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吳家莊的結果 展開

吳家莊

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秀林鎮下轄村

吳家莊(又稱庄當)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秀林鎮下轄村,位於井陘縣城西南10公里處。與井陘縣於家鄉、天長鎮交界。

歷史沿革


據吳氏、李氏譜書分別記載,明嘉靖年間(公元1522年-1566年)吳氏自山西洪洞縣遷此居住,后明萬曆年間又有李氏自本縣南關遷此居住,清朝乾隆年間(公元1761年)吳姓一支遷移至今遼寧建平縣。
清雍正年間孤村32個,另立地方保甲,
1930年,吳家莊為第一區二十鄉,
1956年,吳家莊隸屬於狼窩鄉,
1984年,吳家莊隸屬於南張村鄉,
1988年至今,吳家莊隸屬於秀林鎮

代表人物


吳氏名人

吳建中(乾隆年間)庠生
吳宗伯(乾隆年間)庠生
吳士林(道光年間)庠生
吳四會(1888年-1958年)民間藝人
吳家莊村人。民間藝人。幼年家貧,四歲時患眼疾,因無錢治療,雙目失明。十二歲時從其叔學彈三弦,歷時五載,學得了精湛的技藝,且學會了《施公案》、《包公案》、《五女興唐傳》、《封神榜》等長篇說唱。十七歲開始單獨賣唱,幾乎走遍了井陘的大小村莊,還到過獲鹿、石家莊等地。“位卑不敢忘國”。他作為一個賣唱的盲人,在八年抗戰中,自編自唱了許多揭露日寇暴行,歌頌人民抗日的書段,走到哪裡唱到哪裡,起了宣傳群眾參加抗日的積極作用。四會談三弦,功底深,技藝高,能熟練地彈奏二百多首樂曲,他用琴聲模仿馬嘶、羊咩、牛哞以及鳥言禽語,微妙微翹。雄壯的抗日歌曲、優美的陝北民歌,更是他經常彈唱的曲目,他一生唱的長篇和小段數百種,大多是歌頌正義戰勝邪惡,光明戰勝黑暗的作品,充滿熾熱的愛國精神和正義感,他自編的說段,具有濃郁的井陘鄉吐氣息和鮮明的地方色彩。卒於1958年,終年70歲。

抗戰烈士名單

吳小狗許庭庭吳玉文李雨堂李愛堂吳振興

文化


觀音堂

觀音堂歷史上經過數次翻修,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創修為觀音堂,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進行重新裝飾,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對原建築進行翻修歷時六年時間,於道光十三年(即1833年)修復完成,后同治三年(1864年)同治九年(1870)固重新翻新,重修廟模戱基碑記由本村庠生吳士林敬撰,臨城縣石匠曹亮馬明府觀音堂至建立至公元1992年3月進行翻修,2010年進行局部維修。廟裡擺放三奶奶,觀音求子,老張爺等神像供附近十里八村信徒進行瞻仰。
吳家莊[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秀林鎮下轄村]
吳家莊[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秀林鎮下轄村]

官房

吳家莊[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秀林鎮下轄村]
吳家莊[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秀林鎮下轄村]
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為舊時村公署辦公所在地,詳見創修官房碑記

