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鎮

河南省駐馬店市泌陽縣轄鎮

春水鎮,隸屬於河南省駐馬店市泌陽縣,地處泌陽縣境北部,東連下碑寺鄉,南鄰付庄鄉,西接黃山口鄉,北交象河鄉,距泌陽縣城區37千米,區域總面積118.61平方千米。

明成化二年(1466年),設春水保;1999年7月,由春水鄉改為春水鎮。截至2018年末,春水鎮戶籍人口為44141人。截至2020年6月,春水鎮下轄1個社區、18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人民街12號。

截至2018年末,春水鎮有工業企業109個,其中規模以上4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6個。

歷史沿革


明成化二年(1466年),設春水保。
民國元年(1912年)后,設春水區。
1956年,為春水中心鄉。
1958年,成立春水公社。
1983年,由春水公社改為春水鄉。
1999年7月,由春水鄉改為春水鎮。
春水鎮圖片
春水鎮圖片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春水鎮地處泌陽縣境北部,東連下碑寺鄉,南鄰付庄鄉,西接黃山口鄉,北交象河鄉,距泌陽縣城區37千米,區域總面積118.61平方千米。

水文

春水鎮境內河道有象河、斗劉河、桃花河;最大河流象河從象河鄉入境,自北向南流經境內孟沖、灣李、魏庄、廖庄、毛胡張,境內長15.8千米,流域面積720平方千米。
春水鎮圖片
春水鎮圖片

自然資源


2011年,春水鎮有耕地6.35萬畝,人均1.6畝。春水鎮礦產品已探明的有26種,其中石英鉀長石、大理石儲蓄量豐富,花崗岩儲量在全省名列前茅,部分花崗岩品種屬輝綠岩類上等石材;優質河砂年蓄積量1.5億立方米,花崗岩儲量在9億立方米以上。
春水鎮圖片
春水鎮圖片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春水鎮下轄春水、春東、前鄧、孟沖、鐵沖、毛胡張、魏庄、廖庄、沈樓、張溝、灣李、火石山、邵崗、鐵帽徐、和庄、馬庄、薛樓、樊窪、羅樓19個行政村。
截至2020年6月,春水鎮下轄1個社區、18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人民街12號。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411726105001121春水居民委員會
411726105201121春東村民委員會
411726105202220前鄧村民委員會
411726105203220毛胡張村民委員會
411726105204220孟沖村民委員會
411726105205220鐵沖村民委員會
411726105206220樊窪村民委員會
411726105207220薛樓村民委員會
411726105208220馬庄村民委員會
411726105209220和庄村民委員會
411726105210220邵崗村民委員會
411726105211220鐵帽徐村民委員會
411726105212220羅樓村民委員會
411726105213122魏庄村民委員會
411726105214220火石山村民委員會
411726105215220灣李村民委員會
411726105216220張溝村民委員會
411726105217220沈樓村民委員會
411726105218220廖庄村民委員會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春水鎮總人口有3800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5000人,城鎮化率39%;另有流動人口6000餘人,總人口中,男性19820人,佔52.2%;女性18180人,佔47.8%;14歲以下7638人,佔20.1%;15—64歲26144人,佔68.8%;65歲以上4218人,佔11.1%;以漢族為主,達37912人,佔99.7%,有少數民族95人,佔0.3%。2011年,春水鎮人口出生率7.3‰,人口死亡率5.2‰,人口自然增長率2.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27人。
截至2017年末,春水鎮常住人口為23508人。
截至2018年末,春水鎮戶籍人口為44141人。
春水鎮圖片
春水鎮圖片

經濟


綜述

2011年,春水鎮財政總收入881萬元,比2010年增長15.6%;人均財政收入232元,比2010年增長18%;農民人均純收入6100元。
截至2018年末,春水鎮有工業企業109個,其中規模以上4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6個。
春水鎮是國家級啤酒大麥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年種植規模在萬畝以上,在調整種植結構的同時,農戶每畝增收近百元,已成為該鎮的一項支柱產業。

