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崖墓

商洛崖墓

“商洛崖墓”被省文物局確定為考古課題后,人們就會時常看到商洛考古隊的皮卡車在丹江河谷、乾佑河沿線四處穿梭。寒來暑往,經過省市考古工作者一年多的艱苦考察研究,考古人員對100多座崖墓實地勘察后發現,商洛崖墓多位於險峻之處,多數都是選擇在河流兩岸面水背山的陡峭崖壁上開鑿,尤其是在大水系與小支流交匯處分佈得較密集。距離地面高度從十來米到300米不等。大體可分為單室墓、雙室墓、三室墓、多室墓等多種類型。構造形式基本都是以前堂后室或中室為中心,在兩側或單側配置廳室和耳室,並在室內鑿置灶、井、池、廁和案龕等附屬設施,有的還直接利用崖壁鑿出石棺床。

簡介


在商州區楊峪河鎮老虎崖的峭壁上分佈著許許多多的石岩洞,居住在附近的人們早已司空見慣,誰也沒有將對面懸崖上的這些石岩洞當作一回事。

形成


這些洞子是怎麼形成的?又是做什麼用的?1987年,在商洛文化局工作的一個中年人看到這些石岩洞時,對此產生了強烈的好奇,他邀上一攝影愛好者去一探究竟。沒想到上到半山腰時竟落個上不去也下不來,只好大呼救命,同行的攝影愛好者急忙喊來附近群眾,人們用幾根長竹竿撐著讓他輪留踩著才下了山。這個文化幹部叫王昌富,從此,他便對這些險些讓他丟了性命的石岩洞留下了難忘的印象。對石岩洞觸了電的王昌富,心裡便多了一份惦記。
1988年全省的第三次文物普查時,負責野外文物調查的王昌富,從當地群眾口中得知,這些“岩洞”相傳是為了躲避匪患的“巴人洞”、“跑匪洞”。因缺乏相關遺物和證據,只好籠統地以明清時期的“崖窟”遺存進行了調查登記。但這些“石崖窟”始終在王昌富的心目中是一個未解之謎。1989年,王昌富和當時的省文管會的秦建明老師一起,多次與這些“石崖窟”親密接觸。秦建明回省上以後,這項工作就由他一人悄無聲息地進行著。1991年11月,他又從丹鳳鳳冠山開始,沿丹江河谷不斷向西推移,直到1997年到鎮安調查考察時,他才意識到這可能是“崖墓”。到2003年時,在省文物局領導的肯定支持下,省考古所和商洛市考古隊終於將“商洛崖墓”確定為考古課題,從此揭開了“商洛崖墓”考古新的一頁。
墓頂多見平頂、弧形頂。少數墓中有獸面、人面浮雕和岩畫等。考古人員還在崖墓中發現有“元鳳元年”(公元前80年)、“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等模印紀年的年號磚。磚上刻有龍紋、虎紋和幾何圖案。也有相當數量的崖墓遠離河岸而選在荒僻深邃和十分隱蔽的谷嶺之中開鑿,有的則利用不規則的天然崖洞和自然裂隙,在洞中或裂隙中架設木杠,或在岩體上鑿出圓孔楔入木樁來擱置棺木,類似於四川宜賓發現的懸棺。
這些考古成果被省內外媒體報道后,很快引起了央視的關注。2004年7月21日,央視《秦嶺探訪》節目組來商拍攝了商洛的崖墓考古,並在《科學與探索》欄目滾動播放了這一節目。這是央視在商洛錄製的第一個考古科研項目。從此,商洛更多的人知道了“崖墓”這一文化名詞,“商洛崖墓”就此撩開了神秘的面紗。這一考古課題也引起了考古界的高度關注。2005年11月,商洛崖墓考古科研項目正式通過了國家文物局的批准立項。這是建國以來,商洛市獲得國家立項的第一個考古科研項目。

