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熙宅第
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甘熙宅第位於南京市秦淮區,又稱甘熙故居或甘家大院,始建於清嘉慶年間,俗稱“九十九間半”,是中國最大的私人民宅,與明孝陵、明城牆並稱為南京明清三大景觀,具有極高的歷史、科學和旅遊價值,是南京現有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私人民宅。
甘熙故居並非徽派建築,也不是完全的蘇式建築,而是和南京高淳、六合等地一樣,有著南京自己的建築風格,整個建築反映了金陵大家仕紳階層的文化品位和倫理觀念。建築的布局嚴格按照封建社會的宗法觀念及家族制度而布置,講究子孫滿堂、數代同堂,致使宅第的規模龐大、等級森嚴,各類用房的位置、裝修、面積、造型都具有統一的等級規定。
甘熙宅第現已開闢為南京民俗博物館,2006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甘熙宅第
甘熙宅第
甘熙是甘福的次子,為晚清著名文人,曾經中過進士,生平著作甚豐。相傳甘氏為金陵望族,甘氏父子曾遍訪吳越,收集書籍十萬冊,建藏書樓,名津逮樓,並因此留名青史。於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對外開放博物館,一九九五年被訂為江蘇省及文物保護單位,二〇〇一年被列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政府所管轄,二〇〇六年,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外側與熙南里歷史老街組成具有特色的民俗文化老街。
遊覽地圖
清道光十二年(1832),建成津逮樓。
1951年,甘氏舊宅出售。
1986年開始,南京市市政府動員搬遷部分居民住戶,成立南京市民俗博物館並對外開放。
太平天國——不幸中的大幸太平天國
這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運動選擇了南京作為首府,這意味著戰火不可避免地洗禮了甘宅。沸沸揚揚的革命氣氛中,甘宅卻遭遇了其歷史上最為嚴重的摧殘。津逮樓毀於太平軍與清軍的兵火之中,十六萬的藏書損失大半以上。就在這過程當中,幾個書販子趁主人不在家之機,偷走了《金石錄》,后因為分贓不均,找到了黃裳。黃裳即刻將這本書交至一位在上海的張姓編輯,這本宋版的《金石錄》終得以保存下來。《金石錄》是宋代李清照的夫君趙明誠所著,是北宋以前傳世鐘鼎碑版等金石文字比較全面的集錄和研究專著,在中國金石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金石錄》雖然在南宋時已有刻本行世,但傳世宋刻本卻極為罕見。眾所周知只有北京圖書館藏龍舒郡齋本(30卷本)和上海圖書館藏趙不譾本(殘存10卷)兩種宋刊本。龍舒郡齋本正是被書販子偷出來捐掉的藏品。一直到一百四十四年後,津逮樓才根據之前的記載被後人重新建造,再次矗立在甘熙宅第中。
抗日戰爭——京劇挽留了甘宅的性命
甘家自古是戲曲世家,上世紀三十年代,有“江南笛王”之稱的甘貢三與清末皇帝的三兄弟把甘家大院作為“南京新生音樂戲曲研究社”的活動場所,戲曲大師梅蘭芳經常光顧此地。抗戰爆發后,甘家在家長甘貢三的帶領下離開南京,前往重慶避難。只留甘家三子甘律之獨自留守南京看護家宅。甘律之的妻子是著名的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嚴鳳英,夫妻倆都對戲曲情有獨鍾。據說,正是甘律之對戲曲的熱愛改變了這個宅子被摧毀的命運。抗戰時,有一天,獨自留守的甘律之突然接到通知,讓他去一個日本官員的辦公處,惴惴不安的他以為日本人要霸佔房子,正為自己守不住家宅而懊惱。沒想到房子不但沒有霸佔或者損毀,反而得到一個保護的條例。只因為這個日本人非常喜歡中國京劇,為了欣賞甘律之表演京劇,興緻勃勃去他住地拜訪,結果,發現了這所風格獨特,建築典雅的宅子,便下發了禁止破壞的命令。如此,甘熙宅第得以在抗日戰爭的熊熊戰火僥倖地保留下來,幸運地等到了一九四六年甘家重返南京。
