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用之
鄭用之
鄭用之(1902.9-1983.12.28)原名鄭紹嵩,又名鄭峻生、鄭戎子,四川省富順縣黃鎮埔人。民國時期著名的電影人。
鄭用之,原名鄭紹嵩,又名鄭峻生、鄭戎子,出生於四川省富順縣黃鎮埔一個小康農民之家。1924年,進入黃埔軍校三期學習,參加過《黃埔畫刊》的編輯工作。1926年1月畢業後分配到軍隊做政治工作,隨北伐軍到南昌。在國民黨清黨時受到審查,清查完畢后,他即脫離軍隊,到了上海。
他在上海先從事新聞事業。1931年,擔任重慶《新蜀報》和《新民報》駐滬特派記者。這年,“九·一八事變”后,他在上海創辦了由他自己主編的《新大陸報》,但不久因批評不抵抗政策而遭當局查封。鄭又在上海創辦中國新聞社,並主持社務工作,同時繼續給《新蜀報》和《新民報》等發電訊稿。1932年一·二八事變時,他赴戰地拍攝了一些照片,后在張治中的支持下,出版了《淞滬抗日大畫冊》。
一·二八事變后,鄭用之在上海接觸了一些影劇界人士,他對電影發生了極大的興趣。1933年,他被邀到國民政府中從事電影事業。這年9月1日,由他擔任股長的南昌行營政訓處電影股正式成立,下設劇務、技術和秘書三個組。電影股拍攝了一些配合當局政治需要的教育片與軍事新聞片。1935年,電影股遷至漢口,規模有所擴大,改名武漢行營漢口攝影場,仍由鄭負責。該場拍片已由無聲電影進入到有聲電影階段。抗日戰爭爆發后,漢口攝影場改名中國電影製片廠(簡稱“中制”),鄭用之任廠長。該廠隸屬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訓處。國共合作后,政訓處改為政治部(陳誠、周恩來分任正副部長),“中制”由政治部三廳(廳長郭沫若)領導,鄭任三廳第六處電影科長。大批進步從影人士進入“中制”,拍攝了一些較好地反映抗戰的影片,如《抗戰特輯》第一、二輯,是《電影新聞》第41、42號等新聞記錄片;《保衛我們的土地》、《熱血忠魂》、《八百壯士》和《最後一滴血》等抗日故事片。 1938年1月29日,在新成立的中華全國電影界抗敵協會中,鄭用之當選為理事。為達到抗日救亡宣傳教育的目的,“三廳”決定組織電影放映網。身任三廳六處電影科長的鄭用之利用“中制”陣地,開辦電影放映人員訓練班,招收了60多名愛國青年學習,郭沫若和鄭用之任正副班主任,羅靜予、鄭伯璋任技術教官。學員畢業后,成立了放映隊。到1940年,擴大為10個流動放映隊,上設電影放映總隊,由郭沫若和鄭用之兼任正副隊長。 1938年9月,“中制”遷到重慶。次年,拍攝了反映軍民團結抗日的《好丈夫》、《保家鄉》,描述日本被俘士兵遭遇的《東亞之光》,表現附逆分子覺醒的《火的洗禮》,描寫抗日宣傳隊的《青年中國》,暴露日本侵略軍在東北獸性的《日本間諜》,謳歌各民族團結抗戰的《塞上風雲》等故事片和反映兄弟民族支援抗戰的紀錄片《民族萬歲》等。“中制”還與美國合拍紀錄片《中國之抗戰》,在國際上影響很大。 “中制”編導委員會主任、中共地下黨組織領導人陽笙翰與鄭用之商量,派羅靜予(“中制”技術廠長)、吳蔚心等到香港建立分廠——大地影業公司。“大地”在香港拍攝了反映上海淪陷為孤島後人民堅持鬥爭的《孤島天堂》和描繪在戰亂中由內地逃往香港的青年知識分子覺醒與鬥爭的《白雲故鄉》。太平洋戰爭爆發后,“大地”中止拍片,人員轉移到大後方。鄭用之在主持“中制”從漢口遷往重慶的同時,將該廠所屬的舞台劇團怒潮劇社充實調整,從1938年9月起至1939年春,在重慶公演了《為自由和平而戰》、《血祭九·一八》、《中國萬歲》等劇。特別是《中國萬歲》一劇享譽山城,劇團遂於1940年初更名為“中國萬歲劇團”(簡稱“中萬”),郭沫若和鄭用之分兼正副團長。以後數年間,“中萬”在重慶還上演了《霧重慶》、《虎符》、《蛻變》(曹禺)、《國家至上》(老舍、宋之的)、《國賊汪精衛》(馬彥祥)、《江南之春》(馬彥祥)和《秣陵風雨》(周彥)等大批新劇、歷史劇。
1943年,當局以鄭用之在“中制”容納共產黨,撤銷了其廠長職務,甚至限制他在重慶的活動。後來,鄭請求到美國考察。1946年,他到達美國。1949年回國,1951年到香港,后偕妻傅思明到美國定居。直至1971年,他隻身一人前往台灣,擔任中國電影製片廠顧問。晚年製成抗戰紀錄片《中國之怒吼》。1982年底在台北的一次車禍中不幸遇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