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發展理論

認知發展理論

認知發展理論是著名發展心理學家讓·皮亞傑所提出的,被公認為20世紀發展心理學上最權威的理論。所謂認知發展是指個體自出生后在適應環境的活動中,對事物的認知及面對問題情境時的思維方式與能力表現,隨年齡增長而改變的歷程。皮亞傑對認知發展研究的特殊興趣是出於將兒童的認知發展看作是溝通生物學與認識論的橋樑,他認為通過對兒童個體認知發展的了解可以揭示整個人類認識發生的規律,從而建構起他的整個學說“發生認識論”。

思想來源


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的思想來源

康德的認識論

皮亞傑吸收康德的先驗範疇理論,改造成為遺傳的“圖式”,康德的先驗範疇論是預成論觀點。而皮亞傑認為先天圖式在認識發展的過程中僅處在一個起點的位置,圖式主要是在兒童後天的活動中逐漸形成的。

結構主義

結構主義強調內在結構的研究,反對外部現象的描述。皮亞傑力圖通過兒童後天的活動探討認知結構的發生和發展。他指出,認知結構既不是形成於物理客體之中,也不是先驗的存在於主體自身中,認識的獲得必需用一個將結構主義和建構主義緊密地聯結起來的理論來加以說明。

生物學

皮亞傑研究認識的方法論取自生物學,他吸收了生物學中漸成論的觀點,認為兒童智力的發展是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生物的技能和結構與認知的技能和結構之間具有“同構”關係。

數學和邏輯學

皮亞傑運用數理邏輯中的運算、對稱、可逆等概念來研究兒童思維的發展,並用符號邏輯作探討形式運算階段思維過程的特點。他認為有了符號邏輯工具,就像掌握了統計學一樣。對心理學的研究有重要幫助。

格式塔心理學

皮亞傑認同格式塔心理學的整體論思想,但也認為其探討的認識的結構因素,是“沒有發生的結構”,而行為主義只強調後天經驗的積累,不考慮內部結構的因素是“沒有結構的發生”。他把結構和發生結合起來,探討在後天或從中逐漸形成的“結構”,即建構論的結構。

基本概念


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中的幾個基本概念

圖式

圖式是皮亞傑理論中的核心概念,指動作的結構或組織。個體能對刺激作出反應,在於其具有應付這種刺激的思維或行為圖式。圖式使個體能對客體的信息進行整理、歸納、使信息秩序化和條理化,從而達到對信息的理解。個體的認識水平完全取決於認知圖式。
圖式具有概括性的特點,可應用於不同的刺激情境。初生兒僅具有幾個簡單的遺傳圖式,如吮吸,當嘴唇觸到任何物體都會產生吮吸、反射。學習能產生遷移,是因為在前一學習中形成了某種圖式。然後應用到下一學習情境中去。
皮亞傑認為,人的認識發展,不僅表現在知識的增長上,更表現在認知結構的完善和發展上。圖式的發展水平是人的認識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既是認識發展的產物,又是認識發展的基礎和條件。

同化

同化指有機體把環境成分整合到自己原有機構中去的過程。皮亞傑借用同化來說明個體把新鮮刺激納入原有圖式中的心理過程,就整個有機體來說,有三種水平的同化:生理水平上,是物質的同化;動作水平上,是行為的同化;智慧水平上,是思想的同化。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同化就是把外界元素整合於一個正在形成或已形成的結構中。因此,同化過程受到個人已有圖式的限制。個人擁有的圖式越多,同化的事物的範圍也就越廣泛;反之,同化範圍也就相對狹窄。

順應

順應指個體調節自己的內部結構以適應特定刺激的過程。當個體遇到不能用原有圖式同化的新刺激時,便要對原有的圖式加以修改或重建,以適應環境。這樣將迫使個體改變現有的認知圖式,形成某些適合新經驗的新圖式,引起認知結構的不斷發展變化。
圖式的發展和豐富是通過同化和順應兩種機制來實現的。皮亞傑認為,刺激輸入的過濾或改變叫做同化;內部圖式的改變,以適應現實,叫做順應。同化是量變的過程,而順應是質變的過程。在認知結構的發展中,同化與順應既相互對立,又彼此聯繫,相互依存。就人的認識成長來說,如果只有同化沒有順應,認識就談不上發展。如果不存在同化也就沒有順應可言,認識永遠是外物同化於內部圖式。內部圖式順應於外物這兩個對立統一過程的產物。

平衡

平衡是個體通過自我調節機制使認識的發展從一個平衡狀態向另一個較高平衡狀態過渡的過程。兒童認知最初處於較低水平的平衡狀態中。當面臨新異刺激時,產生了不平衡。通過主體和客體的相互作用,即通過同化或順應,使認識達到一個新的水平,恢復平衡狀態。認識的發展就是平衡——不平衡——平衡的過程。
平衡從三方面調節著個體的認知過程:一是調節同化與順應兩種技能之間的關係,使兩者保持平衡;二是調節個體認知結構中執行不同功能的子系統;三是在個體知識的分化與整合中保持平衡。