十年文革——軍隊成了護身符,好人得好報
解放后,甘家的房產被賣出,接著,在甘熙宅第的歷史上又一件具有轉折意義的事情發生了,就是土地被部隊徵用了,這就意味著此處成為軍事重地,輕易不會被破壞,這無形中給了宅第一枚護身符。
文革期間,曾經擁有過這麼多房產的甘家,命運令人關注。好在甘貢三老先生德高望重,又為人善良,解放前不少貧民住在他家房子里的都是無償的。每至夏天,甘老先生又經常吩咐家人做十滴水救助百姓,因此在群眾中良好的口碑使得甘家被定名為開明地主,因此沒有在文革中遭遇不測。後來,部隊官兵離開宅地,其家屬繼續留住,這個部隊大院始終淹沒在普通民房中,以低調的姿態存在著。直到一九九二年,在此地成立了南京民俗博物館,院中的一百多家住戶陸續搬走。這一段軍管的歷史又給與了甘熙宅第一段平安的歲月。
今日留影——模糊的昔日記憶
甘熙宅第已為政府所管轄,又名南京民俗博物館,二〇〇六年,成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甘家幾代人修繕完畢的宅第,又經歷了重新修整和擴充,2010年六月十九日才又一次對遊人開放。開放后的宅第面積從六千平方米擴大到九千五百平方米,重現了當年的結構和體量,整個甘熙宅第劃分為梨園雅韻、津逮書香、往日庭院、夢回童年、城南舊影和金陵工巧六個主題片區。這次重新放后,這裡把重現老南京的民俗民情作為了重點,突出展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巨大魅力。
剪紙、拉洋片、抖嗡、魔術、竹刻、繩結、絨花、微雕……二十五個老藝人都搬進了甘熙宅第。而南京的四時節令、風俗習慣、老地名老行當等也都會在展覽中得到體現。準備從宅第出來的時候,發現大廳左側有個名叫“梨園雅韻”的小舞台,這裡每天上演京劇、崑曲及南京地方戲。此時已過了演出時間,舞台上空空如也,只有幕布上“出將”、“入相”的字跡,抬頭透過裝飾著花傘的玻璃天花板,看到外面夕陽漸落。日出日落,將出相入,偌大的城市裡,有幾處地方能有如這掩映在梧桐樹下的百年古宅般幸運,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歸宿,留存住關於這個城市隨時光的流逝逐漸模糊的記憶。
小君子中華傳統文化體驗館
小君子傳統文化體驗館
2014年初,響應文化回歸的呼聲,我們又增添了甘熙宅第和十朝歷史文化園兩處分館,凝結各界文化人士的力量,融入茶藝、射箭等傳統技藝,舉辦幾十場開筆禮、成童禮等體驗活動,幾十所學校的學生、家長受益,同時也為文化傳承人提供了傳播平台。
開筆禮
甘熙宅第
人生四大禮之一,對讀書人有著重大意義,又稱“破蒙”。學童開學由啟蒙老師講授為人處世的基本道理,並教識字習禮,參拜先師孔子,然後入學讀書。
適合6歲至8歲的幼童在幼兒園畢業典禮、小學入學典禮、生日、紀念日等活動中行禮。
接受勤學苦讀、尊師孝親、崇德立志、仁愛處世的傳統文化精髓,完成心靈的洗禮和智慧的啟迪。告誡孩子已進入學習階段,要虛心向學。
成長禮
成長禮
適合年齡:
適合12歲至15歲的少年在小學畢業典禮、初中入學典禮、生日、紀念日等活動中行禮。
意義:
①十歲生日許願,樹立美好理想。
②告別童年時代,漸成翩翩少年。
③感恩父母養育,感恩師長教誨。
④感恩同學幫助,珍惜幸福生活。
甘熙宅第
《禮記·內則》:“成童,舞象,學射御。”
禮者,履也。成童之禮,即幼兒履入少年之禮,學習騎御之術,以示保家衛國的本領。
適合12歲至15歲的少年在小學畢業典禮、初中入學典禮、生日、紀念日等活動中行禮。告別童年,感恩立志,明心性,篤道德,以告四方,以孝父母,以行正道,以報家國。
成人禮
《禮記·冠義》:“已冠而志之,成人之道也。”
《禮記·樂記》:“昏姻冠笄,所以別男女也。”
