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東門鎮的結果 展開
- 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扶綏縣轄鎮
- 廣西壯族自治區羅城仫佬族自治縣下轄鎮
東門鎮
廣西壯族自治區羅城仫佬族自治縣下轄鎮
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東門鎮位於縣城所在地,是一個有1000多年的歷史重鎮。漢屬潭中縣地,南南梁,臨洋縣、唐為安修縣,寧開寶五年設置羅城縣。清朝咸豐七年(1857)大成國起議軍攻佔羅城,改名為朝陽縣。十一年(1861)清軍占羅城,又複名羅城縣,一直沿襲羅城縣至解放初。
1983經國務院批准成立羅城仫佬族自治縣,這后又經廣西壯徠族自治區、地區的批准,東門鎮、東門鄉於1991年11月合併為現在的東門鎮人民政府。東門鎮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交流中心。
東門鎮與本縣小長安鎮為鄰,西與四把鎮接壤,北與本縣橋頭鎮為界,南達柳城縣沖脈鄉。全鎮總面積為259.33平方公里,土地面積為25.5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為43484畝,其中水田26361畝,旱地為17168畝。常住人口103611人(2020年)。
地形地貌
該鎮地理位置十分優越,盆羅鐵路和羅宜二級直達縣城,規劃中近期動工建設的桂林至河池高速公路過境,宜浮省道公路貫穿全鎮。該鎮距廣西重工業城市柳州120公里,處於全鎮交通的樞紐位置。
全鎮地貌類型構造、白雲岩及白雲質灰岩組成、伴隨較大谷地及弧峰、峰林比高200—360米,地表河流不發育,其東南部僅有個別小溪,峰林甚鬆散,伴隨較多寬闊的谷地,谷地中堆積物覆蓋較厚,撥地而直的弧較多。
氣候特徵
該鎮屬亞熱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約18.9℃,年均雨量為1958毫米,全年無霜期320天,嚴冬期短,無霜期長,一年四季均可栽培農作物。
2021年5月10日,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發布,截至2020年,東門鎮常住人口數為103611人。
東門鎮具有優越的自然條件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土地肥沃、土質疏鬆、十分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盛產水稻、玉米、烤煙、生薑、甘蔗、花生、木薯、棉花、蔬菜、油菜、水果、紅香蒜,是該鎮商品生產基地之一,也是發展輕工業和食品加工業的優越之地,2002—2004年全鎮建有葡萄示範基地3個,共有面積679.34畝,種草養牛基地2個,種植牧草100畝。
東門鎮境內主要有礦產資源,盛產無煙煤,石灰石、方解石、粘土等金屬和非金屬礦產。隨著工農業及第三產業的加速發展,東門鎮建設日新月異,內外商投資日益活躍,湧現出像寶玉制絲廠、龍潭水泥廠、橫山冶鍊廠、天寶公司等。
林業資源:全鎮森林面積38475畝,土嶺宜種松木、杉木、板栗、毛竹、三華李、桃子、葡萄等。
東門徠鎮境內水資源主要河流有西門河、灌溉農田700多畝,2000年投入815萬元,完成村及城鎮居民電網共133個台區的更新改造,解決了農村用電難和城鄉同網價問題基本理順了農村用電複雜關係,使群眾用上了放心電。
(1)香蒜苔
