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山

浙江省龍游縣獅子山

獅子山位於龍游縣羅家溪北岸,下陳村(今屬東華街道岩頭村)東北。有傳說纏繞,有仙人引路,有歷史遺跡,有滄桑歲月,進士出身的學政方老先生來此林下飲酒,池邊聽泉。

景觀景色


獅子山[浙江省龍游縣獅子山]
獅子山[浙江省龍游縣獅子山]
那片林木蔥鬱的山,就是獅子山,而那座形態突兀貌若獅頭的山峰就是獅子岩。獅子岩,以形似得名。明·方應祥有詩《小飲獅子岩》:杯酒獅岩坐綠陰,碧潭風峭透衣襟。鶯能呼友聲偏婉,魚不驚人趣自深。封谷白雲迷聚散,流溪萍藻悟浮沉。明心何必棲玄室,白石清泉足解音。
這首詩通篇滲透著愉悅灑脫的心情,採用擬人手法,將景中飛鶯、游魚、白雲、萍藻融入與人對話的情景中。尤為精妙的是藉助景物的自然形態賦予人生的感悟(聚散、浮沉)。
“苦馬嶺”,據說與三國時張翼德的戰馬有關。“老鷹嘴”、“神猴洞”,任憑你的想象。最讓人眼睛一亮的是行走在山巒疊嶂間,忽見一潭碧水,山林倒映,搖曳多姿。除“仙女潭”外,還有兩處沒有名字的山塘水庫。

紅色遺承


1944年5月,日軍集中13個師團的兵力,發動了大規模的長(沙)衡(陽)戰役。東南方面則部署了策應行動,即以內田孝行中將師團長所部萬餘人,欲突破蘭溪、湯溪和龍游防線,進犯衢州,奪取機場。防守衢州、龍游一線的中國軍隊與日軍展開激烈戰鬥,時稱“衢龍會戰”。
此戰,日軍第70師團步兵第62旅團少將旅團長橫山武彥擔負從金華對衢州的正面進攻。6月8日戰鬥打響,橫山武彥即令一部攻佔金華西南10公里的白龍橋,以掩護旅團主力渡河。10日拂曉,橫山率旅團主力使用摺疊舟渡河。當進至白沙溪以西4公里大道附近時,突遭中國守軍第20師的狙擊。橫山武彥令兩個獨立步兵大隊迅速展開,伺機向西追擊中國軍隊。
是日晨6時許,橫山旅團在白龍橋附近再次遭到中國守軍第26師的頑強狙擊。橫山武彥令旅團炮兵摧毀中國守軍重武器陣地后,於該日下午率旅團進至湯溪東側台地。駐守該地的中國守軍26師一部進行頑強抗擊。橫山連續組織進攻,均被擊退。橫山電請空中支援。16時,在航空兵配合下,擊退了中國守軍,推進到湯溪。隨後命令部隊沿湯(溪)杜(家)大道南側西進。途中得到偵察報告,前方中國軍隊以龍游獅子山(今東華街道岩頭村南2公里)為中心,正在抓緊構築“倒八字”陣地工事。橫山當即決定以獅子山東側為進攻重點,將旅團兵分三路,分別迂迴到獅子山右側,發起突然襲擊,一舉攻佔獅子山東側高地前方的無名高山。此時,中國守軍發現橫山武彥在高處指揮戰鬥,立即組織數挺重機槍集中火力,向手持望遠鏡的橫山武彥猛烈射擊,橫山武彥身中數彈,當即斃命。
如今,山頂上立有“侵華日軍少將旅團長橫山武彥被擊斃處”碑刻,提示著這一段不應被遺忘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