成人禮,分為男子冠禮和女子笄禮。《禮記》:“冠者禮之始也。”冠禮是華夏禮儀制度之首,是漢人禮教的開始。笄禮作為女性的成人禮,在舉禮程序大體和冠禮相同。適合18歲至20歲的青年在高中畢業典禮、大學入學典禮、生日、紀念日等活動中行禮。
行冠(笄)禮者可以正視自己肩上的責任,完成角色的轉變,宣告長大成人。告別了少年時代,任何言語行為都必須自己負責,面對生活時,已無所依賴或逃避,唯有挺起胸膛,堂堂正正地邁向未來的人生。
甘熙宅第
轎廳:在第二進,也有與門廳布置在一起的(如南捕廳15號一進),是供客人和主人上下轎的地方。
大廳:供接待賓客、婚喪大典之用,是住宅民居建築群體中的主體,為了加大進深,突出建築物的高度,大廳一般都採用抬梁結構,以顯示主人的財富和地位,內部建築構造精巧,裝飾華貴。三開間,開間的寬度由中央向兩側遞減,即中間較寬,大廳入口各間為通長落地扇門,可全部開啟。大廳內壁設板壁(也稱屏門),以避免視線直通內院,板壁上懸掛字畫、對聯、匾額,與室內的傢具共同組成了大廳內豐富多彩的空間。大廳前後左右都是走廊,走廊還可以與側面的備弄相連,這種布局使服務人員的往來行走不致干擾大廳中的活動。
南捕廳19號大廳(也稱響廳):大廳建築物下端設台階,室內原來在灰色的水磨地磚四角下都倒扣著一隻只蘭盆子或罈子,大廳地坪下排放著的上百個蘭盆子,能使室內產生較好的防潮、隔音效果,只有建房比較講究的大戶人家才用這種方式。同時建築整體上的墊高,也增加了大廳的雄偉和莊嚴感。
長廊
備弄:各落建築間有一條寬約1米到1.5米的通道,又稱甬道。它起到了消防通道的用途,如遇火勢,人們可以從這條備弄穿行救火;另外,由於封建社會男尊女卑,長幼有序,主僕分明,不得越雷池半步。主人、貴賓走正廳大道,而備弄就是供女人、僕人行走的通道。從這兒可以看出封建社會對女性、勞動人民的歧視。
庭院:民居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功能上的需要,使空間環境產生極為豐富的變化,多進穿堂式從空間的虛實變化來看,實的是民居中的建築物,虛的是向上開敞的庭院空間。庭院從功能上可以起到採光、通風、排水的作用。大多數庭院進深較淺,與建築物的高度相比約為1:1左右,結合建築物的圍廊、挑檐,使整個住宅內部的交通面積減小,節省了用地,也避免了夏季的直射陽光,冬季由於檐部的起挑又能保證室內充足的日照。庭院內綠化較園林簡潔典雅,不致形成空間的堵塞。南捕廳15號花廳前的院子,內部設假山、花石,用花牆隔斷起調節氣溫,通風的作用。庭院的綠化和明亮的天光所組成的歡快的色調與建築物內部的調和與安寧的色調形成強烈的對比,使整個民居內部空間變化無窮。封火牆:高大的封火牆使建築外形美觀、雄偉,有效地防火防風,把建築空間隔開,使它的各部分的使用功能得以劃分。
傳統的石、木、磚雕細膩的裝修技巧,使民居的建築細部變化無窮,它們在建築裝飾藝術中獨具一格,充分發揮了其在建築上的實用價值和獨特的審美作用。它們是古代勞動人民輝煌的勞動創造和勤勞的累積,為後人留下一份極其寶貴的文化遺產。雕刻題材多樣,內容豐富,有竹節高升、葡萄結子、五福捧壽、延年益壽等圖案,其中“福鹿十景”象徵“榮祿”之意,“郭子儀拜壽”表示“福壽”之意。在梁坊等處還雕有錢蝠(全福)、柏鹿(百祿),柏樹綬帶鳥(百壽),蝠磬(福慶)、蟠桃與鶴(鶴壽)以及玉堂富貴、吉慶有餘、萬事如意、平升三級,平安富貴等各種吉祥圖案,這些木雕刻工精細,疏密有致,層次豐富,顯得典雅古樸,稱得上是木結構裝飾中不可多見的藝術品。室內還裝飾有落地罩、掛落等,代表琴棋書畫,梅蘭竹菊。
在大廳前的門樓上及其它一些部位上有磚雕裝飾,如八仙過海、福祿壽喜,其形式和內容相當豐富,是建築、雕刻、繪畫、書法、戲曲各方面的綜合藝術。
甘熙故居建築
