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城

詞語

火城,漢語詞語,拼音為huǒ chéng。含義①古代朝會時的火炬儀仗;②謂於城周舉火,形成火的城牆,使敵不能進。

詳細釋義


①古代朝會時的火炬儀仗

典故

太平廣記》卷一百八十七〈職官·宰相〉
凡拜相,禮絕班行,府縣載沙填路,自私第至於子城東街,名曰沙堤。有服假,或問疾,百僚就第,有司設幕次、排班。元日冬至立仗,大官皆備珂傘,列燭有五六百炬,謂之火城。宰相火城將至,則皆撲滅以避。
示例
宋 王禹稱 《待漏院記》:“相君啟行,煌煌火城;相君至止,噦噦鑾聲。”
高啟 《早至闕下候朝》詩:“騶吏忽傳丞相至,火城如晝曉寒銷。”
鈕琇 《觚賸·燕京元夜詞》:“曾望蕊珠宮闕,星橋雲爛,火城日近,踏遍天街月。”
②謂於城周舉火,形成火的城牆,使敵不能進。
示例
《梁書·羊侃傳》:“后大雨,城內土山崩,賊乘之,垂入,苦戰不能禁。侃 乃令多擲火,為火城以斷其路,徐於里築城,賊不能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