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團

中國汽車行業的上市公司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汽集團”,股票代碼為600104)是國內A股市場最大的汽車上市公司,截至2013年底,上汽集團總股本已達到110億股。上汽集團所屬主要整車企業包括乘用車公司、商用車公司、上海大眾、上海通用、上汽通用五菱、南京依維柯、上汽依維柯紅岩、上海申沃等。 

2014年,上汽集團整車銷量達到562萬輛,同比增長10.6%,繼續保持國內汽車市場領先優勢,並以2014年度1,022.48億美元的合併銷售收入,第12次入選《財富》雜誌世界500強,排名第60位,比上一年上升25位。 

2020年5月13日,上汽集團名列2020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榜第131位。 2020年7月,2020年《財富》中國500強,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7位。2021年8月,位列2021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第60位。

發展歷程


1901年,上海首次出現了兩輛奧斯摩比爾汽車,成為中國最早使用汽車的城市。至上世紀四十年代,上海已有3萬輛汽車,品牌遍及世界主要汽車廠商,被稱為“萬國汽車博覽”。
1910年成立的法租界公董局機修廠(上海汽車發動機廠前身)是當時上海最大的兩個汽車修配工廠之一。
隨著國外汽車的進入,上海汽車修配業逐步發展起來。最早建立和比較重要的廠家有:寶昌號(上海科爾本施密特活塞有限公司前身)、楊福興機器製造廠(上海匯眾汽車製造有限公司汽車底盤廠前身)、鄭興泰汽配商號(上海汽車變速器有限公司前身)。
1949年,上海經營汽車修理商行近200家,從業人員1200人。其中,上海公共交通公司修造廠(原上海汽車發動機廠和上海客車製造公司前身)的技術裝備和生產能力比較領先;揚子建業所屬利威汽車公司(後為上海汽車廠)號稱當時遠東最大的汽車公司。 
1955年11月,上海市內燃機配件製造公司成立,主管業務包括上海汽車零配件行業,上汽開始起步。
1956年—1963年,上海汽車零配件行業進行了四次結構調整,基本形成專業協作生產體系。
1958年9月28日,第一輛鳳凰牌轎車在上海汽車裝配廠試製成功,實現上海汽車工業轎車製造“零”的突破。
1959年2月15日,周恩來總理在中南海檢閱鳳凰牌轎車,上海汽車工人深受鼓舞。
1964年,鳳凰牌轎車改名為上海牌轎車,至1975年形成5000輛年生產能力。上海成為中國批量最大的轎車生產基地之一。
1960年起,上海幸福250摩托車逐步形成系列化,成為主導產品。
1957年,上海客車廠試製成功第一輛公共汽車。
上汽集團
上汽集團
1978年以來,上汽抓住改革開放機遇,堅定不移率先走上利用外資、引進技術、加快發展的道路。
1978年6月,國務院批准在上海引進一條轎車裝配線。上海迅速上報了轎車改造項目方案。
1978年11月9日,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在回答上海轎車項目能否合資經營的請示時一錘定音:“可以,不但轎車可以,重型車也可以嘛!”自此,上海轎車項目從引進改為合資,上汽率先對外開放。
1983年4月11日,第一輛上海桑塔納轎車組裝成功。
1984年10月12日,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奠基儀式。
1985年3月21日,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成立並於同年9月正式開業。
2002年4月12日,上海大眾合營合同續約20年,上汽與德國大眾戰略合作進入新階段。
1997年3月25日,上汽和通用簽署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合營合同。
1997年6月12日,投入15.2億美元、當時中美最大的合資項目——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1998年12月17日,上海市一號工程——上海通用建成,創造了23個月建廠出車的“上海速度”。
中國第一家汽車零部件合資企業
1988年9月1日,中外合資上海納鐵福傳動軸有限公司成立,上汽對外合作開始進入零部件領域。
中國第一家汽車中中外合資企業
1995年12月25日,與德國博世公司合資的聯合汽車電子有限公司成立。
中國第一家汽車銷售合資企業
2000年10月19日,中德合資上海上汽大眾銷售總公司成立。
中國第一家汽車跨國公司總部企業
2002年1月18日,中美合資延鋒偉世通汽車飾件系統有限公司,同時成為偉世通公司中國總部,開創中外“一個平台”發展戰略的先例。
中國第一家汽車服務貿易合資企業
2002年6月,安吉天地汽車物流有限公司開業。
中國第一家汽車租賃合資企業
