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接受

文學接受

文學接受是一種以文學文本為對象、以讀者為主體、力求把握本文深層意蘊的積極能動的閱讀和再創造活動,是讀者在特定審美經驗基礎上對文學作品的價值、屬性和信息的主動的選擇、接納或拋棄,是在讀者閱讀的具體過程中不斷生成的,接受活動對於作品價值的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學史是一個審美生產和審美接受的過程,它不僅是作家和作品不斷產生的歷史,也是讀者的閱讀史,是文學本文的效應史。在以往的文學研究中,人們往往注意了文學作品是如何產生的,而忽略了它們是如何被接受的,忽略了讀者的接受在文學生產過程中的作用,從而將豐富複雜的文學現象簡單化、片面化作品的價值、屬性和信息的主動的選擇、接納或拋棄。

概念闡述


文學接受是整個文學活動系統中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對於作品審美價值和社會功能的實現,對於激勵作家的創作,對於推動文學事業的進一步繁榮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形式


文學接受的形式包括:文學閱讀、文學欣賞、文學批評、文學研究等。其中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是閱讀與欣賞。

屬性


審美屬性

文學作品的 審美屬性——從感官感受、情緒情感和思想深度等方面吸引讀者、感染讀者。震撼讀者並給讀者帶來精神愉悅、人格自由和心靈凈化的價值屬性。

認識屬性

文學接受的 認識屬性——文學作品通過語言文字描寫生動的藝術形象,反映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揭示自我人性的豐富本質,因而具有一種為讀者提供認識社會生活與人類自身真相的價值屬性。

價值詮釋屬性

文學接受的 價值詮釋屬性——一種多方面滿足讀者進行文化價值闡釋、品味或品評興趣的屬性。

交流屬性

文學接受的 交流屬性——作為一種審美的社會化話語作品,具有增進人們的彼此了解、溝通與交流的屬性。
指對一切文學作品的接納,也即閱讀活動。它包括:
A. 審美的閱讀,即人們通常所說的文學欣賞;
B. 非審美的閱讀活動,即不以審美為目的或不能達到審美水準的;
C. 文學批評,作為一種指導廣大讀者如何去接受文學作品的活動,是一種側重理性分析和把握的、具指導性意義的閱讀層次。

主客體條件


文學接受的素質

文學接受與傳統文藝學中“文學欣賞”或“文學鑒賞”的概念既有聯繫又有區別。文學接受是指對文學作品進行閱讀、欣賞與再創造的一種特殊的審美精神活動。它包括著文學欣賞或文學鑒賞的基本涵義與特徵。但是,文學鑒賞是以欣賞對象即作品為中心的,而文學接受則與20世紀70年代開始躍起來的接受美學想聯繫,主張在文學接受過程中以讀者為中心。由於他們的理論背景不一樣,因此在理解作品與讀者關係時側重點也產生差異。接受美學作為理論的一個派別,特別重視對藝術接受過程中閱讀主體再生產、再創造特點的研究,認為作品的意義只有在閱讀過程中才能產生,它是作品與讀者相互作用的產物,而不是隱藏在作品之中、等待著人們去發現的“神秘之物”。接受美學的理論家姚斯曾說:“一部文學作品,並不是一個自身獨立、向每一時代的每一讀者均提供同樣的觀點的客體。它不是一尊紀念碑,行而上學地展示其超時代的本質。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樂譜,在其演奏中不斷獲得讀者新的反響,使本文從詞的物質形態中解放出來,成為一種當代的存在。”這就是說,文學接受具有“對話性”特點,作品離開讀者主觀的參與、評價與創造,其意義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文學接受是一種以文學文本為對象、以讀者為主體、以把握文本深層意蘊為目的的積極能動的閱讀和再創造活動,是讀者在審美經驗基礎上對文學作品的價值、屬性進行主動選擇、接納或揚棄的過程。
(一)接受者的語言文字能力
文學接受必須具備一定的語言文字能力。識字只是語言能力的基礎,對於閱讀文學作品而言,更重要的是語義知識、語法規則、語用習慣與語言經驗。他們構成了一個讀者必須的語言綜合理解能力,是特定的語言環境長期熏陶和相當程度的語文教育訓練的結果。
(二)接受者的文化基礎和思想水平
文學接受者應該具有起碼的文化基礎和思想水平。文學是社會文化系統的一部分,是特殊的審美文化。它與文化的其他領域保持密切的聯繫,包容著諸如哲學、宗教、歷史、道德等方面的多種信息與內涵。同時,文學作品既是作家思想的載體,又深深地滲透著民族文化精神和社會時代意識。因此,文學接受者面對的是兼容並蓄的文化複合物。他作為主體,要與對象形成響應關係並進入對話狀態,必須具有相應的文化知識和一定的思想水平。
(三)接受者的審美能力
文學接受者應當擁有基本的文學審美能力。具體到文學接受,接受者需要有文學興趣和一定的文學知識,相應地養成文學閱讀習慣並不斷積累文學經驗。更為重要的是,接受者應該按文學的方式閱讀文學作品,用審美的眼光來理解審美對象。

