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鼓

苗鼓

在日常生活中,苗族先民也開始製作和使用鼓,這就是苗鼓的起源。苗族鼓樂最具有舞蹈特色,因為苗族鼓樂常常伴隨著舞蹈,它是音樂、舞蹈的完美結合。苗族鼓樂稱為鼓舞,有很強的地域性。

緣由


苗鼓溯源,筆者贊同苗族學者石啟貴的觀點,石啟貴在《湘西苗族實地調查報告》中論述:"苗人在環境上,苦於種族、政治、經濟之壓迫,無以進展,故文化知識較落人後,而所居之地,又在荒山峽谷之間,出作入息,少與漢人接近,坐井觀天,孤陋寡聞。若不尋求一種娛樂,則不足以資人生樂趣、提高思想、活躍精神、促進健康,而有裨益於人身者,僅鼓樂一項。"此時,苗鼓的社會功利作用得以充分體現。
苗族鼓樂最具有舞蹈特色,因為苗族鼓樂常常伴隨著舞蹈,它是音樂、舞蹈的完美結合。在我州,苗族鼓樂稱為鼓舞,有很強的地域性。由於苗族文化、歷史與審美的因素,苗鼓舞通過敘事性的表演方式,構成了湘西苗族鼓樂的獨特個性;它通過一個個生動的舞蹈動作,再現了湘西苗族人民生活、勞動的圖畫,可以說它是一幅湘西苗族人的歷史畫卷。
苗鼓是苗家供奉的聖物;是苗族部落的象徵,苗族從黃河到西南群山大遷徙的路上,什麼東西都丟上,仍保留著一面鼓。
苗家每遇到生死存亡的大事要決策,必舉行盛大的“吃牛合鼓”儀典,一面鼓代表苗族的一個系或部落。百面鼓齊響,則象徵萬眾一心,同仇敵愾。
苗鼓節是苗族傳統的神聖節日。相傳遠古的時候,多頭魔怪為害苗鄉,糟塌婦女,吞食孩子,無惡不作。勇敢的苗族后亞雄率同寨的夥伴們跳下天坑,經過七天七夜的血站,終於殺於殺死了兇殘的多頭魔怪,救出了美女阿珠。
全寨人扶老攜幼圍著熊熊的簀火狂歡,慶賀勝利。亞雄等勇士剝下魔怪的皮,蒙成一面大鼓使勁敲打„„據說,這便是苗鼓的起源。
苗鼓從此成了苗家男女老少皆喜歡的一項民俗活動。貴客來了跳迎賓鼓,逢年過節跳四面鼓,婚家迎娶跳猴兒鼓,喪事祭壇跳“老人鼓”„„苗鼓代代相傳,輩輩不衰;隨著年代久遠,花樣打法愈來愈多。
為了便於苗家的鼓手們切磋鼓技,交流打法。每年五穀豐登的金秋九月九日就被定為傳統的苗鼓節。苗鼓節的這一天,四鄉的苗民請出封祭的苗鼓,抬至跳花跳月坪上,擊鼓狂歡,通宵達旦。中年鼓手們各施絕技,閃展騰挪,要比個高低;青年男女們則以鼓為媒,擊鼓盤歌傳情。有緣者,成雙成對踏著皎潔的月光走進密密的叢林。

社會功能


苗鼓誕生於苗族的社會生活之中,也與其結下了不解之緣。在苗鼓文化中,所伴隨的很多舞蹈動作都是模擬生產、生活的。有的也直接表現了苗族歷史上的戰爭行為。苗族鼓舞作為苗族文化的一種行為敘事,表現了苗族人民對生活、愛情等的真實態度,也表現出苗族群眾的內在精神。就其社會功能來說,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戰爭輔助功能
據歷史記載,苗鼓最初是用於戰場的。苗族自古驍勇善戰,在遠古時期與炎黃部落大戰之時,苗族先民就曾使用鼓來振奮士氣。後來苗族先民在遷徙過程中,甚至直到今天,苗鼓一直都是激勵苗族人民鬥志的工具。他們用鼓來加強相互之間的聯絡,傳送軍情。
另一方面,人們還可以利用鼓聲激勵戰爭中受挫的情緒,讓倖存的將士從失敗中振奮,恢復族群的戰鬥力。對於飽受戰爭之苦的苗族而言,鼓的作用無疑是非常重要的。
信息傳遞功能
鼓聲可用來傳遞信息。苗鼓作為一種打擊樂器,因為聲音強大,傳播遠,被用來作為族群之間的聯絡工具是十分有效的。崇山峻岭中間的苗族山寨相隔甚遠,每逢遇到一些突如其來的大事,如果靠步行通知往往是來不及的。但是,在合適的地方置一面大鼓,用約定俗成的敲擊方式進行聯繫,即減少了山間往返的辛勞,也為應付突發事件節約了時間,從而對族群的生存與發展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儘管今天由於通訊工具的發達,而使得苗鼓這種功能逐漸消亡,但它在苗族發展史上曾經發揮的特殊作用是不可忽視的。
全民歡慶功能
每當年節之際,苗族群眾都會打出“年鼓”、“喜慶鼓”、“坐堂鼓”、“邀請鼓”、“迎賓鼓”、“拜客鼓”、“攔路鼓”等來歡慶節日。“年鼓”主要在每年農曆正月上半月舉行,它與各種戲劇、舞獅相得益彰。“年鼓”敲響以後,全村寨男女老幼都會聚集於公共場所中進行娛樂活動。其中情趣最濃的為年鼓中的“攔路鼓”。“攔路鼓”包含了迎賓、喜慶等,反映出苗族人們家庭與家庭之間的凝聚力,促進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交流。每當豐收年成、立秋日、挑蔥會等,都有舞獅、跳鼓等歡慶活動。“跳鼓”時,最多時用大鼓達99面,號稱“100面”,場面宏大。每當望村望族取得重大成功、舉辦婚事等,均“跳鼓”相慶。到時候,鼓聲、鑼聲、嗩吶聲,鼓舞、人舞、群體舞,鼓聲一片,歡聲一片,千山萬嶺,村村寨寨,都沉浸在一片歡樂的海洋之中。
苗族鼓舞除有很強的娛樂性以外,還具有極強的競技性。許多苗族同胞用高超的鼓技來獲取觀眾的讚許和尊敬,甚至以鼓為媒,藉此贏得愛情。那些鼓藝精湛,表演出色的姑娘小伙,還不時推陳出新,變出許多花樣來,令觀者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心馳神往。在湘西苗區還流傳著一種習俗——“鼓王大賽”。屆時,苗區所有鼓藝高超的姑娘小伙都會從四面八方趕過來,進行角逐,最終決出“鼓王”。在苗區,“鼓王”的地位很高,倍受人們的尊敬。建國以後的湘西苗族第一代鼓王龍大姐、第二代鼓王石順民,還曾受到過毛主席和周總理的親切接見呢!

