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州戰役
解放戰爭時期戰役
1948年初,當周村濰縣戰役后,華東人民解放后山東兵團繼基本控制膠濟路,切斷濟南與青島間聯繫后,為切斷津浦線徐州與濟南段的聯繫,以徹底孤立津浦線重要據點濟南的敵人,由北向南逐步殲滅泰安、曲阜、鄒城、大汶口等各點守敵,孤立濟南。以早日徹底解決山東問題。這就是兗州戰役,又稱津浦路中段戰役
英文: Yanzhou Campaign
解放戰爭時期,華東人民解放軍山東兵團在山東省兗州及其附近地區對國民黨軍進行的攻城打援戰役。又稱津浦路中段戰役。
1948年夏,駐山東省國民黨軍由於連遭失敗,被迫退守濟南、青島等城市,以一部兵力守備津浦鐵路(濟南—徐州)中段各要點,支撐山東殘局。中共中央軍委指示山東兵團出擊津浦鐵路中段,由北向南逐步殲滅泰安至臨城(今薛城)各點守敵,進逼徐州,以孤立濟南,從戰略上徹底解決山東問題。並促進中原地區形勢的好轉。據此,山東兵團司令員許世友、政委譚震林針對國民黨軍第2“綏靖”區與第10“綏靖”區結合部兵力薄弱的弱點,決心以一部兵力配合地方武裝監視濟南、青島等地國民黨軍,以主力首先攻佔泰安及其南北地區,開闢戰場,切斷濟南和兗州的聯繫,爾後圍攻兗州,吸引徐州國民黨軍北援予以殲滅。徹底控制津浦路徐州至濟南段,為解放濟南做最後的鋪墊。照許世友的話說,就是繼“橫掃膠濟路700里”后,再“橫掃津浦線700里”。
5月29日晚,山東兵團各部隊對津浦鐵路中段各要點發起攻勢。泰安國民黨守軍整編第84師第l55旅棄城北逃。至6月20日,山東兵團各部乘勝向泰安南北擴張戰果,先後攻佔泰安、大汶口、曲阜和鄒縣等地。第7縱隊、魯中軍區部隊包圍兗州,至25日掃清外圍並攻佔四關。國民黨軍陸軍總部徐州司令部為解兗州之圍,令整編第25師由徐州沿津浦鐵路北援,該師先頭部隊於28日進抵滕縣以北界河地區。山東兵團當即調第9、第13縱隊由濟南附近南移打援;令第7縱隊視機撤圍兗州,準備協同第9、第13縱隊打援。國民黨軍統帥部發覺山東兵團主力南移,且被華東野戰軍西線兵團圍困在豫東睢縣、杞縣地區的區壽年兵團求援甚急,遂將整編第25師車運商丘增援。山東兵團鑒於兗州國民黨軍處境孤立,乃決心攻取兗州。
兗州為津浦鐵路中段戰略要點。控制該城,南可威脅徐州,北可攻擊濟南。該城城郭堅崮,築有半永久性防禦工事,城西開闊,東依泗河,駐有國民黨軍第10“綏靖”區司令部、整編第12師及保安團隊共11個團2.8萬餘人。山東兵團集中主力及地方武裝共45個團的兵力實施攻城打援。以第7縱隊井指揮第13縱隊及魯中軍區部隊擔任攻城;以第9縱隊集結於兗州以北,以魯南軍區部隊位於兗州以南準備阻擊濟南和徐州援軍;以渤海縱隊位於濟南以東牽制濟南國民黨軍。
7月1日,山東兵團再次包圍兗州,第7、第13縱隊擔任主攻,由西向東,以老西門、新西門為重點,並肩實施突擊;魯中軍區部隊和第13縱隊一部位於城東北及城東擔任助攻。攻城部隊採取穩紮穩打的戰法,先以一部兵力掃清外圍。至7日,肅清了兩關守軍,並開始近迫作業。12日17時發起總攻,先以各種火炮進行火力準備,壓制守軍火力,摧毀老西門、新西門城牆及縱深工事;山炮抵近射擊,打開突破口;步兵在炮火掩護下實施連續爆破,連續突擊。至20時30分多路突破城垣,爾後多次擊退守軍反撲,迅速向縱深發展。守軍見大勢已去,倉皇向東突圍。經1晝夜激戰,山東兵團於13日18時攻克兗州,將城內守軍及突圍的部隊全部殲滅,俘整編第12軍軍長兼整編第12師師長霍守義。
當兗州再度破圍時,濟南國民黨軍整編第84、第2師於7月1日南援,但懼怕被殲,行動遲緩。當其先頭部隊13日渡過渡河進至太平鎮地區時,得悉兗州已失,星夜北逃。至18日,第9縱隊追殲其後尾整編第84師第161旅等部約萬人。
此役,共殲國民黨軍3.7萬餘人,收復和攻克泰安、曲阜、鄒縣、兗州、濟寧等城鎮12座,有力地策應了西線兵團在豫東作戰,使魯中南、魯西解放區連成一片,進一步孤立了濟南國民黨軍,有力地策應了西線兵團在豫東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