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文鎮

海南省文昌市轄鎮

會文鎮,隸屬於海南省文昌市,位於文昌市東南部,東傍南海,南毗瓊海市長坡鎮,行政區域總面積135.6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會文鎮戶籍人口31410人。

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建圩,傳清末瓊州府道台取“人文薈萃”之意命名。建國前,分屬文昌縣、瓊山縣。1951年,屬第三區(即白延區)。1957年,分為白延鄉、會文鄉。1983年,為白延區。1986年,建鎮。2020年,會文鎮下轄1個社區、16個行政村。

2016年,會文鎮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0.7億元,同比增長7.8%。

歷史沿革


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建圩。
民國二十年(1931年),屬第二區白延、仙昌、會英、煙堆、冠南5個鄉。
1949年,分別屬第一區冠南鄉和第二區白延、仙昌、煙堆3個鄉。
1950年6月,將屬瓊山縣在文昌縣境內的沙港、梅山、龍家、坡口4個村劃歸文昌縣白延鄉管轄。
1951年,建政時屬第二(即白延區)。
1957年8月,分別屬白延鄉、馮家鄉。
1958年10月,由白延鄉的紅光、春光、聯庄、湖豐、偉星、鳳會、煙堆、誠豐、誠發、誠廣、澤興、海山、澤光、會龍、冠南、陽光、沙港等高級社和竹林的永福、富群、新聯、仙養成、聯群、桃春等高級社合併成立白延生產管理區;同年12月,改為白延分社。
1959年,改為白延公社。
1961年9月,分別設立白延、冠南、馮家3個公社。白延公社由會力偉星、春光、聯庄、湖豐、鳳會、誠豐、誠發、沙港等10個大隊組成。
1964年11月,冠南的冠南大隊和馮家公社的陽光、姻堆、澤興、海山、澤光等大隊併入白延公社。
1983年,改為白延區公所。
1987年,改為會文鎮。
1995年,管理區改村委會,增設會文墟居委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會文鎮位於海南省文昌市東南部,東傍南海,南毗瓊海市長坡鎮。行政區域面積135.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會文鎮的地勢西高東低,西北和南部為丘陵地帶,海拔30米,東部是半丘陵地帶,海拔10-20米。 

水文

會文鎮的河流主要有石壁河(白延河),發源於蓬萊鎮境內。海岸線長23公里。 

土壤

會文鎮的土壤分為三種:礫棕色沙壤土、河流沖積土和紅色粘壤土。 

自然資源


水資源

由於特殊的地理結構,會文地區淺層地下水水量小,不少水井枯竭,不能保證生活生產用水需求,加上沿海村莊長期抽取淺層地下水,導致水位下降,海水倒灌。 
1958年以來,會文鎮興建了赤紙、福昌等山塘水庫25宗,總庫容達800萬立方米,建水電站5座,開挖排灌溝21條,建煙堆大型攔河閘(公路橋)等13宗,建渡槽1宗。 

土地資源

1995年,會文鎮有耕地面積35089畝,其中水田19784畝,旱田9352畝,旱地5953畝。 
2017年,會文鎮常用耕地面積26894畝,沿海地帶有1700多畝的紅樹林。 

礦產資源

會文鎮馮家灣一帶蘊藏鈦礦。 

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6月,會文鎮下轄1個社區、16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文昌市會文鎮人民政府。 
社區會文社區————————
行政村冠南村龍家村朝奎村李桃村會文村
文林村官公鋪村官新村白延村湖豐村
南坡村鳳會村煙堆村陽光村邊海村
沙港村————————

人口民族


2010年,會文鎮總人口30644人,其中有男性15849人,女性14795人;家庭戶9175戶,男性總人口15011人,女性14263人。從年齡上看,有0至14歲5088人,15至64歲21044人,65歲及以上4512人。居住本地戶口在本地有24636人。 
截至2019年末,會文鎮戶籍戶數8761戶,戶籍人口31410人。其中,有城鎮人口16656人,鄉村人口14754人。按性別分,有男性15807人,女性15603人;按年齡分,有0至17歲5970人,18至34歲6741人,35至59歲10939人,60歲及以上7760人;出生男性178人,女性134人。 