何人開鑿


商洛地處秦嶺南麓,境內以低山和中山為主,普遍暴露於地表且岩性軟硬適宜的紅砂岩泥灰岩等地質條件,地理結構適合鑿洞,具備鑿制崖墓的客觀條件。令人驚嘆的是,建造在懸崖峭壁上的這些崖墓依山順勢,其選址定位取向、布局之科學令人難以置信,好像經過統一規劃設計似的。特別是墓與墓間的上下間距和橫向距離總能掌握得恰到好處,有的上下位置相對應,崖層厚度僅20來公分,卻絲毫沒有打穿;有的墓室間崖壁很薄,僅有十幾公分,卻很難找到裂縫,在墓室的設計上一點也不浪費空間。卧房、廳房、廚房、貯藏室分工明確,水池、水井、廁所、灶台、壁龕等輔助設施應有盡有,與現代人居住的單元房頗有異曲同工之處。有的墓室縱深竟達20米以上,就是用現代的機械來開鑿,其工程量之巨、施工難度之大也是可想而知的。可我們的祖先竟在2000多年前開鑿出了這樣宏大的崖墓群,其費工之巨、費時之多,需要開鑿多少個時日,艱難困苦真是難以想象。據此專家學者們推斷,除了商洛有適合開鑿崖墓的崖層外,這與漢代的冶鐵和鑄造鍛制技術有很大發展不無關係。漢代當時已用煤作燃料,使用鼓風裝置,並具有成套的手工煉鐵設備和完善的生產工序。鐵制技術的進步以及對力學原理的掌握應用無疑對開鑿崖墓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同時在當時的商洛也一定擁有一大批精於開鑿崖墓的能工巧匠。如果沒有這樣的一支技術精良的專業隊伍,要集中連片的開出這樣規模宏大的崖墓群來幾乎是不可能的。究竟祖先們是通過什麼手段在懸崖峭壁上鑿出這些崖墓的,時至今日,對考古學家來說仍是一個難解之謎。

起源講究


作為漢代的一種葬俗,祖先為什麼要把崖墓打造得那樣高呢?專家們斷定這與兩漢時期人們的信仰有關。漢時人們認為人死後還有一世,不少人覺得在人世沒有追求到的幸福,就要設法在來世實現,因此將來世的生活按照現實生活來提前安排,加之當時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鐵器的廣泛應用,為人們提供了先進的打造工具。由此日漸形成了厚葬之風,在漢代人們有視死如生一說,難免就將不少的財力和精力花費在造墓上。
漢代的科學技術在當時世界上是相當先進的,漢代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是無法比擬的,它是中國文明發展的一個鼎盛時期。從漢朝以後,華夏人被統稱為漢人。在文化思想方面,漢代人崇尚“天人感應”、“天人合一”的觀點,他們認為只有將墓葬造於高山上,人們的靈魂才能更容易地與天感應。這就為人們死後要葬在崖墓中找到了依據。加之人們日常依山傍水居住生活的自然環境,決定了他們的生活環境與生活習性,而這種環境與習性使他們對山水產生了眷戀和崇拜的感情,因而死後多選擇靠山臨水的位置,表明亡靈對山的依戀和寄託之情。至於把棺木放得很高,那也許還因為高處可以防潮保屍,並可以防止人獸的侵擾。
千百年來,由於風雨的剝蝕,加之後人的再次利用,這些崖墓長期洞口敞開、暴露在外,當前絕大多數都是空穴,可以說是十墓九空。專家們提醒人們不要隨意攀登,以免發生意外。2004年考古隊在張村考察時,就聽當地群眾說有兩名婦女攀看崖墓時摔死在山谷中。令人記憶猶新的是,2004年7月央視《秦嶺探訪》節目組在拍攝商洛的崖墓時,在老虎崖現場就發生了當地一遊客被卡墓中遇險求救的事情,後來在考古人員的幫助下,才成功地將遇險人員救出。

利用前景


據勘察,當前在商洛的7個縣區共發現崖墓點680處,崖墓數量達4200多座。國內崖墓考古專家稱商洛崖墓考古是國內崖墓考古的又一重大發現,不僅大大豐富了商洛漢代文化的內容,從學術上進一步拓寬了漢代考古的內涵。而且對研究我國崖墓的地域分佈、發展及其文化意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商洛崖墓是祖先留給商洛的一筆珍貴文化遺產,主要在於它的文化價值大於文物價值。它的最大價值在於文化研究和開發利用。在四川,人們將崖墓建成崖墓博物館,開發成旅遊景區。有的地方還開發建設洞穴賓館、洞穴餐廳。在我市,丹鳳的冠山公園對此已做了較早嘗試,利用岩壁上的崖墓資源,開發建成金雞洞、陳半仙洞、三官洞、玉皇洞、菩薩洞、關公洞、紫陽洞、娘娘洞、趙老爺洞、山寨主洞等十二洞窟,成為公園中生態探險旅遊的一個好去處。當前市文管部門正在將商洛崖墓申報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相信不遠的將來,商洛崖墓將會成為商洛的一個旅遊新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