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侖鎮

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下轄鎮

全鎮國土面積327.87平方千米。勐侖鎮地勢為中間河谷平壩,四周群山環繞,最高海拔1400米,最低海拔540米,平均海拔900米。

歷史沿革


勐侖鎮
勐侖鎮
勐侖,系西雙版納傣語,意思是柔軟的地方。古為一土司地。
1913年,屬第五區行政分局(勐臘)。
1953年,屬版納易武。
1957年,為勐侖區,屬易武縣。
1969年,設團結公社。
1972年,稱勐侖公社。
1984年,改區。
1988年,置鎮。轄曼邊、城子、曼峨、大卡、曼納堵、勐醒6個辦事處。
2000年,村改委,設曼邊、城子、勐醒、大卡4個行政村。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勐侖鎮位於勐臘縣西北部,東經101°25′,北緯21°41′之間,東連易武,北接象明,南至關累,西鄰景洪重鎮勐罕和基諾鄉,被譽為勐臘縣連接州府景洪和祖國內地的北大門。全鎮國土面積355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地勢為中間河谷平壩,四周群山環繞,最高海拔1400米,最低海拔540米,平均海拔900米。勐侖地處瀾滄江深大斷裂帶以東,無量山脈尾梢,基諾山系羅梭江浸蝕的峽谷盆地,海拔最高的是帕不魯山,達1400米,最低的是羅梭江下游的曼賽村,低達540米。

氣候特徵

氣候類型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在21℃至22℃之間,年均降雨量1200毫米至1600毫米。

自然資源


生物資源

2016年,森林覆蓋率達64%。

水資源

全鎮行政區內的江河庫渠,合計1條江,25條河流,2個水庫,1個壩塘。勐侖水庫興建於2011年2月27日,於2013年5月竣工,位於勐侖鎮西部回勒河下游,水源發源地於貴鎮北部的綠德山東側,水庫壩址以上集水面積52.1平方公里,總庫容608.29萬立方,屬小(一)型水庫。

土地資源

實有耕地面積11239畝,其中水田9059畝,旱地2180畝。

行政區劃


下轄4個村(曼邊、城子、勐醒、大卡),37個自然村,42個村民小組。

人口民族


2012年,有3975戶15549人,傣族哈尼族是主要世居民族,其中:傣族8619人,佔全鎮總人口的55.43%,哈尼族3579人,佔全鎮總人口的23.02%,漢族2097人,佔全鎮總人口的13.49%,其他民族1254人,佔全鎮總人口的8%。
2016年全鎮人口為16129人。
全鎮常住人口32350人(2017年),傣族和哈尼族是主要世居民族。

經濟


綜述

2017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83元,引進企業投資83600萬元,同比增長320%;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0727萬元,同比增長603%,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3017萬元,同比增長81.5%;接待遊客108萬人次,同比增長12%。

第一產業

2016年全鎮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9932元。2016年糧食總產量為420.00萬公斤。全年生豬存欄68928頭,大牲畜存欄136頭,當年肉產量為60萬公斤;水果面積9746畝;其中下田種植:8104畝,產量183875公斤。
2017年,糧豆播種面積15413畝,實現糧豆總產4733588公斤,同比減少10.13%;橡膠種植面積128717畝,干膠產量13411噸,同比減少1.27%;肉類產量647708公斤,同比增長24.64%;水產品養殖面積1862畝,產量1534302公斤,同比增長86.75%。

文化


勐侖鎮世代居住的民族主要有傣族和哈尼族,固定的傳統民族節日主要有傣族的潑水節、關門節開門節,哈尼族的嘎湯帕節、打秋節、(阿克)俄托節。

社會


文化事業

2017年,舉辦“精彩勐侖”第二屆民族美食節、傣族潑水節、哈尼族嘎湯帕節、俄托節、首屆柚子節暨婻捧凰香發公主選美大賽、全鎮文藝培訓、非遺培訓等文藝活動24場次。全鎮4個網吧、3家KTV、1家遊戲室、1家音像製品店。

教育事業

轄區內駐有1個高等教育機構西雙版納職業技術學院勐侖校區。2017年,轄區適齡兒童入學率保持在100%,鞏固率98%。

科技事業

轄區內駐有1個中央科研單位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社會保障

2017年,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7387人1097700元,參保率99.47%。新農合參保人數11882人1188200元。開展臨時救助56起,醫療救助20人次,農村低保147戶330人。

旅遊


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是由我國著名的植物學家蔡希陶創建。它與勐侖鎮區隔江相望,在羅梭江打轉358°的地方形成了一個葫蘆形的半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