經濟


綜述

2001年,會文鎮完成地區生產總值達4.5億元,人均純收入4100元,居民存款達2.2億元。 
2015年,會文鎮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9.2億元,同比增長18.2%;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1932元,同比增長10.2%。 
2016年,會文鎮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0.7億元,同比增長7.8%;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0.99億元,同比增長10%;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432萬元,佔全年度預算的33.3%;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4.06億元,比年初增加1.97億元;農村居民人均收入12910元,同比增長8.2%。 
會文鎮濕地
會文鎮濕地

第一產業

2016年,會文鎮冬季瓜菜種植面積1.1萬畝、常年蔬菜種植面積0.3萬畝,年產值6000多萬元。農業以水稻為主;還有椰子、胡椒、咖啡、菠蘿、人心果等熱帶經濟作物。 
2016年,會文鎮海水養殖面積1.3萬畝,淡水養殖面積1000畝,海水孵化養殖場687家,漁業年產值6.8億元,解決就業5040人。 
2017年,會文鎮有海灘塗養殖面積達9300畝,年產值3400萬元,對蝦育苗場230家,年產蝦苗20多億尾,產值5000多萬元。 

第二產業

1995年,會文鎮以合營、獨資等形式興辦的企業有800多家,總投資額為1850萬元,年創產值2484萬元,佔全鎮社會總產值的56.8%,其中有海藻粉等10多種產品進入國際市場,年創匯50萬美元,年向國家上繳稅款100萬元左右,工商管理費20萬元。 
2002年,會文鎮有非公有制企業286家,其中僑資企業238家;近3年來,全鎮僑資企業年均創匯80餘萬美元,上繳稅金近70萬元。 
2017年,會文鎮有工業企業45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2個。2018年,會文鎮有工業企業47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2個。 

第三產業

2018年,會文鎮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2個。 

文化


名稱由來

會文,清末瓊州道台所封,其含義為“文人會集”(又“文人薈萃”)之意。20世紀20年代初為鄉間驛站,只有幾間小店,經營日用雜貨,隔日有攤魚、豬肉擺賣。後來,因當地宗族之間鬥爭,民國26年(1937年)由龍、周、吳等姓人氏搬遷在此聚居,逐漸形成墟集。 

中山公園

會文鎮有始建於20世紀30年代的中山公園。公園裡有一座紀念孫中山先生的紀念亭,鋼筋混凝土結構的紀念亭亭頂作覆缽狀,6根圓柱撐起圓穹形屋頂。6個12星圖案分別鑲在6個三角形正中,亭內有鋼筋水泥碑一塊,碑上抄有“國父遺囑”。 

十八行村

會文鎮還有有文昌傳統民居特色的會文十八行村民居。“十八行”因以扇形分佈著十八行前後對齊、高低有序、房屋相連的多進院落而得名。十八行村是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
會文鎮
會文鎮

交通


公路交通
海南環島高速鐵路東段、文博高速公路和201省道(文嘉公路)貫穿會文鎮。 
公共交通
截至2011年末,會文鎮鎮區日發公交汽車16班次,日均客運量480人次。

社會


教育事業

1995年,會文鎮有中學1所、小學21所。 
截至2011年末,會文鎮有幼兒園(所)5所,在園幼兒640人,專任教師22人;小學11所,在校生2087人,專任教師15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909人,專任教師56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文化事業

2002年,會文鎮16個村委會建立起了集文化、科技、娛樂等功能為一體的文化室。2000年至2002年間,會文鎮政府先後投入60萬元用於文化站、文化室陣地建設和群眾性文化活動的開展。 

醫療衛生

1995年,會文鎮有中心衛生院1所,農村醫療站13個。 
截至2011年末,會文鎮有各級各類醫療機構1個,門診部所)2個;病床4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3張,固定資產總值385萬元。專業衛生人員47人,其中執業醫師7執業助理醫師4人,註冊護士20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5人、執業(助理)醫師0.4人、註冊護士0.6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6.18萬人次。16個村民委員會的村民全部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基礎設施