碑文

重修廟模戱基碑記
總理:吳惠吳泌善人:吳榮昌吳作霖劉聰吳德朱癸吳聚吳錦堂張成喜吳科
吳述才吳孝會吳自江吳自成吳三東吳志吳堂吳士生劉得才吳善吳平吳吉張延朱旺吳經
嘗(嘗)聞之古書曰莫為之前難美弗彰,莫為之後難盛不傳然前後至相因()作述者相總之
次第也使非有作之者創基業於錢,何以有述之之者垂統緒於后也,步武者有人接踵者來始不
有其人也,於是吳家莊舊有觀音堂一所鮑廈廳三間廟后禪房三間下有戱基
一座歷年救援風雨為之飄搖鳥鼠為之穿墉徒而捕葺之修飾之,凡廟模之殘缺失次者莫不
煥然維新巍然改觀而已,迄於今已數年使不刻石以志之責何以誰氏述者何人耶
由是道光七年重修戱台採買木料增益磗瓦聘請工師李萬柱()日工程告峻遂請獲邑畫匠
謝健彩書修飾燦然一新,道光九年又將廟前之鮑廈改嘗圖新增益一件補修東閣牆壁聖腐
業已重新及道光十年又請木匠劉玉泥匠高客廟宇牆壁俱已新矣,道光十一年又請工師王世金新劵石
頂上新蓋禪房三間凡()有之廟模無不煥然屢次締造數費經營名者石()之奕禪為後世之樂善不
倦者鼓舞而作心之雲嵐本村庠生吳士林敬撰立書
大清道光十三年歲次癸已時在桐月吉旦臨城縣石匠曹亮馬明府
呉連呉殿吳琢杜科梁萬鎰梁萬成吳士進吳士科劉得元劉發財吳自智吳應平吳得名吳過秋吳院吳內吳明
閣鄉公立
重修碑記
自古作於前者不能無述於後創於昔者端賴有繼於今凡事皆然況廟宇為棲
神之重地安可久人傾圮而不亟補修乎吾郷吳家莊舊有閣一座其上東塑
關聖帝君西塑白衣觀音南塑文昌帝君北塑增福財神其惠
澤之潛孚神庥之庇蔭郷人固久被其擁護矣第棟宇㦄年久遠幾至有坍塌之
患若不亟為補救何以由妥侑而蔫馨香乎原有本村人等目覩心傷慨然起重
修之意遂為之斂財助資以成善舉不數月間而門窗格扇戶牖䉧()()已皆有竹
苞松茂之象馬然殿宇雖就而彩色未施亦質勝而無文復顧丹人施以彩色神
象俱為金粧於是登斯閣者共欣廟茂之莊嚴咸仰神靈之()赫舉向之頹然將
廢者至是而煥然維新矣是舉也守先代之成規為求()寶遵前人之遺址不事
雕文功成恐淹沒人善妥為刻石以垂不朽雲
邑庠生朱萬選撰文暨男邑庠生煐篆額並書
大清光緒三十三年嵗次丁酉蒲月
穀旦
經理人耆賓梁殿清吳太和吳增元吳登元朱文魁吳其昌張全吳文功吳永和
高化春
鐡筆史席珍

門帝閣樓

門帝閣樓建於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歷經5年時間至乾隆乙丑年(1745年)一月完工,後於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五月重修,由本村庠生朱萬選撰文,詳見閣內門帝碑記,及重修碑記

碑刻

古碑刻目前發現共計12塊,分別為康熙年間、雍正七年,乾隆元年、乾隆五年、乾隆十六年(北街)、乾隆三十年、道光七年、同治三年、同治九年光緒二十三年,另倆塊碑刻因風化辨不清字跡。
但凡寺廟不能只看之外表,他們也都有自己的底蘊。

村之古樹

吳家莊[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秀林鎮下轄村]
吳家莊[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秀林鎮下轄村]
該古槐樹位於吳家莊村境內,由祖先在此種植,昔日之樹苗早已成蒼天大樹,樹高8米左右,直徑一米左右,枝繁葉茂,樹上綁有紅布條,對它更多加了一份敬畏。為吳家莊之最。境內現存古槐三株。
吳家莊[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秀林鎮下轄村]
吳家莊[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秀林鎮下轄村]
碑文記載之古樹為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由吳進賢、吳進()栽青楊樹倆顆,迄今發現對樹木最早之記錄。

寡婦橋來源

根據井陘縣誌雍正庚戌年版本,位於吳家莊村西的單孔橋樑為青石溝橋也就是現在的寡婦橋,所建造年代明大水沖壞今修,一孔石橋,長16米,寬5米,高5米,拱跨10米,寡婦橋水源起於家鄉最終匯流於南張村綿河,在明朝的時候因為大水后才重新修造的橋樑距今約500年之久!現此橋吸水獸上方此橋為永寧橋,村裡人稱之為寡婦橋。聽村裡老人講此橋為村裡寡婦出錢修築,具體何時間不詳,曾經是去原井陘縣城之路。現離寡婦橋不遠處修建村級公路,也對現建築進行保護。
吳家莊[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秀林鎮下轄村]
吳家莊[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秀林鎮下轄村]

舊水庫

吳家莊[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秀林鎮下轄村]
吳家莊[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秀林鎮下轄村]
吳家莊[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秀林鎮下轄村]
吳家莊[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秀林鎮下轄村]
吳家莊舊水庫位於吳家莊村南,位於尖山腳下,與尖山遙相呼應,建造材質為石質,半徑50米,所建年代為上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