藝術形式


苗族鼓舞是苗族人民最有特色的藝術形式,其歷史悠久,在湘西苗區代代相傳。湘西苗族鼓舞的形式獨特、種類繁多,包含有“花鼓舞”、“踩鼓舞”、“團圓鼓舞”等,
湘西苗鼓的藝術風格十分獨特。在表演上,因表演者的表達情緒不同,分打鼓、踩鼓、嗲鼓等。此外根據鼓聲傳遞的內容,還可以展現出多種多樣的舞蹈姿態。如表現生產勞動的動作有:梨田、耙田、插秧、割谷、打穀,還有紡紗、牽紗、織布、砍樹、鋸料、扯爐、打鐵等。表現生活方面的動作有洗臉、美女梳頭。模仿動物的動作有:大鵬展翅、水牛擦背、雞公啄米、黃牛擺尾、猴子摘桃等。這些動作在代代相傳中逐步形成了苗族鼓舞基本舞蹈的動作及特點。
苗族鼓舞表演形式的多樣化。一般根據其表演人數不同,可分為雙人花鼓舞、男子徒手鼓舞、女子雙人鼓舞、女子單人鼓舞、四人跳鼓舞、團圓鼓舞、多人鼓舞、盾牌鼓舞等。“雙人花鼓舞”,即架一面大鼓橫於木架上,兩女各打鼓的一邊,同時起舞。鳳凰縣就有這樣的風俗:新郎在春節時去岳父家拜年,岳父家門口設有一面大鼓,新郎和新娘進門之前必須合跳一次花鼓舞,於是就逐漸形成了一男一女的雙人花鼓舞。
猴兒鼓舞是苗族鼓舞中較原始的一種舞蹈形式,後來的單人鼓舞、雙人鼓舞或多人鼓舞都是在它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猴兒鼓舞即是一種以摹擬猴子動作為主,圍繞苗鼓而舞的鼓舞形式。它屬於單、雙人鼓舞的範疇,舞蹈除摹擬生產勞動以外,還要隨著鼓點摹擬表演猴子摘桃、抓癢撓腮、戲鼓等動作,樣子滑稽、詼諧風趣。其中夾雜著很多高難技巧,舞姿非常輕盈敏捷,情緒激昂。此舞既可化妝成猴相表演,也可摹擬猴兒狀表演,都非常的引人入勝。
女子單人鼓舞是苗族女性們最熟悉的一種舞蹈。表演時將一面大鼓斜放在鼓架上面,選出一婦女兩手拿鼓棒一根,由另一個敲邊進行伴奏,或敲包包鑼與大鑼進行伴奏。舞蹈者根據敲邊的節奏,打鼓起舞。主要舞蹈動作有梳頭、照鏡、紡棉花、織布、插秧等等。
男子單人鼓舞主要是由一人敲邊伴奏,另一人擊鼓表演。動作粗獷有力,節奏緊奏鮮明。打法有兩種:一是拿鼓棒打鼓,另一種是赤手握拳打鼓。這種鼓舞的動作最多,有穿襠、轉身、翻身、扯須、挖土、播秧、割谷、打穀、推磨、上山、下山等等。
團圓鼓舞是流傳在古丈縣一種較古老的集體歌舞。起舞前,選一人在坪中央打鼓,眾人隨其節奏舞蹈,鼓停舞不停。因參加人數太多,只從其中選出幾個代表性的人來,每唱完一段山歌,群喊“阿荷”,氣氛異常熱烈,然後又繼續打鼓跳舞。主要動作有大擺、小擺、細擺三套。男的多跳大擺,女的跳小擺和細擺。團圓鼓舞的特點是節奏鮮明,動作以腰和肩的擺為主,快速時加以手的擺動。
湘西苗族鼓舞藝術經過長期的發展,已經成為一種典型而獨具特色的民間藝術形式,有著很深的藝術底蘊和實用價值。它與苗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直接反映了苗族人民熱情質樸,勤勞勇敢,團結同心而富於理想、熱愛生活的性格特徵。它以其獨特、多樣的表現形式、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強大的社會功能,展現出獨特的藝術個性,成為民族藝術的一支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