2016年,會文鎮投入資金950萬元推進“光纖進村入戶”工程,新開通無線4G基站10個;投入1156萬元實施會文中心村農網改造升級工程,涉及會文鎮區及朝奎村2.1平方公里範圍內全部公用供電設施,惠及2873戶供電用戶。投入資金490萬元建設官新、冠南、會文、陽光等6間防災多功能服務樓;投入107萬完成過境道路綠化工程;投入400萬元,完成過境道路(二期)820米擴建工程建設;投資50萬元完善排污排水等公共基礎配套設施建設;投入163萬元完成華僑一橫、二橫、三橫路等市政道路改造;投資550.77萬元開工建設煙堆溪家屯洋大橋,改造南坡湖丘村、鳳會上昌村、龍家寶坑村農村道路4.2公里。 
2016年,會文鎮投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資金2405.1萬元,其中市財政資金2316萬元,鎮財政資金61.1萬元,社會投入及群眾自籌資金28萬元。其中市財政投資項目有:投資800萬元實施赤紙水庫渠道硬化工程,投資395萬元實施會文鎮節水工程(赤土水庫渠道、上宛水閘渠道硬化),投資408萬元實施冠南下崀田洋農田建設項目,投資190萬元實施會文新市坑排溝加固工程,投資50萬元實施后昌山塘除險加固工程;另外投資320萬元的會文水廠供水管道改造工程,投資90萬元的赤坎坑、后田坑排澇溝硬化工程和投資63萬元的煙堆水閘水毀修復工程。鎮財政投入建設的項目有:投資26.7萬元建設牛路坑水閘及渠道硬化工程,投資14.5萬元建設家屯洋蔬菜基地低壓線路工程,投資6.4萬元建設上昌水庫防護欄及水庫設施維護工程,投資4.3萬元實施石壁水庫渠道維修項目,投入資金9.2萬元實施煙堆水閘維修、煙堆溪家屯段河堤修復、煙堆關崀洋排洪溝維修、冠南深港坑渠道維修、湖豐水尾橋修復、水尾水閘供電線路維修等一批水利設施建設和災毀工程修復。 
2016年,會文鎮投資38萬元完成煙堆小學操場改造;投資62萬元建設官公鋪小學教師工作間6間;撥付學前教育專項資金167萬元,用於美化優化中心幼兒園。 
截至2017年3月,近年來,通過各種渠道籌集資金380多萬元,在會文村委會東坑村等8個自然村修建鄉村道路、路燈等基礎設施,其中投入181萬元在美麗鄉村建設點十八行村建設實施了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 

社會保障

2016年,會文鎮調查確定貧困10戶46人,鞏固提升脫貧戶24戶99人,目前34戶貧困戶已全部完成建檔立卡工作。2016年上級已下達財政專項扶貧資金33.25萬元,現已支出扶貧資金314985.2元,佔下達扶貧資金的94.73%;落實生產幫扶項目33戶138人,共扶持購買牛7頭、羊13隻、豬苗28頭、雞鴨鵝苗624隻、檳榔胡椒2750株,化肥443包、佛珠生產設備2台等;撥付2016年生活補助資金10.1萬元;撥付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017年度新農合繳費52650元;完成貧困戶危房改造任務10間,其中政府兜底2間;發放60歲以上老人生活補助保障金37200萬元;發放貧困戶一級殘疾人補助資金4800元;納入低保對象的貧困戶9戶23人。 
2016年,會文鎮新農合參合人數為25974人,完成任務的103%;新農保參保10365人,完成任務的98%;城居保參保445人,完成任務的103%;城醫保1922人,完成任務的101%。農村勞動力轉移市外省外人數826人,培訓自主創業280人,靈活就業26人。舉辦網際網路實用技能培訓9期,學員累計達639人次。 
2016年,會文鎮共有危房改造任務180戶,已完成189戶危房改造任務(包括政府兜底2戶),改造面積12655平方米,政府投入改造資金359.48萬元。 

旅遊


會文鎮旅遊資源較多,主要有馮家灣、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十八行村”、南洋建築風格的白延墟、萬畝椰林和紅樹林等景觀景點。 

鄉村旅遊點

名稱評定等級所屬鄉鎮
文昌市會文鎮十八行村鄉村旅遊點(十八行村)二椰文昌市會文鎮湖豐村委會十八行村

獲得榮譽


獲獎名稱授獎單位獲獎時間
全國重點鎮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農業部、民政部、科技部2014年7月
海南省網際網路農業小鎮——2015年6月
海南省特色產業小鎮——2015年10月
第七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農業部2017年7月
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17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