2002年12月18日,安吉汽車租賃有限公司開業。
中國第一家汽車專用滾裝碼頭合資企業
中國第一家汽車金融合資企業
2004年8月18日,上汽通用汽車金融有限責任公司開業。
1999年1月,上汽江蘇儀征汽車有限公司成立,上汽邁出跨地發展第一步。
2002年11月18日,上汽、通用中國和五菱三方合資成立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開創整車中外合作的新模式。上汽通用五菱成為中國最大的微型車生產基地。
2004年6月8日,上汽重組中汽成立上汽(北京)有限公司。
2007年6月15日,上汽和依維柯、重慶紅岩聯合組建上汽依維柯紅岩商用車有限公司。
2007年12月26日,上汽和南汽全面合作,成為中國汽車工業戰略重組里程碑。
2011年5月25日,上海汽車商用車有限公司無錫分公司舉行揭牌儀式。
2006年,上汽召開全面創新誓師大會。
2006.10,榮威品牌及其首款產品榮威750亮相,次年3月上市。
2007.12,上南合作,上汽獲得MG品牌、浦口基地。
2008.6,榮威550上市,MG3SW上市。
2008.9,上汽乘用車分公司臨港工廠啟動生產。
2010年4月,榮威350上市。
2010年12月,榮威550榮獲中國汽車工業科學技術獎特等獎。
2011年4月,榮威W5上市。
上汽集團
上汽集團
2011年6月,英國長橋MG6三廂下線儀式。
2011年9月,MAXUS大通V80上市。
2012年4月,榮威950亮相北京車展。
2009年5月,上汽召開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建設誓師大會,明確上汽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發展目標。
2009年1月,上海捷能汽車技術有限公司舉行揭牌儀式。
2011年10月,榮威新750Hybrid混合動力轎車上市。
2011年德國柏林第十一屆必比登挑戰賽上,“上海牌”燃料電池汽車取得總分第三的佳績。
2010年世博會期間,上汽1125輛新能源車戰勝高溫、酷暑等嚴峻考驗,累計運送遊客2億人次,行駛里程1242萬公里,圓滿實現世博車輛“萬無一失”目標。
2012年11月5日,榮威E50新能源車上市。
2015年3月13日,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阿里巴巴集團合作,首款網際網路汽車是將YunOS系統集成,在MG品牌的,屬於中型甚至大型車。
2018年6月26日,大眾集團已經將其持有的上汽大眾股份中的1%轉讓給奧迪公司。
2020年7月2日,上汽集團全資子公司上汽香港已與主要股東簽署收購要約。內容有關上汽香港擬以每股3.10港元的價格,收購神州優車及AmberGem持有的神州租車不超過6.1億股股份,投資金額不超過19.02億港元(約17.34億元人民幣)。
2020年7月,上汽集團與中國寶武在上海正式簽署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擬以寶山吳淞工業園為中心,聯合構建佔地15萬平方米的長三角氫能產業聚集中心——吳淞氫能產業園,並計劃至2025年共同推動10座-20座加氫站在示範區內落地。
2021年3月25日,海爾集團和上汽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在智能汽車研發與應用、車家互聯、新能源和智能化車輛應用推廣、智能製造轉型、產業投資等領域深度合作。上汽集團總裁王曉秋和海爾集團總裁周雲傑出席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並見證協議簽署。
2021年6月,2021年年底前,新一代電池實現“充電5分鐘,上海到蘇州”。
2021年6月29日,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獲得“自動駕駛車輛的雨淋試驗裝置”專利授權,公告號CN213580108U,申請日期為2020年12月。
2021年8月9日,據“中興通訊”微信公眾號消息,上汽集團與中興通訊在深圳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汽車電子、5G行業、數字化、品牌建設、企業管理等領域展開深入合作。
上汽集團進入印尼市場
上汽集團國際化又邁出重要一步。上汽集團昨天宣布,將與合資企業上汽通用五菱共同出資在印度尼西亞建立一家工廠,在當地生產銷售上汽通用五菱多款成熟車型,以滿足亞洲市場對多功能小型MPV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根據規劃,該項目在獲得當地政府批准后,位於雅加達附近的新工廠建設工程將於2015年起正式啟動。新工廠生產的汽車將首先在印尼當地市場銷售,並可能在未來出口到其它東盟國家。 
2021年3月18日,上汽集團“R品牌共創者生態大會”在深圳舉行。
2021年8月5日,OPPO宣布聯合上汽集團共建“車機互融”未來智能汽車生態。

