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瑟夫·李斯特

約瑟夫·李斯特

約瑟夫·李斯特(Joseph Lister,1827~1912)第一代李斯特男爵,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外科醫師,外科消毒法的創始人及推廣者。在他那個年代,醫學界普遍缺乏消毒意識,使得當時外科手術的成功率不高,無法得到普遍實行。

李斯特經過觀察發現,皮膚完好的骨折病人一般不易發生感染,便提出設想,即感染是因為外部因素造成的。 1864年4月7日,巴斯德發現微生物的存在,為李斯特的設想提供了理論上的依據。1865年,當時他在格拉斯哥大學擔任外科醫學教授,首先提出缺乏消毒是手術后發生感染的主要原因。1867年他發表論文公布了這一成果,不到10年就使手術后死亡率從45 %降到 15 %。挽救了億萬人的生命。1877年被聘為倫敦國王學院外科學教授,1895~1900年任英國皇家學會會長。1893年李斯特被封為男爵,在英國醫生中獲此殊榮的是首例。1912年逝於倫敦。

人物經歷


英國1965年發行倡導無菌外科100周年郵票
英國1965年發行倡導無菌外科100周年郵票
約瑟夫·李斯特於1827年4月5日生於英國尤普頓。其父為皇家學會會員,業餘光學家。早在念小學時,他就立下了一個偉大的志向——當一名醫生。1844年他進入倫敦大學學院,1847年獲文學士學位,1852年獲醫學碩士學位。1853年赴愛丁堡大學任外科教授J.賽姆的助手。1861年他成為格拉斯哥皇家醫院的外科醫生,一直幹了八年。也就是在這個時期他發明了外科防腐技術。在格拉斯哥皇家醫院,李斯特主持新外區病房工作。他深為這裡出現的術后高死亡率而感到驚恐不安。嚴重的感染如壞疽等是一種常見的術后併發症。李斯特儘力使病房保持十分清潔,但是這並不能足以避免高死亡率的發生。許多醫生堅持認為醫院周圍的“瘴氣”(有毒蒸汽)是引起這些感染的原因,但是這一解釋並不能使李斯特感到滿意。
隨後在1865年,李斯特讀到了法國生物學路易·巴斯德的一篇論文,豁然開朗,認識了疾病細菌學說。這給李斯特提供了關鍵的思想。如果感染是由細菌造成的,那麼防止術后感染的最好辦法是在細菌進入暴露的傷口之前就將其消滅。李斯特用石炭酸做滅菌劑,建立了一套新的滅菌法。他不僅在每項手術前認真洗手,而且還確保要使用的器皿和敷料都做徹底的衛生處理。實際上他在一個時期里甚至向手術室空中噴灑石炭酸,結果術后死亡率有了戲劇性的下降。從1861年到1865年期間,男性急診病房中的術后死亡率為45 %,到1889年減少到 15 %。
李斯特第一篇傑出的滅菌學論文發表於1867年。他的觀點並未即刻被人們所接受。1869年他被任命為愛丁堡大學臨床外科學教授。在任職七年期間,他名揚四海。1875年他到法國觀光,宣講他的思想方法,翌年他在美國做了一次類似的旅行;但是尚未能說服大多數聽眾。
1877年李斯特被任命為倫敦皇家學院臨床外科教授,一任就是十五年之久。他在倫敦做的滅菌外科演示實驗,引起了醫學界的濃厚興趣,接受他的思想的人在不斷增多。到李斯特享盡天年之時,他的滅菌原理在醫學界被普遍接受。
李斯特由於其開拓性的貢獻而得到了許多榮譽。他就任皇家學會主席達五年之久,是維多利亞女王的私人外科醫生。李斯特結過婚,但無子女。1912年2月10日在英國的瓦爾摩,他正準備歡度八十五大壽,不幸溘然長逝。

人物評價


李斯特的發現使外科學領域發生了徹底的革命,拯救了千百萬人的生命。今天不僅死於術后感染的患者極為少見,而且也救活了許多這樣的人:如果感染的危險還象前一個世紀一樣大的話,他們是不會願意接受手術治療的。而且現在的外科能夠做那些早先認為感染危險如此之大以致被列入禁區的複雜手術。例如,一個世紀前,開胸手術一般不予以考慮。雖然現今的無菌外科技術和李斯特的滅菌方法有所不同,但是前者與後者所涉及的思想基本相同,是李斯特原理的擴展。
人們可能會認為李斯特的思想顯然是巴斯德思想的必然產物,因而不應該把任何重大功勞歸於李斯特。然而儘管巴斯德寫出了論著,卻仍然需要某人來發明和推廣滅菌技術。把李斯特和巴斯德都列入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並不等於把同一發明照樣敘述兩遍。疾病細菌學說的應用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若把這一成就按勞分配的話,巴斯德、列文虎克、亞歷山大·弗萊明和李斯特都完全有資格在本冊中佔有一席之位。
人們還可能反對把李斯特的名次在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排得這麼高。幾乎在李斯特做出成就之前25年,工作在維也納總院的匈牙利醫生伊格納茲·塞梅耳維斯就一清二楚地表明了滅菌法在產科和外科中的優越性。雖然塞梅耳維斯當上了教授,寫了本優秀論著來闡述他的思想,但是他大體上被忽略了。實際上是約瑟夫·李斯特的論文、演講和演示實驗使整個醫學界認識到了在醫療中使用滅菌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