農業

春水鎮其他農產品資源豐富,盛產小麥、玉米、花生、芝麻,其中花生以外殼白凈、籽粒飽滿、雙仁率和出油率均高於異地同類產品而聞名。林業資源豐富,南北貫通10公里,面積達3萬畝的東大崗參天松林是農民培植的“綠色銀行”,全國鄉鎮及綠化中的典範。畜牧業發展迅速,已建成7個養殖專業村,850個養殖專業戶。
2011年,春水鎮農業總產值達到1.5億元,比2010年增長16.4%,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32.5%。春水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春水鎮生產糧食3.2萬噸,人均842.1千克。春水鎮主要經濟作物有蔬菜、油料作物等。2011年,春水鎮油料作物種植面積3.2萬畝,產量7500噸,主要品種有花生、芝麻、大豆、油菜等;蔬菜種植面積640畝,主要品種有大蔥、包菜等。春水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等為主。2011年,春水鎮生豬飼養量1.2萬頭,年末存欄8000頭;牛飼養量1.5萬頭,年末存欄8520頭;羊飼養量2萬隻,年末存欄9854隻。2011年,春水鎮水果主要品種有梨、桃。

工業

春水鎮多山地,礦產品已探明儲量的有26種,其中石英石、鉀長石、花崗岩、大理石儲量在全省名列前茅,優質河砂年蓄積量1.5億立方米。經有關專家鑒定,部分花崗岩品種屬輝綠岩類上等石材。已建成泌陽縣石材開發A區一個,開發區內已上多片鋸、拋光機等設備300餘台,日產各類石材達到15000平方米,主要產品有各種規格和型號的毛板,光板,異形板,火燒板,石制傢具,工藝製品,原石荒料等,產品輻射全國各地,遠銷日本、韓國。據地質部門勘測境內花崗岩儲量在9億立方米以上,可供持續開採100餘年。主導產品為芝麻白花崗岩,該品種花紋細膩、分佈均勻、色澤清晰光艷,經國家質量檢測中心檢測,該產品耐壓、耐腐、耐風化等,符合國家規定的r值標準,無輻射,品質上乘,深受中外客商的青睞,是理想的牆磚、道牙、路沿石、廣場石、地板磚的天然用材,發展潛力巨大。
泌陽縣石材聚集區位於泌陽縣春水鎮西北部區域,2005年5月開始籌建,2006年以來發展迅猛,石材聚集區已擁有荒料開採廠29家,石材加工企業112家,荒料切石機56台套,組合鋸490台套,龍門鋸39台套,日產6萬餘平方米板材及大量的異型材、橋欄和各種雕刻製品,擁有荒料運輸車150輛,長途貨車35輛,制氧廠2家,汽廠1家,模塊廠1家,刀頭廠1家,貨運信息部1家,商店、超市20家,飯店16家,中小學、幼兒園齊全。該石材聚集區固定資產累計投資9.3億元,年產值12億元,銷售收入11億元,利潤9000萬元,上交稅費1000餘萬元,已安排6000餘人就業,經濟社會效益明顯,已成為長江以北芝麻白花崗岩系列產品生產、加工、銷售最大的集散地。已經國家批准認證的“天中石”商標已成為全省知名品牌,是全省唯一一家已經省政府批准的重點石材產業集群,產品銷售額佔全省份額的70%以上,亦是泌陽縣三大工業板塊之一,將成為泌陽縣的支柱產業。主要產品銷售已履蓋全國16個省市,最遠的銷往西藏、甘肅、黑龍江及內蒙古等省市,並轉口銷售到俄羅斯及韓國。石材聚集區產銷兩旺,每日客商雲集,生產、生活秩序井然。
春水鎮工業以石材開採、鐵礦開採、麵粉加工、水泥預製等為主導產業。2011年,春水鎮工業總產值為11.5億元,比2010年增長19.2%,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53.6%。2011年,春水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7家,職工142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1.62億元。春水鎮境內有泌陽縣石材聚集區,位於泌陽縣春水鎮西北部區域,2005年5月開始籌建,2006年以來發展迅猛,石材聚集區已擁有荒料開採廠29家,石材加工企業112家,荒料切石機56台套,組合鋸490台套,龍門鋸39台套,日產6萬餘平方米板材及大量的異型材、橋欄和各種雕刻製品,擁有荒料運輸車150輛,長途貨車35輛,制氧廠2家,汽廠1家,模塊廠1家,刀頭廠1家,貨運信息部1家,商店、超市20家,飯店16家,中小學、幼兒園齊全。該石材聚集區固定資產累計投資9.3億元,年產值12億元,銷售收入11億元,利潤9000萬元,上交稅費1000餘萬元,已安排6000餘人就業,經濟社會效益明顯,已成為長江以北芝麻白花崗岩系列產品生產、加工、銷售最大的集散地。