公司業務


上汽集團主要業務涵蓋整車(包括乘用車、商用車)、零部件(包括發動機、變速箱、動力傳動、底盤、內外飾、電子電器等)的研發、生產、銷售,物流、車載信息、二手車等汽車服務貿易業務,以及汽車金融業務。
上汽集團所屬主要整車企業包括乘用車公司、商用車公司、上海大眾、上海通用上汽通用五菱、南京依維柯、上汽依維柯紅岩、上海申沃等。

公司規模


2020年4月11日,上汽集團2020年3月份產銷快報獲悉,2020年一季度,上汽集團累計銷售汽車67.9萬輛,同比減少55.71%。其中,3月份銷售汽車23.1萬輛,同比減少58.6%,環比增長388.6%。
2020年4月29日,上汽集團發布了2020年一季度財務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1-3月,上汽集
上汽集團
上汽集團
團實現營業收入1012.49億元,同比下降48.3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21億元,同比下滑幅度達86.42%。受疫情影響,產銷量同比下降,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投資收益和所得稅費用同比下降超過30%;另外,因匯率變動影響,匯兌損失同比增加,財務費用同比增長466.32%;受資本市場影響,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同比下降277.52%。
2021年3月25日,上汽集團(20.200, 0.25, 1.25%)發布2020年年報顯示,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4.31億元,同比下降20%。同時,公司擬每10股派送現金紅利6.2元(含稅),合計近72億元。

公司管理


姓名職務
俞經民上汽大眾銷售與市場執行副總經理,兼上海上汽大眾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
賈鳴鏑上汽大眾奧迪營銷事業部執行副總經理

公司文化


集團願景

傾力打造富有創新精神的世界著名汽車公司,引領未來汽車生活。

核心價值觀

誠信、責任、合作、創新、進取、夢想

社會公益

2020年1月31日,上汽集團宣布,攜下屬企業捐贈2200萬現金和醫療物資,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貢獻力量。
2021年7月22日,上汽集團微信公眾號消息,上汽集團將捐贈1000萬元現金和100台防汛救災專用車輛,共計摺合3300萬元,積極助力河南防汛救災工作。

獲得榮譽


2009年1月,獲得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的“第二批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2016年7月20日,財富世界500強出爐,上汽集團進入財富世界500強。
2016年8月,上汽集團在2016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第11。
2017年7月31日,《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發布,上汽集團排名第四。
2017年9月,上汽集團在2017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第9。
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第36名。
2018年5月9日,“2018中國品牌價值百強榜”發布,上汽集團位列第34。
2018年10月11日,福布斯發布2018年全球最佳僱主榜單,上汽集團位列第177位。
2019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第39名。
2019中國100大跨國公司榜單位列第50位;
2019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排名第2位。
2019年,在艾媒金榜(iiMediaRanking)發布的《2019國產汽車品牌排行榜》中位列第一。
2019年7月,《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上汽集團位列39位。
2019年7月10日,《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發布,上汽集團位列第五。
2019年9月1日,2019中國企業500強發布,上汽集團位列第9;
2019年9月23日,被教育部等四部門確定為首批全國職業教育教師企業實踐基地。
2019年10月16日,中國機械500強企業名單發布,上汽位居第三。
2019年10月26日,上汽集團獲70年70企70人“中國傑出貢獻企業”稱號。
2019年11月,“一帶一路”中國企業100強榜單排名第55位。
2019年11月20日,“2019長三角三省一市百強企業榜”發布,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第1,2018年營業收入90219406萬元。
2019年12月18日,人民日報發布中國品牌發展指數100榜單,上汽集團排名第三位。
2020年1月3日,上榜2019年上市公司市值500強,排名第40。
2020年1月4日,獲得2020《財經》長青獎“可持續發展綠色獎”。
2020年1月11日,“2019中國企業社會責任500優榜單”發布,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第266位。
2020年5月,《2020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榜》發布,上汽集團排名第131位。
2020年5月,汽車行業發明專利申請量排行榜,上汽集團排名第4位。
2020年7月,入選《2020年中國最具價值品牌100強》榜單。
2020年7月27日,《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發布,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排列第7位。
2020年9月15日,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上汽5G智能重卡獲得第22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的CIIF獎。
2020年9月16日,2019年中國機械工業百強、汽車工業整車二十強、零部件三十強企業名單公布。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位列2019年中國機械工業百強企業名單第三;中國汽車工業整車二十強第一。
2020年9月28日,“2020中國企業500強”榜單在鄭州揭曉,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13位。
2020年11月19日,2020長三角三省一市企業百強榜發布,排名第一位。
2020年12月,2020中國企業創新能力100強發布,排名第38名。
2020年12月28日,2020中國製造業上市公司價值500強發布,排名第116位。
2021年1月,榮獲2021年《財經》長青獎(普惠獎)。
2021年1月,2020-2021「AI中國」機器之心人工智慧年度獎項揭榜,上汽集團入選產業數智化領軍企業TOP10。
2021年1月2日,2020中國上市公司500強榜單發布,排名第62位。
2021年1月16日,“2020中國企業信用500強”榜發布,排名第10位。
2021年1月16日,2020中國上市公司信用500強榜單發布,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6位。
2021年1月16日,2020中國製造業企業信用100強第6位。
2021年1月30日,位居2020中國上市公司品牌500強榜單第27位。
2021年5月,位列中國品牌價值榜(TOP100)強第6位。
2021年5月,在2021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榜單中排名第139位。
2021年7月,位居2021年《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第12位。
2021年8月,位列2021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第60位。

社會事件


2019年,獲評艾媒金榜(iiMediaRanking)發布的《2019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概念股網路口碑排行榜》TOP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