鹽滿殼,煅研,搽之。(《孫天仁集效方》)
5、止外傷出血,並防止瘡口感染潰爛,得以迅速癒合:荔枝曬乾研末(浸童便曬更佳)備用。每用取末摻患處。(《泉州本草》)
6、治老人五更瀉:荔枝幹,每次五粒,春米一把,合煮粥食,連服三次;酌加山藥或蓮子同煮更佳。(《泉州本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10枚;燒存性研末;或浸酒。
外用:適量,搗爛敷;或燒存性研末撒。

使用注意

1、陰虛火旺者慎服。
2、荔枝不宜多食,若連續、大量地食用鮮荔枝會產生頭暈、心慌、臉色蒼白、飢餓感、出冷汗、噁心、手足無力等症,嚴重者還可出現眩暈、抽搐、呼吸不規則甚至突然昏迷、脈搏細弱、類近低血糖癥狀,醫學上稱為荔枝急性中毒,即荔枝病

栽培技術


採集加工

6-7月果實成熟時採摘,鮮用或曬乾備用。

形態特徵


荔枝常綠喬木,高10-15m。偶數羽狀複葉,互生,葉連柄長10-25cm,或過之;小葉2或3對,少4對,小葉柄長7-8mm,葉片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6-15cm,寬2-4cm,先端驟尖或尾狀短漸尖,全緣,無毛,薄革質或革質。圓錐花序頂生,闊大,多分枝;花草性,雌雄同株;萼淺杯狀,深5裂,被金黃色短絨毛;花瓣5,基部內側有闊而生厚毛的鱗片;雄蕊6-7,有時8,花絲長約4mm;子房密被小瘤體和硬毛。果卵圓形至近球形,長2-35cm,成熟時通常暗紅色至鮮紅色。種子全部被肉質假種皮包裹。花期春季,果期夏季。

防治方法


病蟲害防治

荔枝常見病蟲害有堆蠟粉蚧、咖啡豹蠹蛾、大茸毒蛾、茶花藻斑病、柑桔灰象蟲、番石榴粉蚧等。
堆蠟粉蚧防治方法
1、實行檢疫:防止害蟲隨苗木調運、嫁接接穗傳播。
2、農業防治:結合果樹修剪,剪除密集的蔭、弱枝和受害嚴重的枝、葉,以減少蟲源。
3、藥劑防治:在若蟲孵化涌散期和低齡若蟲期噴葯。採用狂殺蚧800-1000倍液,或40%速撲殺乳油1500-2000倍液,或40%水胺硫磷乳油或40%氧化樂果乳油800-1000倍液,或2.5%撲虱蚜1000倍液。
4、生物防治:由於蚧類的天敵較多,注意保護利用原有的天敵,以發揮其自然控制蚧害的作用。
大茸毒蛾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注意果園清潔,剷除園中雜草,惡化其生活環境條件,以減輕為害。
2.人工防治:結合中耕除草和冬季清園,適當翻鬆園土,殺死部分蟲蛹;也可結合疏梢、疏花,捕殺幼蟲。
3.藥劑防治:幼蟲為害嚴重時噴灑國光必治(40%啶蟲。毒死蜱)2000倍液、國光毒槍(45%丙溴。辛硫磷)1000-1500倍液、國光乙刻(20%氰戊菊酯)20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防治2~3次。
柑桔灰象蟲防治方法
(1)膠環粘殺。在成蟲上樹前用15-30厘米寬的牛皮紙(或塑料薄膜)包紮樹榦,兩端用繩紮緊,然後在紙上塗粘膠(也可直接將粘膠塗在樹榦上),以阻止成蟲上樹,並及時將集中在膠環下面的成蟲消滅。粘膠可用20份蓖麻油、30份松脂和1份黃蠟製成,先將油加熱到120℃左右,慢慢加入敲碎的松脂,邊加邊攪拌,至完全溶化(其間溫度不要超過130℃),最後加入黃蠟充分攪拌,冷卻即成。
(2)阻止上樹。用塑料薄膜包紮樹榦基部成喇叭狀,可阻止其上樹。
(3)人工捕殺。由於成蟲有顯著的假死習性,可在其大量上樹后(4月中旬前後),在樹下鋪塑料布,然後振動樹枝,再將掉落的成蟲集中消滅。(4)藥劑防治。在成蟲出土期,用50%辛硫磷乳油200-300倍液澆施地面。在成蟲上樹為害期,用2.5%溴氰菊酯(敵殺死)乳油或20%的氰戊菊酯(速滅殺丁)乳油3000-4000倍液、90%晶體敵百蟲或80%敵敵畏乳油或50%馬拉硫磷乳油或50%殺螟松乳油800-1000倍液噴灑樹冠防治。

生長環境


多栽培於果園。華南和西南等地,尤以廣東和福建南部、台灣、栽培最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