商貿

截至2011年末,春水鎮有商業網點386個,職工695人。2011年,春水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3.8億元;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3.2億元,比2010年增長16.2%。
春水鎮圖片
春水鎮圖片

文化


地名由來

春水鎮因鎮人民政府駐春水行政村而得名。

非物質文化遺產

春水鎮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嗩吶、墜子書等。

文物古迹

春水鎮古迹有周庄村的漢代張遼墓遺址。
春水鎮圖片
春水鎮圖片

特色產業

泌陽花菇甲天下,春水花菇甲泌陽。該鎮以鎮、村、組、戶”四位一體,形成“制種、種植、加工、科研”等系列化生產體系進一步拓展了“大袋、立體、小棚”的泌陽模式,培植的花菇“色白、質密、形好”。

交通


截至2011年末,春水鎮有縣級公路1條,境內長12.4千米;鄉級公路3條,總長14.3千米;村道16條,長100千米。

區位優越

交通、通訊便利,駐南、許泌兩條省道在春水境內交叉貫通,此處距南北大動脈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公路、焦桐高速,滬陝高速,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南陽機場均不足一小時車程,,2千門程式控制電話可直撥國內外,行動電話、無線傳呼、傳真交流與國內外併網聯通,政府網路即將開通。境內35KV輸電變站1座,常年電力足量供應,優越的地理位置,便利快捷的交通通訊,是東西部經濟各合作帶的門戶,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春水鎮圖片
春水鎮圖片

社會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春水鎮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300人,專任教師9人;小學9所,在校生5800人,專任教師13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800人,專任教師93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春水鎮教育經費達416萬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416萬元;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占財政總支出的25.4%,比2010年提高了14.6個百分點。

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春水鎮有文化藝術團體1個,會員18人,其中團體會員8人,個人會員3人;各類藝術表演團體5個,演職人員25人。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58平方米;公共圖書室4個,建築面積186平方米,藏書2萬冊;文化從業人員14人。截至2011年末,春水鎮有電視台、廣播站各1個;有線電視用戶數為1.2萬戶。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春水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7個,春水鎮中心衛生院1家,村衛生所16個;病床42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1張,固定資產總值162萬元;專業衛生人員64人,其中執業醫師(助理醫師)44人,註冊護士15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7人、執業(助理)醫師1.2人、註冊護士0.4人。2011年,春水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31425人次,住院手術421台次,出院病人462人次。2011年,春水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13/10萬,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73%,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3.8萬人;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分別為4.5‰、3.1‰、2.2‰。

社會保障

2011年,春水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74戶,人數179人,支出38.7萬元,比2010年增長12.3%,月人均180元,比2010年增長6.7%;城市醫療救助52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保險114人次,共支出0.6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012戶,人數1614人,支出162.7萬元,比2010年增長12.6%,月人均84元,比2010年增長7.1%;農村五保集中供養90人,分散供養126人,支出181.4萬元,比2010年增長12.5%;農村醫療救助523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342人次,共支出22.5萬元,農村臨時救濟5人次;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20人,安置義務兵、士官等4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21.73萬元,比2010年增長16.2%;全年接受社會捐款1萬元,接收捐贈衣被46件;有12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4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240人。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春水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點20個,鄉村通郵率100%;有固定電話用戶6000戶;行動電話用戶12000戶;網際網路埠總數3500個,寬頻接入用戶1230戶。
給排水
截至2011年末,春水鎮有自來水廠4座,鋪設幹線水管8千米,居民自來水普及率98%。
供電
截至2011年末,春水鎮擁有35千伏變電站1座,有主變壓器6台,有高壓輸電線路3條。
春水鎮圖片
春水鎮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