魴鮄科

魴鮄科

頭部完全被骨質甲,有時具棘。有的體被骨板,每板有一強棘。 );角緣光滑或有鋸齒,故有角魚之稱。

簡介


魴鮄硬骨魚綱鮋形目魴鮄科魚類的統稱。又稱紅娘、綠翅。海產經濟魚類。體呈圓筒形,前部粗大,向後漸狹小。頭略呈長方形,背面和側面被骨板。吻側具角狀突出。背鰭2個且分離。胸鰭下方具3指狀遊離鰭條,用於海底爬行。魴鮄為熱帶、亞熱帶及溫帶近海中小型底層魚類,廣泛分佈於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約有9族70餘種。經濟種類有魴鮄屬、齒魴鮄屬、綠鰭魚紅娘魚屬等。中國已知有3屬15種,經濟價值較大的有綠鰭魚、短鰭紅娘魚。生殖期為5~6月,產卵在渤海灣、鴨綠江口及連雲港外海等地,越冬場在黃海中部。

魴鮄科特點


魴鮄科,體延長,呈紡錘狀;或前頭部稍平扁,後部漸細。頭部完全被骨質甲,有時具棘。有的體被骨板,每板有一強棘。吻端截平,眶前骨有向前突出之角,稱為吻突(Rostral projection);角緣光滑或有鋸齒,故有角魚之稱。口小,下位。上下頜齒無齒,或各具一帶細齒,或僅上頜具齒;頤部具須或無。有鰾,能發聲。體被小圓鱗、小櫛鱗或骨板狀鱗;背鰭基底有時具一列小棘。背鰭兩個,第一背鰭硬棘VII-XI;第二背鰭軟條10-23;臀鰭硬棘0-I,軟條10-23;胸鰭大,下部具2或3遊離之鰭條;尾鰭圓形或分叉。全世界分2亞科,包括角魚亞科(Triglinae)10屬70種左右及黃魴鮄亞科(Peristedinae)4屬30種左右,共14屬100種左右(Nelson, 1994)。棲息於深海、近沿海砂泥底質水域或岩礁間之中型食肉性魚類。利用在胸鰭下方有2至3個遊離鰭條,成觸角狀,可伸入砂中搜尋食物;運動時,常匍匐移動於海底。主要以淺海的底生動物,如小魚、多毛類、端腳類及軟體動物等為食。

分佈地區


廣泛分佈於全世界熱帶至溫度海域。

參考資料


水產百科:http://www.59baike.com/index.php?doc-view-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