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瑤族鄉

大平瑤族鄉

大平瑤族鄉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八步區西南部,距市中心64公里。全鄉面積21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148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

資源


鎮森林、礦產、水利、旅遊資源豐富,林業用地有24.5萬畝,森林覆蓋率為82.2%,活立木儲蓄量 62萬立方米。主要農產品有木薯、筍乾、香菇、八角、蜂蜜、腐竹、中藥材等,其中大平腐竹在賀州小有名氣,八角暢銷全國各地。礦產有黃金、石英石、銅等。豐富的水資源可規劃興建10多座中小型電站,裝機容量可達 1.5萬千瓦時。
為實現農民人均擁有一畝竹子、一畝藥材、一畝速生豐產林和四畝八角這個目標,形成“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現代農業格局。2004年底,全鄉已有竹子11500畝,藥材4000畝,速豐林5585畝,八角21802畝。

人口


2021年6月,賀州市平桂區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大平瑤族鄉常住人口8148人。

經濟


(圖)大平瑤族鄉
(圖)大平瑤族鄉
2004年全鄉生產總值 4911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2346萬元,工業總值為1258萬元,第三產業產值103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10元。
大平瑤族鄉依託自身優勢,招商引資成績顯著,改革開放25年來,累計建設大項目 200 多個,總投入資金2.6億元,其中招商引資項目80個,引進外資1.2億元。全鄉 5 個行政村已實現農村電網改造。

榮譽


該鄉多次榮獲全國和廣西“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養殖


大平瑤族鄉有著十分豐富的山地資源,立足實際,積極引導山區群眾充分利用山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傳統特色種養經濟,不少農民靠山“吃山”,規模養殖黃牛、鴨子、雞、山羊等畜禽,唱響了致富歌,走上了致富路。同時,該鄉針對許多散養戶迫切需要掌握養殖技術的實際,組織技術人員舉辦養殖技術培訓班,引導更多的瑤族農戶走上山地,養殖“土雞”、“土豬”等畜禽。該鄉眾多的瑤族同胞都在屋前屋后辦起了特色養殖“山場”,特色養殖目前已成為該鄉少數民族群眾增加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

教育


(圖)大平瑤族鄉
(圖)大平瑤族鄉
在平桂管理區大平瑤族鄉,平桂管理區黨工委、管委採取新舉措發展少數民族地區教育事業帶來的喜人變化之一。在繼續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中,平桂管理區黨工委、管委主要領導多次深入到大平瑤族鄉,針對該鄉的教育事業的發展進行專題調研,在充分聽取當地黨委、人大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群眾意見建議的基礎上,決定對僅有一牆之隔的大平中學和大平中心學校進行整合,成立大平瑤族鄉民族學校。
大平瑤族鄉民族學校的整合工作已基本完成,兩所學校的多媒體教室、計算機教室、收視室、播放室、計算機資源中心、圖書室等教育教學設施和食堂等生活設施實現了資源共享,教師的使用打破初中與小學的限制,全鄉五個邊遠行政村的六年級的學生全部實現了在民族學校寄宿學習,迅速地緩解部分邊遠山區少數民族兒童上學難、受教育質量不高等問題,初步形成了集中優勢資源加快少數民族地區教育發展的良好局面。

旅遊


平桂管理區大平瑤族鄉推介民族風情生態游給當地老百姓帶來的可喜變化。自平桂管理區成立以來,大平瑤族鄉黨委、政府緊扣該管區提出的"傾力打造賀州旅遊產業金牌名片"的目標,積極承接平桂管理區作為"桂東生態旅遊大區"的輻射,立足鄉情實際,大力挖掘轄區內的旅遊資源,以落差達50多米的龍槽瀑布和瀑布周圍濃郁的瑤族文化風情,再加上茶花遍野、翠竹依依、林海莽莽為核心景點,打出了"原生態民族風情游"和"綠色山水游"這兩張特色旅遊"名片",同時,通過在賀州旅遊推介會、平桂旅遊推介畫冊等一系列的宣傳,"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等如詩如畫的風景意境,引得越來越多的各方遊客前來尋美探幽。大平瑤族鄉鄉長盤祖財告訴筆者:"這個景點極具開發價值,目前已列入平桂管理區旅遊投資項目彙編進行招商引資,隨著八步到黃姚二級公路和公會經大平到水口的四級水泥路的興建,大平龍槽瀑布景區必將以其獨特的魅力成為平桂的又一名牌景點"。大平瑤族鄉正對龍槽瀑布進行保護性開發,並積極開發"大平腐竹"、"大平筍乾"、"大平蜂蜜"等旅遊紀念系列產品,儘快使旅遊業成為瑤鄉群眾致富的新興產業。