發展過程


皮亞傑把認知發展視為認知結構的發展過程,以認知結構為依據區分心理發展階段。他把認知發展分為四個階段。
認知發展理論皮亞傑
認知發展理論皮亞傑
1.感知運動階段 Sensorimotor Stage(0—2歲左右)這個階段的兒童的主要認知結構是感知運動圖式,兒童藉助這種圖式可以協調感知輸入和動作反應,從而依靠動作去適應環境。通過這一階段,兒童從一個僅僅具有反射行為的個體逐漸發展成為對其日常生活環境有初步了解的問題解決者。
2.前運算階段 Preoperational Stage(2—6、7歲)兒童將感知動作內化為表象,建立了符號功能,可憑藉心理符號(主要是表象)進行思維,從而使思維有了質的飛躍。其特點:
(1)、泛靈論。兒童無法區別有生命和無生命的事物,常把人的意識動機、意向推廣到無生命的事物上。
(2)、自我中心主義。兒童缺乏觀點採擇能力,只從自己的觀點看待世界,難以認識他人的觀點。
(3)、不能理順整體和部分的關係。通過要求兒童考察整體和部分的關係的研究發現,兒童能把握整體,也能分辨兩個不同的類別。但是,當要求他們同時考慮整體和整體的兩個組成部分的關係時,兒童多半給出錯誤的答案。這說明他們的思維受眼前的顯著知覺特徵的局限,而意識不到整體和部分的關係。皮亞傑稱之為缺乏層級類概念(類包含關係)。
(4)、思維的不可逆性。思維的可逆性是指在頭腦中進行的思維運算活動,有兩種:
一種是反演可逆性,認識到改變了的形狀或方位還可以改變回原狀或原位。如把膠泥球變成香腸形狀,幼兒會認為,香腸變大,大於球狀了,卻認識不到香腸再變回球狀,兩者就一般大了。
另一種是互反可逆性,即兩個運算互為逆運算,如A=B.則反運算為B=A;A>B,則反運算為B
(5)、缺乏守恆。守恆是指掌握概念的本質特徵,所掌握的概念並不因某些非本質特徵的改變而改變。前運算階段的兒童認識不到在事物的表面特徵發生某些改變時,其本質特徵並不發生變化。不能守恆是前運算階段兒童的重要特徵。
3.具體運算階段 Concrete Operations Stage(6、7歲一1 1、12歲)在本階段內,兒童的認知結構由前運算階段的表象圖式演化為運算圖式。具體運算思維的特點:具有守恆性、脫自我中心性和可逆性。皮亞傑認為,該時期的心理操作著眼於抽象概念,屬於運算性(邏輯性)的,但思維活動需要具體內容的支持。
4.形式運算階段 Formal Operations Stage(1 1、12歲及以後)這個時期,兒童思維發展到抽象邏輯推理水平。思維特點如下:
(l)、思維形式擺脫思維內容。形式運算階段的兒童能夠擺脫現實的影響,關注假設的命題,可以對假言命題作出邏輯的和富有創造性的反映。
(2)、進行假設一演繹推理。假設一演繹推理是先提出各種解決問題的可能性,再系統地評價和判斷正確答案的推理方式。假設一演繹的方法分為兩步,首先提出假設,提出各種可能性;然後進行演繹,尋求可能性中的現實性,尋找正確答案。

道德認知


道德認知是指個體對社會行為準則和道德規範的認識。皮亞傑對兒童道德認知的研究受到普遍重視,他提出的兒童道德認知發展理論得到普遍的認同。皮亞傑採用含有道德判斷的對偶故事,對4—12歲兒童進行研究,根據研究結果,他把童年期的道德認知發展分為如下三個階段:
前道德階段(0-5歲)
前道德階段屬於道德判斷之前的階段,兒童只能直接接受行為的結果。此時,兒童道德認知不守恆,也不懂規則對社會行為的約束性。
他律道德階段(5-10歲)
他律是指道德判斷的標準受兒童自身以外的價值標準支配。其特點:
(1)、兒童認為規則、規範是由權威人物制定,不能改變,必須嚴格遵守
(2)、對行為好壞的評定,只根據後果,而不是根據行為者的動機。
(3)、視懲罰為天意,認為懲罰是客觀世界維持道德秩序的手段,贊同嚴厲懲罰。
(4)、單方面遵從權威,有一種遵從成人標準和服從成人規則的義務感。
自律道德階段(10歲以後)
自律是指兒童的道德判斷受其自己的主觀價值標準所支配,即外在的道德標準內化於己。這個階段的特點主要有:
(1)、認識到規則具有相對性,是可以改變的。規則是人們根據相互間的協作而創造的,可以按多數人的意願進行修改。
(2)、對行為好壞的判斷依據著重於主觀動機或意圖,而不只是後果。
(3)、逐漸運用公正的標準——互惠考慮人際關係。既考慮自己的利益,也考慮他人利益。這被認為是自律道德的核心。
(4)、主張溫和而恰當的懲罰,與特定行為相配合,要符合邏輯,對錯誤有補償作用。
  •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