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柴槌

盤柴槌

盤柴槌亦稱齊眉枚和盤柴糙,畲族民間武術。漢語稱為棍術,至今有四百多年的歷史。相傳起源於畲族發祥地潮州鳳凰山,是由畲族先人雷烏公首創。盤褪的每個動作都有功有攔,攻攔結合,攻時以擊對方,攔時以防對方,保護自己,步伐穩健,有快,猛,活的特點。2009年,盤柴槌入選為福建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概述


福建畲族武術——盤柴槌
福建畲族武術——盤柴槌
盤柴槌亦稱齊眉枚,畲族民間武術。又稱盤柴糙,漢語俗稱棍術,是畲族最為傳統、古老的武術,至今有四百多年的歷史。相傳起源於畲族發祥地潮州鳳凰山,為畲族先人雷烏龍首創,后經各代武術宗師傳承、發揚,再與其他武術門派研習、交流,加上自我創新,形成了這一具有畲族特色的傳統武術。2009年,盤柴槌入選為福建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它深受畲民喜愛,廣泛流傳於各處畲民聚居地。
盤柴槌分為長棍和短棍,長棍又叫丈八棍,長一丈二尺,單人耍弄。在清代以前,棍頭一端加有鐵制的棱尖,狩獵中三米以外就能刺到獵物,這棍術通常用於對付野獸,當年畲族生活的社會環境也極為惡劣,他們常常遭受地方勢力的欺壓,以及土匪的侵擾,於是另一種棍術——短棍形成了。短棍又稱齊眉棍、梅花棍,長六尺,招式多樣,每個招式有攻有攔,攻防結合。

起源


畲族傳統體育活動
畲族傳統體育活動
長期以來,畲族人民在山間過著游耕和狩獵生活,逐漸創造出一套自己的棍術盤柴槌,這帶有畲族特色的棍術在狩獵過程中發揮了重大作用。盤柴槌相傳起源於畲族發祥地潮州鳳凰山,原先廣泛流傳於各處畲民聚居地,清順治年盤柴槌傳人蘭進生遷到霞浦崇儒畲族鄉溪坪村后,盤柴槌從此就只在溪坪村流傳。
除了自然環境,當年畲族人也常常遭受地方勢力欺壓,受到土匪侵擾,於是另一種棍術短棍形成了。短棍又叫齊眉棍、梅花棍,長約2米,供兩人練習時對打,招式多樣。短棍棍花有四門棍、雙頭棍、交於柴、折花棍4個環節,靈活機動,迅速兇猛,以紮實、有力、矯健、熟練為標準。
由於歷史地理條件的制約,許多畲族村莊深處偏僻山區,交通閉塞,村的規模小,人口少,財力有限,絕大多數畲族村不存在祠堂、宮觀,談不上給武術宗師立牌建廟,這極大影響了畲族武術的傳播發展。另一方面,畲族村寨生活節奏加快,傳統民族習俗漸漸被淡化,使許多畲族傳統文化瀕臨絕境。

招式


藍大瑞參加比賽精彩瞬間
藍大瑞參加比賽精彩瞬間
盤柴槌分為長棍和短棍,長棍又叫丈八棍,單人耍弄,共有10個招式。長棍由質地堅硬的紅櫪木製成,呈圓柱形,長3.3米,直徑4.5厘米。
在清代以前,棍頭一端加有鐵制的棱尖,狩獵中3米以外就能刺到獵物。長棍通常用於對付野獸,罕見的長度流露出從狩獵時代遺留下來的痕迹。
後來畲族從四處狩獵變為定居農耕,長棍的棱尖慢慢被放棄,變成了今天的長棍。但是在如今的長棍套路中,仍然保留有衝刺的動作。
柴槌有兩種,一種長1.2丈,由一個人耍弄,叫“中攔”(有攻有攔);另一種長7尺,由兩個人對打,叫“盤槌”。有許多名目,如:七步、九步、猴子翻身、雙頭槌、三步跳、四步半、天觀地測等等。
在盤柴槌棍術中,步法分別有雙頭挺、三步跳、四步半、七步、九步、猴子翻身等動作,每個動作都有攻有攔,攻防結合,步伐穩健又靈活快捷,剛猛有力,招招實用。