新農村建設


(圖)大平瑤族鄉受災群眾得到救助
(圖)大平瑤族鄉受災群眾得到救助
平桂管理區大平瑤族鄉巧借新農村指導員創新基層黨建工作,將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與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作為一項完整的、系統的、長期的社會化工程來抓,加強對村級黨建工作的督導,幫助各村理路子、解難題,切實發揮農村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堅強組織保證。據統計,全鄉新農村建設指導員共幫助所駐村修建村屯道路23公里,修建水利渠道11公里,維修水利工程7處,新通水、通電68戶,里程達6公里,改造學校校舍、籃球場等公共設施6處,慰問五保戶18戶,募集助學資金1.5萬元。
為了使農村黨支部真正發揮戰鬥堡壘作用,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堅強組織保證。該鄉黨委充分發揮下派新農村指導員有較高的政治素質和工作能力的優勢,巧借他們創新基層黨建工作。駐大平瑤族鄉新農村發建設指導員工作組指導駐點村成立腐竹合作協會,以“支部+協會”的形式,發揮黨員會員的傳幫帶作用,順利實現了產業升級。威竹村黨員趙元傑通過駐村工作組的扶持創辦養殖場,年出售肉雞1萬餘羽,肉豬1000餘頭。黨員的示範帶動效應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村民入黨積極性提高了,2008年9月,該鄉就有18名青年遞交了入黨申請。

特色產業


地處桂東深山的廣西賀州市大平瑤族鄉加工腐竹已有30多年歷史,全鄉擁有家庭作坊式加工戶278戶,大中型加工廠9家,近2000瑤鄉群眾從事腐竹加工、銷售和流通,年產腐竹2100多噸,銷售收入近4000萬元,腐竹加工已成為當地瑤族同胞發家致富的好路子。

招商引資


(圖)大平瑤族鄉竹藝加工廠開工
(圖)大平瑤族鄉竹藝加工廠開工
瑤族鄉立足本地石英石、水利資源豐富的優勢,加強項目策劃,通過參加項目推介會、小分隊招商等形式,做好招商引資工作,同時,嚴格落實項目跟蹤服務制,抓住重點項目跟蹤落實不放鬆,做好重點項目的跟蹤與服務工作,引來了一個又一個項目。
在注重資源保護與合理利用的前提下,引進企業對該鄉的山上資源進行開發和深加工。廣西賀州中亞礦業科技有限公司是該鄉成功引進的一個大項目。該項目總投資2500萬元,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高新技術硅材料生產加工企業,綜合開發如納米二氧化硅工業硅多晶硅等,產品廣泛應用於冶鍊、電子、微電子耐火材料、陶瓷、玻璃、太陽能等行業。已進入試產階段,預計2008年12月份投產。此外,隨著該鄉思魯口竹木工藝廠、大圳木材加工廠、速豐林種植基地等項目的成功引進,催生和激活了瑤鄉一批經濟新亮點,促進了全鄉經濟快速增長。
瑤族鄉水力資源豐富,近年來,該鄉黨委、政府出台優惠政策,鼓勵多種形式投資水電建設。目前該鄉已建成發電站2座,正在建設中的有2座,其中投資總額750萬元的大平栗子電站已建成投產;總投資550萬元的大浪電站已完成一級電站併發電,目前二級電站工程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投資總額700萬元的宗文電站已完成1200米的引水隧道,主體工程已完成三分之二;總投資500多萬元的龍槽一、二級電站已正式簽約,預計年內開工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