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盤纏
中國傳統風俗
送盤纏,讀作sòng pán chán。風俗:埋葬前一夜的晚上將屍體入殮后,至夜晚十二點夜深入靜時,要為死者到五道廟“送盤纏”,燒“紙馬”。“盤纏”是用麵粉做成杏核大小烙熟的白面小餅。烙多少,要以死者的歲數而定,一歲一個。將盤纏裝入紙馬的褡褳里,這些食品是供亡者路上食用的。另用紙箔捏成“金錁子”、“金元寶”之類,要多焚化,這是為死者送的“上路錢”。
辭靈儀式由孝男主持,於廳堂設一祭堂,孝男將10碗祭品逐碗跪奉於靈位前,與祭者左側為外戚,右側為內親。辭靈時,親屬紛紛前來焚化紙錢,俗謂“送盤纏”。
說什麼:“活人有活人的苦處,死人有死人的難處”,人一咽氣,要到陰府,要進閻王殿,要過鬼門關,在鬼門關口守著的牛頭馬面還有那麼多的小鬼,那麼多的判官,哪一道關口不得用些破費錢,有錢能使鬼推磨,錢送的多了,人家可以不打不罵,叫你早脫生;你要是摳摳唆唆地“去”了,人家會把你打入十八層地獄,叫你永世不得翻身!
這一天晚上,還要找一位陰陽先生打“開關”。他左手握一面鏡子,右手拿一根新針,用鏡子照上,把糊的紙人紙馬所有“關節”和“五官”等處都要用針扎一下,這叫“天關”,否則這些人畜就不會動彈。
主持人用木盤端上紙馬、“銀錢”前邊引路,家中親人後面跟隨到五道廟處。事先還得找好為死者牽馬的人,其歲數、輩份必小於死者或死者同輩才行的同族死者(而馬姓人家死3人則不找牽馬者)。在這裡不準任何人說話或啼哭,如有什麼聲響驚動,死者魂靈就走不安生。到五道廟處,由兩個或四個孝子在前跪地、雙手捧舉供盤,盤子里放著供品。主持人忠告死者,念念有詞地高聲宣讀死者姓名,生卒年月,原籍住址,一生功績,牽馬送行人的姓名,以及兒女們為他所送財物(紙馬一類東西)。宣讀完畢。主持人接過供盤把銀錢、紙馬點著。等紙被燒破,盤纏落地時,孝子孝孫男女等人向兩邊躲開,閃開一條道路,讓亡者靈魂走出。
為防止別的野鬼路劫搗亂,主持人等眾人集合后還要給亡靈把路買通,於是他一邊扔盤纏,一邊數叨說:“天一個,地一個,東一個,西一個,南一個,北一個,小鬼一個,判官一個,牽馬人一個……”接著把剩下的盤纏往大夥身上一撒,這時大家可以爭搶盤纏。據說搶到的盤纏大人吃了可以增長奉命,帶回去給小孩吃了,孩子長大了膽子會大起來。送盤纏的人在回家的路上是一律不準啼哭的。如果人們一哭,死者一聽見家人哭喊叫他的聲音,他就難受留戀家人,不能按時起程了。人們傳說:給死者送盤纏燒紙馬的時候,家裡的人透過馬尾籮還可以看見死者騎馬、上車的魂靈穿鍋堂經煙囪出去哩。所以有些好事者,往往用籮子在灶堂里篩灰做記號,以驗證有無馬蹄踏過的腳印。這一夜,死者晚輩,蟬聯致祭,謂之“堂祭”,或叫“夜祭”。
民間俗信認為,人死後會到另一個世界像現世中的人一樣生活。因此,親人去世后,要為其準備到另一個世界去的“盤纏”。安葬后的一段時間裡,還要定期到墳前焚燒紙錢和紙紮,以示給死去的親人送去錢財和物品。
“送盤纏”又稱“發盤纏”或“發紙馬”。是在死者下葬前一天的晚上,在村頭路口(過去多建有“土地廟”)舉行一個送行儀式,將紙紮的轎車子、洋馬、童男童女、小牛、元寶等焚燒掉,以示給死者準備了到另一個世界去的交通工具和路費。死者下葬后四十九天內,兒女們每隔七天要到墳前去燒紙送錢,民間稱之為“燒七”。大多數地區重燒“三七”和“五七”。焚燒的物品除紙錢外,還有“聚寶盆”、“搖錢樹”、“寶櫃”、“元寶”、“長錢”等紙紮品。“燒七七”,民間也稱“斷七”,燒完七七后喪期便算結束了。
靈魂存在觀念,是“送盤纏”、“燒紙錢”習俗在民間長期存在併流傳的根源。大約在原始社會後期人們就產生了靈魂觀念,認為人自身是由身體和靈魂兩部分組成的,死亡是靈魂離開了身體變成了鬼魂。最遲在春秋戰國時期前後,人們想象著為鬼魂找到了安息之地“幽都”。兩漢之際佛教傳人以後,人們將佛教中主管陰間地獄的閻羅王(多簡稱閻王),說成是冥界幽都的最高主宰。後來道教又結合靈魂說法和佛教的地獄說法,想象構建了一個完整的冥間鬼蜮系統。這個體系中不但有鬼域的主宰豐都大帝(閻王爺),還有判官鬼卒、牛頭馬面、無常勾魂。
晉代葛洪《枕中書》中曾說有五方鬼帝,其中北方鬼帝的治地是羅豐山,後代人們將羅豐山訛傳成是四川的豐都縣。於是從宋代開始,人們在豐都縣按想象修建了陰曹地府,使這裡成了閻王爺的辦公機構所在地。人死了都要到閻王爺這裡報到,或上天堂,或下地獄,或轉生投胎,聽從閻王爺根據死者生前的表現發落,於是豐都成了人們想象中亡魂所趨的鬼蜮。雖然老百姓們並不一定都清楚道教所說的陰間冥府,但生死兩界,陰陽有別,人死了鬼魂要到另一個世界是不少人們共同認可的。對於活著的人來說,那個未知的陌生世界是遙遠、幽冥、神秘莫測的。於是人們按照現實生活經驗,為去那遙遠陰間的親人準備“盤纏”和“交通工具”,便成了順理成章的事,這便是“出殯送盤纏”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