甘熙宅第由毗鄰的四組多進穿堂式古建築群構成。古建築佔地面積95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5400多平方米。宅第建築群建築均坐南朝北。甘熙宅第規模宏大,歷經甘家幾代人建設完成,因此在院落組合上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其南北縱向空間組織較為嚴謹,而東西橫向空間組織便稍顯散漫,使得建築群內空間豐富多變。但其在意中央軸線,在此講究對稱布局,主次分明、中高邊低、前低后高。宅第整體為多進穿堂式建築,由多重院落組成,院落為典型的南方“四水歸堂”形制,體現了甘氏家族“以聚為本”的家族經商理念。院落軸線上依次有門廳、轎廳、大廳、響廳、內廳等建築,還有主人房、傭人房、廚房、備用房及其他服務用房等建築。建築群內雖有房間“九十九間半”,但卻只設一個主入口,想進入宅內,必須通過該入口,體現了中國封建家庭不另立門戶的傳統觀念。幾組房屋最終均通向宅第東南角落所營建的花園。園中理水疊山,架橋辟徑,種植花木,體現了“前實后虛”的大府邸建造理念。
特點
甘熙宅第建築特色南北交融,既有“青磚小瓦馬頭牆,迴廊掛落花格窗”的江南民居的娟秀雅緻,又有北方“跑馬樓”的渾厚大氣,被中國著名的建築大師吳良鋪先生評為“民俗瑰寶”。
甘熙宅第整個建築反映了金陵大家士紳階層的文化品位和倫理觀念。甘熙宅第建築的布局嚴格按照封建社會的宗法觀念及家族制度而布置,講究子孫滿堂、房的位置、裝修、面積、造型都具有統一的等級規定。
美國哲學家愛默生曾經講過:“城市是靠記憶而存在的”,洋為中用,南京在某種程度上是這樣一個典型。只是關於她的記憶太多也太繁雜,以至於我們需要去尋找一些線索來追憶,這線索,或者是隱沒在市井街道中的才藝高人,或者是一段道聽途說的模糊故事,或者是一串破碎支離的音樂符號,或者是掩映在梧桐樹下的古舊建築……南京升州路與中山南路交界的地段,鬧市之中,不起眼的在一條巷子里,白牆灰瓦,掛一串紅色燈籠,標記著南捕廳十九號——甘家大院。這就是著名的“九十九間半”——清代中國最大的平民住宅、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的甘熙宅第,在南京這樣一個特殊的地理位置上,親歷了中國近現代幾乎所有戰亂和硝煙,目睹了人世間無數次的悲歡和離合,如今依舊靜靜得卧在這裡,安詳地如一位飽經風霜的老人,緩緩地搖著蒲扇,娓娓道來過去的故事。
甘宅每每組建築之間由馬頭牆相隔,庭院及天井內鋪地均以石板、磚、瓦或卵石等拼成圖案,空間較大的庭院內點綴有山石花木。建築的門窗、梁枋、天花、欄桿、隔斷、鋪地等處均有木雕或磚雕裝飾,其上所飾題材豐富,有人物、花鳥、走獸、文字、民間故事、神話傳說等,圖案精美、寓意吉祥。
甘熙宅第具有極高的歷史、科學和旅遊價值,是南京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私人民宅。
2001年,南京市開展南捕廳歷史街區傳統民居保護一期工程。投入1598萬元對甘熙宅第主體——南捕廳15號、17號、19號內的居民進行拆遷,投入資金1200多萬元對文物建築進行維修。2003年開始南捕廳歷史街區傳統民居保護一期後續工程的準備工作,
2006年5月,南京市啟動甘熙宅第古建築群補充和配套,一期後續工程總佔地面積約1.55萬平方米,保護和修復大板巷42號、45號、47號古建築及相鄰的同時期建築,按原貌復建“津速樓”和後花園,展示甘熙宅第的完整風貌。一期後續工程總投資1.7億元,其中1.5億元用於拆遷,維修及環境整治2000萬元。於2007年6月完工。
2008年,南京市完成甘熙宅第後花園部分的修繕及環境整治工程,包括假山駁岸堆砌,東、南門圍牆建設,綠化景觀等。
2006年5月25日,甘熙宅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游2線、游4線、2、4、7、16、26、33、37、40、47、49、62、101、102路,地鐵1號線三山街站
南京市秦淮區中山南路南捕廳
成人:20元/人,中小學生、離休幹部免費
9:00—17:30(周一閉館)
拇指先生的《甘熙、嚴鳳英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