別有風味的東門鎮土特產蒜苔,盛產于山區片,主要在德音村。風味獨特,還可以當著藥物用,他的作用可消炎,清熱解毒。於一九九二年曾由羅城縣外貿公司收購民間蒜苔包裝后出口到日本,近十多年來本地個體戶常收處銷售到全國各地。2004年種植面積674畝,純收產量145噸。
(2)生薑
東門鎮盛名的特產生薑,盛產于山區片,主要在三家村。其特點是:風味獨特,令人過口難忘,生薑呈鮮黃色,肉厚味美清香,是居家不可缺少的食品之一,除此之外,還可當著藥物製成藥品,其主要功能是清涼解熱、感冒發燒等功能。於1992—1997年個體戶收購生薑經過包裝后出口銷售到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2004年種植面積140畝,純收產量160噸。
東門鎮的山鄉風光奇異,景色迷人,猶如一個百里長廊。早在清初就有壯觀的羅城八景,八景就在東門鎮附近,他們分別是:丹鳳銜書、羅敦仙跡、西江印月、龍潭晚照、南山煙雨、黃泥瀑布、中寨鴛鴦等羅城八景。自古記載於羅城縣誌上,有詩曰:“龍潭晚照水悠悠,丹鳳銜書春夏秋,北嶺復鐘聲寂寞,西江印月影沒浮,南山煙雨連山溟,中寨鴛鴦逐浪流,直上黃泥看瀑布,仙人遺跡樂登頭。”
此外,于成龍公園、平洛開無古寺是東門獨有的人文景觀,也是一方旅遊勝地。
豐富的民族文化,東門鎮的各族人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不僅用自己的智慧創造了物質財富,而且還創造了燦爛的民族文化,特別是仫佬族先民,他們在開始這蠻荒之地的艱苦奮鬥中,沒有忘記精神財富創造開發,並且把這筆財富繼承了下來,給今天的民族文化留下了燦爛的一頁。
東門鎮主要是以仫佬族為主,其次是壯、漢、侗等各個民族組合,仫佬族有自己的語言但沒有文字。平時講話用仫佬族語,寫字用漢語、方塊字,演唱民歌時用漢語言土拐話,也用仫佬族語。
仫佬族的民族,內容豐富多彩,有走坡歌、祝壽歌、婚禮歌,婚禮包括接親歌、新人入屋歌、口風歌、民歌、古條歌、歌唱歷史事件和人物等的敘事歌,還有隨口答等。
如隨口答歌,也就是短歌:
1、風吹木葉堆打堆,
九冬十月好燒灰,
田裡活路忙不過,
哪有賢心把妹陪。
2、竹鞭打水浪飛飛,
我倆結交不用媒,
不用牛羊不用酒,
唱道山歌牽手回。
東門鎮
1、東門鎮、東門鄉於1991年11月合併為現在的東門鎮人民政府,原來的東門鎮辦公地點設在公安局對面,合併以後的東門鎮辦公地點設在保育院對面,2001年至今設在環城路大轉盤旁邊。
2、1999至2004年爭到122萬元資金投入農村沼氣池和田地頭水櫃建設,共建沼氣池989個,田地頭水櫃1724個,自業水引水工程處,群眾的生活條件和農村生態環境得到了進一步的改善。
3、2000年至2001年爭取上級資金815萬元,完成了農村及城鎮居民遇網共133個台區的更新改造,解決了農村用電複雜關係,使群眾用上了放心電。
4、1999—2004年多方籌資、群眾配套集資116萬元,修建5條20公里的村級公路,49公里的屯級路及37公里的蔗區公路,改善了部分村屯不通車、行路難、運輸難的歷史舊貌。
5、積極發動部分有條件的村屯自籌資金進行巷道道路硬化建設33公里,有力地促進了創建文明村屯活動中該鎮的順利開展,給群眾生活帶來了方便。
6、2000年多渠道籌資250多萬元,建成鎮黨委、政府綜合辦公大樓。
7、2000年至2004年多渠道籌資600萬建成了大福、勒俄、德音、沖洞、燕塘、章羅、古耀、鳳梧等村民委辦公樓。
8、2004年黨委、政府已投資4萬,計劃在三年內投資15萬元建橫岸村大呇屯小康生態文明村。
9、2003年12月22日,該鎮順利通過市、縣兩級“普九”評估驗收。
10、讓群眾儘快脫貧奔小康,鎮政府帶領群眾建立了烤煙、生薑、山野葡萄、養殖等基地26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