主條件的接受心境

所謂“接受心境”,是指文學接受者在閱讀前與進入閱讀時的自覺或不自覺的基本心理狀態。它會直接影響到接受者的閱讀行為與接受效果。文學接受心境要滿足以下三個方面的條件。
(一)接受者的興趣
接受者要對具體的文學作品有興趣。接受者光有一般的文學興趣還不行,還必須有針對某一部文學作品的特定的興趣,如此閱讀才能現實地進行。
(二)接受者的審美心態
接受者需要暫時與現實生活拉開一定的距離,以保持一種審美的心態。布洛在20世紀初又提出了影響深遠的“距離說”。布洛認為,只有心理上有了“距離”,對眼前的對象才能做出審美反應。這裡,“距離”有兩層意思,即既要與現實生活、現實功利態度拉開較大的距離,又要與審美對象即作品保持儘可能縮小的距離,也就是要暫時遠離現實而不斷逼近作品。我國古代文論中的“虛靜說”從另一個角度強調了這種審美的接受心境。
(三)接受者的對話願望

文學接受的客體

(一)作為客體條件的文學作品 滿足接受者的閱讀需求
(二)一定程度的可理解性
(三)符合接受者的藝術趣味

過程


視野與情緒

(一)期待視野
所謂期待視野(expectation horizon),是指接受者在進入接受過程之前已有的對於接受客體的預先估計與期盼,是讀者原先各種經驗、趣味、素養、理想等綜合形成的對文學作品的欣賞水平與接受要求在具體閱讀中的表現。是文學接受活動的基礎。
期待視野可以具體分為文學的期待、生活的期待與價值的期待三層次。文學的期待是指讀者對作品的藝術形式與審美特質方面的期待,包括作品的文學性、文體、表現方法、結構技巧、語言特點、藝術感染力等。生活的期待是指讀者對作品生活內蘊與思想意義方面的期待,包括作品的題材、主題、情節、故事的發展、作家的意圖等。價值的期待是指讀者從接受動機與需求中產生的對作品價值的整體期待。
(二)預備情緒
所謂“預備情緒”,是接受者從現實關注向文學接受過程躍進的中間環節,是讀者受作品基本特質的激發而產生的一種特殊的情緒,是一種“審美前”的心理狀態。預備情緒具有三個特徵,即審美性、朦朧性與期望性。
審美性,文學作品中的某個打動讀者的性質使讀者產生了一種初發的審美情感。
朦朧性,讀者最初對打動他的文學作品的審美特質的經驗是停留在感覺與直覺層面的,他與文學作品直接的情感交流處在萌芽狀態與朦朧、含混的水平。
期望性,產生了一種掌握文學作品的審美特質的衝動與期望,希望通過對這種審美特性的共戶掌握與深入體驗,來滿足讀者自己的審美需求,擴大由閱讀而帶來的喜悅。

同化與順應

(一)接受者的審美心理結構
審美心理結構,是指接受者原有的文學知識、審美趣味以及閱讀過的作品所構成的比較穩 定的心理圖式。
(二)審美心理結構的反應方式——同化與順應
所謂“同化”,是指在接受過程中,接受者總是把具體文學作品整合到原先就存在的審美心理結構之中,當作品的信息與結構相一致時,審美心理結構接就得到強化與鞏固。所謂“順應”,是指在接受過程中,接受者的審美結構與具體文學作品中的新因素髮生嚴重的不一致結構無法同化作品,只能通過自我轉換來適應作品的新情況,作品對原有審美心理結構起改變與更新的作用。

發展


文學接受的發展是指文學作品的具體閱讀階段。在這個過程中,讀者以自己的期待視野為基礎,對作品中的本文符號進行著富於個性色彩的解讀與填空、交流與對話。這是文學作品由“第一文本”轉化為“第二文本“並由現實的讀者實現文學接受的過程。

填空對話與興味

(1)含義:在文學作品的諸層次結構中,語言現象中的詞語——聲音關係是固定的,詞、句、段各級語言單位的意義及組合也是不變的,而表現的客體層和圖式化反面,則帶有虛構的純粹意向性特徵,本身是模糊的、難以明晰界說的。至於思想觀念及其它行而上的蘊含,更是混沌朦朧,彷彿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因此,文學作品的最終完成,必須依靠讀者自己體驗、去填空,德國闡釋學理論家加達默爾,本文是一種籲請、呼喚,它渴求被理解;而讀者則積極地應答,理解本文提出的問題,這就構成了“對話”,中國古代文論中所強調的“興味”,實際也已包含著與英加登的“填空”,與加達默爾的“對話”相近的見解。讀詩可以激發人們豐富的想象和聯想,並進而通過想象和聯想,感悟體味詩中的意蘊。所揭示的都是文學作品閱讀接受過程中的再創造特徵。
(2)產生的原因。第一,與其它藝術門類相比,讀者看到的文學作品只是抽象性文字元號的系列組合,而不是可以直接構成審美對象的物質形態的形成、色彩、線條之類。文學本文中的文字元號,只有經由讀者的理解、想象、體驗,才能還原為可以構成審美的形象,而這種“還原”過程必會伴隨讀者的再創造因素。第二,與其它科學著作相比,文學作品主要使用的是描述性語言,有著明顯的模糊性和不確定性,不可能象科學著作那樣準確、嚴密和清晰。因此,文學作品的接受,只有伴隨著讀者在文字元號基礎上展開的想象才能進行。

