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樂山現名基諾山,歷來被列為古六大茶山之首,攸樂山位於今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基諾鄉境內,隔補遠江(小黑江)與革登茶山、莽枝茶山、孔明山相望。基諾山東西長75公里,南北寬50公里,海拔575-1691米,平均氣溫18-20℃,年降水量平均1400毫米,土壤以酸性紅壤為主,是適於種茶的地區。
攸樂山基諾族
攸樂山是
基諾族的聚居地,基諾族過去稱攸樂人,一千多年前,攸樂人便開始在補遠江(小黑江)兩岸種茶。攸樂茶山明朝初年至少已有茶園四千畝以上,至今在龍帕村,巴來村留下的兩千多畝
古茶樹其樹圍大多超過100厘米。明朝末年已有漢商進人攸樂山販茶。攸樂茶山離
瀾滄江很近,瀾滄江對岸是車裡宣慰司,沿江而下便是東南亞各國。清政府為了鞏固邊疆,為了掌控車裡地區,同時也為了茶葉,曾計劃將攸樂山的茨通建成滇南重鎮。雍正七年(1729年)
普洱府成立時,清政府在茨通築起攸樂城,設同知一員,右營游擊武官一名,駐兵五百,設鹽課司,同時還規定,江外(瀾滄江以西)的車裡宣慰司要歲納銀糧於攸樂同知,清政府賦予攸樂同知行使的權力很大。
攸樂山(基諾山)
攸樂同知設立時,攸樂同知管轄的地域相當寬廣,據清《雲南通志》記載,攸樂同知管轄的地域“東至
南掌國(寮國)界七百五十五里,西至孟連界六百里,南至車裡(
景洪)界九十五里,北至思茅界四百四十二里”,已接近於今天一個地州級別。
然而,攸樂同知的設立受到了
傣族上層人士的抵制和反抗,攸樂山一帶連年發生起義,加之瘴癘流行,使官兵、大員們無法駐紮下去,雍正十三年(1735年)清政府才不得不將攸樂同知移至思茅。
攸樂同知的撤銷使清政府改變了對西雙版納改土歸流的部分計劃,也使六大茶山在清代始終未能成為一個單獨的縣級行政建制。攸樂同知撤銷后,攸樂山的
貢茶由倚邦土千總監管。
清代二百多年間,攸樂山沒有茶莊,攸樂人不做七子餅茶,但攸樂人會做
竹筒茶和
茶膏。攸樂人做的茶膏顏色烏潤,內服可治霍佔1、嗝食、傷風、咳嗽,外用可消腫化膿。
清代攸樂山有茶園萬畝以上,攸樂山⒛多個寨子都產茶,攸樂山的茶一部分被思茅、普洱的商人買去,一部分被倚邦、
易武的茶商買去做七子餅。攸樂山的茶至遲在道光年間已銷到印度和歐洲,英國人克拉克在1886所寫《貴州省和雲南省》一書中已寫到,
東印度公司在
大吉嶺和加爾各答均有中國茶葉代辦處管理倚邦和攸樂產的茶。
攸樂山基諾山寨
攸樂山社會發展緩慢,進人民國仍刀耕火種,山地里種點包穀之類的農作物,農耕技術不發達,狩獵和賣茶還是主要的經濟來源,總體生活水平較低。因抗日戰爭爆發,六大茶山茶業衰退,以茶為主要經濟收入的攸樂人生活更加窮困。1941年兵役和苛稅已經讓貧困的攸樂人難以承受,社會矛盾、民族矛盾日趨激化,已到了一觸即發的時候,而正在此時,茶商楊安元在攸樂山收茶時又因不尊重攸樂人的習俗,引起攸樂人的憤怒,雙方發生衝突後事態擴大,1941年12月,飲樂人聯絡瑤族、哈尼族等少數民族舉行抗暴起義,戰事一直打到小黑江對面的曼林、牛滾塘、秧林、江西灣、
倚邦等地。
國民黨動用軍隊也無法控制局面,後來還是雲南省府主席
龍雲出面安撫,才將攸樂人起義之事平息下來。兩年的戰亂,使攸樂山經濟、社會受到嚴重挫傷,人口減少、茶園大量
撂荒,后又因連年燒山開地種糧,茶園損毀很多,但到⒛世紀70年代,保存下來的成片古茶園仍有三千畝左右。
攸樂山普洱茶
攸樂古茶園主要在亞諾村為中心向四周散射,以龍帕山最為集中。另外司土老寨、么卓、巴飄也有老茶樹分佈,古茶園海拔1200一1500米,面積約3000畝,很多是幾百年古茶樹。茶種基本是大葉種,偶有小葉種雜之。歷史上攸樂山不製作
緊壓茶,曬青茶毛料主要提供給倚邦、易武、景洪等地去加工。歷史上著名的“可以興”
茶磚據說就是用攸樂茶製作的。
攸樂山的基諾族有悠久的制茶歷史。現在還保留著製作火燒茶的特殊工藝:把茶的鮮葉用一種稱為“冬葉”的植物葉子包起來放到火炭上燒烤。當外面的“冬葉”烤乾后把裡面的茶取出,可以現煮飲用,也可以揉后曬乾留著飲用。
攸樂山普洱茶
攸樂老樹茶的特徵:條索黑亮,比易武要緊結,苦澀比易武要重,回甘較好,湯質較滑厚,有山野氣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