特點


作為民族瑰寶的畲族武術盤柴槌,從基本理論、功法到套路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體系,以技擊性強、利於實戰為風格,舒展大方、動作靈活、方法自然、樸實無華、沉著穩健是它的精華,具有鮮明的民族文化特徵和歷史特徵。但是,由於種種原因,目前盤柴槌已陷入傳承乏人的尷尬境地。
這種武術從來是傳長(子)不傳次(子),傳男不傳女,每一代人只傳授一到兩人,再由這個武術傳人分別傳授給眾人。如今,精通這種武術的傳人屈指可數。

傳承


齊眉棍套路
齊眉棍套路
由於畲族主要居住在崇山峻岭中,交通閉塞、人口少、財力有限,這給盤柴槌的發展傳承帶來了諸多不便。另一方面,有些畲族鄉村由於生活節奏加快,大量年輕人湧入城鎮務工,有系統地練習畲族武術的人數寥寥無幾,這種狀況不能不讓人為盤柴槌的傳承和發揚光大感到擔憂。
2009年,盤柴槌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後,蘭大瑞認識到畲族傳統武術不僅僅是畲族的文化瑰寶,還是中華武術的有機組成部分。
為了讓盤柴槌得到發揚光大,他關閉了在浙江龍港開辦的鞋料店,回到霞浦專心致力於盤柴槌的傳播。如今,蘭大瑞在義務培訓盤柴槌武術的同時,正著手興辦一所武術學校,以傳承畲族武術。

意義


盤柴槌又叫盤柴糙,漢語稱為棍術。盤柴槌是畲族在特定的區域環境和社會生活中,經過長期實踐發展積累演變形成的,它與民族的心理、氣質、經濟、文化、道德和社會發展有關,也與畲族的生存環境、節日慶典、風土民俗結合在一起。通過盤柴槌,可以更好地解讀畲族歷史和文化,了解畲族人民在歷史長河發展中自強不息、英勇頑強的精神,同時,挖掘和保存它,不僅豐富了中華武術寶庫,豐富了中華體育,還可以推動我國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對弘揚和發展畲族傳統文化具有積極意義。

保護


蘭大瑞在輔導學生學習盤柴槌
蘭大瑞在輔導學生學習盤柴槌
為保護和傳承盤柴槌這一傳統畲族武術,霞浦縣政府已投入120萬元興建了畲族古龍寺,成立了溪坪畲族武術研究會,定期舉辦溪坪村武術節,通過武術節,展現宣傳畲族傳統武術文化。有關部門還積極著手收集有關畲族武術文獻資料,及時搶救盤柴槌這一文化遺產,並以“體驗畲族武術與畲族民俗風情”為旅遊主線,向遊客展示畲族傳統武術,使畲族傳統武術更具開放性。
2007年霞浦縣文化部門和崇儒鄉人民政府聯手搶救挖掘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溪坪村建立了畲族武術研究會,對畲族武術進行全面梳理,更好地解讀了這個民族的文化和歷史。省文化廳將盤柴槌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能更好地挖掘和保存它,對豐富中華武術寶庫,豐富中華體育,對繼承弘揚畲族傳統文化具有積極意義。縣博物館館長吳春明說,他們還將繼續研究整理畲族武術資料,成立畲族霞浦武術館,興建畲族武術傳習所和表演隊,打造畲族盤柴槌武術和古龍寺旅遊文化品牌。

畲族簡介


畲族
畲族
畲族(shē zú),畲族自稱為“山哈”,“哈”畲語為客人。畲族、輋民是漢族對“山哈”的他稱。
畲族是我國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散居在中國東南部福建、浙江、江西、廣東、安徽省境內,其中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廣大山區。畲族是我國典型的散居民族之一。他們自稱“山哈”。但這個名稱,史書沒有記載。唐代,居住在福建、廣東、江西三省交界地區的包括畲族先民在內的少數民族被泛稱為“蠻”、“蠻僚”、“峒蠻”或“峒僚”。南宋末年,史書上開始出現“畲民”和“拳民”的族稱。“畲”(She),意為刀耕火種。解放后,改稱為“畲族”。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畲族人口數為709592。畲族使用畲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99%的畲族操接近於漢語客家方言的語言,但在語音上與客家話稍有差別,有少數語詞跟客家語完全不同。無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
全國只有一個畲族自治縣,她位於浙南山區,景寧畲族源於唐永泰二年(766),從閩遷居浙西南時落戶景寧,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因此,景寧又稱為中國畲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