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螺
中腹足目盔螺科動物
角螺,(學名:Neptunea cumingi Crosse)又名響螺、金絲螺。貝殼近菱形,殼質較堅硬,高134毫米,寬77毫米。螺層約7層,縫合線明顯。它屬於腹足綱蛾螺科軟體動物,為我國特有種,產於黃海、渤海,主要分佈於廣東,福建,遼寧,山東等地區。
名稱:角螺
拼音: Jiǎo Luó
英語:Trumpet shell whelk
別名:響螺、號螺、海螺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Hemifusus tuba(Gmelin)[Semifusus tuba Gmelin]2.Hemifusus ternatanus(Gmelin)
採收和儲藏:四季均可捕捉,捕得后取肉,鮮用。
角螺
前方則愈強大,至體螺層形成三角棘突。殼表被黃褐色殼皮,上有黃褐色或淡棕色茸毛,細密,成縱行排列,死後茸毛易脫落。殼口長大,後部較寬,前溝很長。內面肉色,有光澤。釗唇較厚,於肩角部外擴成棘,邊緣完整;內唇薄,貼附於體螺層上,無臍。厴有質,較厚,梨形,前端尖,棕色,核位於前端外側,生長線粗糙呈皺褶狀。
2、天狗角螺,貝殼長紡錘形,質堅厚,一般高220-305mm,寬95-110mm,螺約9層縫合線明顯,自上而下逐漸增寬。螺旋部短,約為殼高的1/3。每一螺層中部擴張,略呈圓形隆起,肩部有較弱的結節。體螺層中部膨大,前端比管角螺更為狹長。殼面具有粗細相間的螺肋,並被有帶細茸毛的黃褐色殼皮,茸毛脫落後露出淡肉色的殼面。殼口比前種更狹長,殼內面為淡肉紅色,外唇稍厚,邊緣完整;內唇薄,貼附於體螺層上,無臍。前溝形成細長的水管溝。厴角質,梨形,棕黑色。較粗糙,有皺褶。
角螺有發達的唾液腺,能分泌蛋白分解酶,它棲息於潮下帶較深砂泥質海底,海底拖網常採到。其為肉食性或腐食性,主要食物為雙殼類,喜食底棲性貝類或死亡的魚類。雌雄異體,行交尾受精,交尾后不久即可產卵。在夏季,會在海底產下大型卵塊,且索餌或產卵時可作短距離移動。平時較分散,產卵時特別集中。3齡可達性成熟。生殖期5—6月。
角螺
2、生活於近海10-70m深的泥沙質海底。
角螺的壽命不長,一般大約可以活到三年。天氣冷則生長緩慢,水溫熱則生長快速,衰老也快速些。第一年是生長得最快的,以後則會長得較慢,而老了以後,螺殼的顏色會發暗,根據水質的情況,殼上有可能長青苔,也有可能結白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