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軍為了攻打明朝解除後顧之憂於1636年至1637年發兵朝鮮,史稱丙子虜亂,又稱丙子之役。
朝鮮有三位主戰派大臣洪翼漢、尹集、吳達濟一直堅持抗擊,在失敗后被清軍押至瀋陽就義。朝鮮史稱“三學士”。
1637年(明崇禎十年,清
崇德二年)正月,清兵先後擊敗全羅道、
忠清道等地的援軍。
皇太極遣使,要求
朝鮮仁祖出城投降。見大勢已去,仁祖只好求和,正月三十日,仁祖將親明反清的主要人物
弘文館校理尹集、修撰吳達濟及台諫官洪翼漢縛獻清軍,率領群臣出
南漢山城,脫去王服,改穿青衣,徒步前往
漢江東岸的三田浦清營拜見皇太極,伏地請罪,行三跪九叩之禮。
皇太極降旨赦之。雙方築壇盟誓,朝鮮去除明朝的年號,繳納明朝所賜
誥命敕印,奉
清朝正朔,定時貢獻,並送質子二人。此外,朝鮮朝廷中主戰最堅決的 洪翼漢、尹集、吳達濟三人被清軍索要,在瀋陽就義,號稱“三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