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孫

王培孫

名植善,字培蓀(后改為孫),上海人。清同治十年八月二十六(1871年10月10日-1953年11月17日)出生於南翔。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中秀才。光緒二十三年春,考入南洋公學(今交通大學)師範院讀書。光緒二十六年秋,接辦叔父王維泰創設於大東門內王氏宗祠省園的育材書塾(后改稱育材學堂,南洋中學堂、南洋中學),任堂長、校長,提倡新學。1905年加入中國同盟會。我國知名教育家、學者。

簡介


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中秀才。光緒二十三年春,考入南洋公學(今交通大學)師範院讀書。光緒二十六年秋,接辦叔父王維泰創設於大東門內王氏宗祠省園的育材書塾(后改稱育材學堂,南洋中學堂、南洋中學),任堂長、校長,提倡新學。時值八國聯軍入侵,在塾學生人數銳減,經費拮据,夫人沈竹書賣去首飾,支撐困境,使學堂書聲不輟。光緒三十一年,王培孫與務本女塾創始人吳馨同赴日本考察教育時,在東京參加同盟會。回國后,致力到學制和課程設置的改革,將中學四年制改為五制,同時辦好聯屬道前高等小學,作為南洋中學預科。課程設置以有利於學生品德修養、升學和就業為前提,除國文、英文、數學等科外,並設國語(普通話)和日語兩科。由教師自定課程、自編教材,隨社會需要不斷更新和充實授課內容。光緒三十四年,加入柳亞子組建的進步文學社團南社。為實踐他“教育救國”的夙願,多次集資擴建學校和完善教學設施。同年,購得日暉港西土地營建新校舍(今中山南二路225號),次年落成遷入。到民國19年(1930年),先後建成圖書館、實驗室、實習工場、科學館、學生宿舍和大操場等,共用地50多畝。圖書館藏書豐富,為上海中等學校之冠。教師有當時上海教育會長王引才、大同大學校長胡敦復、教授邵家麟、英文版《大陸報》主筆葉上之等學者名流。他自己分授物理、化學、英文和國文等課。當時南洋中學以學制健全、設備完善、師資力量雄厚和教學質量優良聞名滬上。

美德


王培孫重視言教身傳,提倡尊師愛生。他自己生活儉樸,對家境貧寒的學生免收學費,供應膳宿,有的學生甚至依靠他生活。學生畢業后遇有就業或生活困難時,總能得到他的幫助。夫人沈竹書也竭力支持丈夫的事業,臨終前寫下遺囑:將她名下的遺產,移作“沈竹書獎學金”,獎助清寒學生。

名句


王培孫忠誠於教育事業,淡薄功名。民國初年,北京政府教育部次長袁希濤曾邀請他擔任學官;國民政府江蘇省政府主席鈕永建曾幾次請他出長蘇州;民國35年,上海常熟區選他為候補參議員,都被謝絕。但他卻有滿腔愛國熱誠,積極參加光緒二十九年在張園舉行拒法拒俄愛國集會、五四時期在北門公共體育場召開的“國恥紀念”國民大會、五卅反帝示威大遊行等一系列反帝愛活動。九·一八事變后,他把陸遊的《示兒》、文天祥的《正氣歌》等愛國詩文,列為學生必讀教材,激勵學生抗日救亡意志。他曾說過:“國家之命運,存乎?亡乎?數萬萬同胞,主乎?奴乎?生乎?死乎?此皆吾人日夜煎刺於腦海之中者。腦海中無此,雖謂之冷血動物可也。”他還利用學校,掩護過因主張停止內戰、一致抗日而遭到蔣介廠通緝的黃炎培,資助掩護過幾位中共地下工作者

逝世


上海解放時,他已屆78高齡,見到中國人民解放軍紀律嚴明,深有感觸地說:“古人有‘閭閻宴然’之語,今固見之。”1952年因病重,辭校長職,將盡畢生精力搜藏的善本古籍10多萬冊捐獻於國家。次年11月17日逝世,他辦學治校歷半個多世紀,南洋中學畢業生有3000多人,他一生勞瘁,兩袖清風,由門人葬於蘇州靈岩山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