還原與異變

1.還原讀者文學作品的過程是一個在特定語詞序列的導引下,還原原作家心目中的形象、情感體驗和思想見解的過程。
2.異變
(1)表現.a作品形象的異變b情感的異變c思想觀念的異變。
(2).異變的原因。A.文學語言本身不確定性而導致的“空白”。B.讀者不同的個性化的期待視野所致,第一,某些政治觀念會導致異變。第二,某些預定文化觀念會導致異變。第三,文學視野會導致異變。第四,個人經驗會導致異變。第五,文學欣賞能力會導致異變。這裡應該注意的是:不論人們的期待視野有著怎樣的差異,不論本文有著怎樣的“空白”,由於特定文字系列組合的限制,這種異變又是有著相應閾限的。即在正常情況下,不論如何異變,總會含有“第一文本”潛在意義的某種因素,而不會是無中生有。比如儘管“一千個讀者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在這一千個讀者中,所了解到的畢竟還是哈姆雷特,而不會是別的什麼人。也正因如此,文學接受雖有明顯的個人差異性,同時又存在著廣泛的社會共通性。

理解與誤解

1、正解。
2、誤解,
(1)正誤,是指讀者的理解雖與作者的創作本義有所抵牾,但作品本身卻客觀上顯示讀者理解的內涵,從而使得這種“誤解”看上去又切合作品實際,令人信服。
(2)反誤,是指讀者自覺不自覺地對文學作品進行的穿鑿附會的認識與評價,包括對作品非藝術視角的歪曲等等。

遇挫與魅力

當一部作品的人物性格、情節發展、意境指向等等,與讀者期待視野中的預先測定完全一致是,即是順向相應。與之相反,那些真正富於創新意義,富有藝術魅力的作品,在閱讀過程中,常常會伴隨著期待指向的遇挫。由於本文的內涵完全超出了讀者的期待視野,令人難以介入其間,這種情況,我們可以稱之為期待指向的“完全遇挫”。

高潮


共鳴

(一)定義。共鳴,是文學接受進入高潮階段的一個標誌,通常有兩種含義:一是指在閱讀文學作品時,讀者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願望及人物的命運遭際所打動,從而形成的一種強烈的心靈感應狀態。另一種意義上的共鳴是指不同的讀者,包括不同時代、階級和民族的讀者,在閱讀同一文學作品時可能產生的大致相同或相近的情緒激動和審美趣味趨同現象。
(二)原因.
1. 由於讀者期待視野中的思想觀念與作品中人物的思想觀念相通。
2 .由於讀者期待視野中的情感經驗與作者或作品人物情感經驗的相同或相似。
3. 由於讀者期待視野中的意志願望與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意志願望的相近。4讀者期待視野形成的特定歷史處境如果與一定作品所反映的歷史狀況有某種相通相類之處,也會引起強烈的共鳴。

凈化

(一)定義。文學的凈化就是指讀者在閱讀文學作品時,繼共鳴之後而不由自主地達到的調節精神、排遣情緒、去除雜念和提升人格的狀態。
(二)作用:
1.讀者可以進入某種虛幻的藝術境界,因而暫時忘卻世俗的困擾和人生的煩惱,維持心靈的平衡。
2.由於作品中某種情感力量的震撼,使讀者的某種情緒得以宣洩,使畸變的心態得以矯正,使扭曲的人格變得純正。

領悟

(一)定義、領悟是文學接受進入高潮階段后的一種更高境界,是指讀者在閱讀文學作品時,繼共鳴和凈化后而進入更高階段,包括潛思默想、洞悉宇宙奧妙、體悟人生真諦、提升精神境界等狀況與過程。
(二)共鳴、凈化、領悟的區別
共鳴是建立在讀者與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情感溝通的基礎上的凈化主要是作品中的強烈震撼並感染了讀者心靈的結果,而領悟則必要以讀者對作品內涵的主動思索和深刻理解為前提。
(三)共鳴常常只是建立在讀者對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思想情感一般認同的基礎上的,凈化主要表現為讀者精神的舒暢和心靈的矯正,往往不能直接發生新的人生指向,不能有效地豐富和擴充讀者的期待視野。領悟則不同了,由於領悟以思索和理解為前提,其結果,必會有效地豐富和擴充讀者的期待視野,使讀者主動生髮出一種積極的人生嚮往。

延留

(一)定義、所謂延留,是文學接手進入高潮階段后的一種心理延續和留存狀況,上指文學作 在造成讀者的共鳴、凈化和領悟之後,繼續留存於其腦際並使其不斷地回味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