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靖
綏靖
綏靖(suí jìng),綏,本義是藉以登車的繩索,引申為安定、安撫。靖,安定之意。即以安撫(綏)的手段使局勢安定(靖),又稱為姑息主義。“慰撫”之意。中華民國政府在中國大陸時期曾設立過多個“綏靖公署”,意圖維護地區局勢。綏靖有保持地方平靜;安撫平定;過去反動政府不顧事理道義,使人民屈從於暴力和強權之下以求安定的意思。
現多用於形容政策性的手段,是一種通過在某些可能導致戰爭的事務上作出讓步來討好某個咄咄逼人的競爭對手的外交政策。一般用於貶義。
綏靖一詞中國古已有之,最初是安撫、保持地方平靜的意思。張伯倫的綏靖政策最初不是貶義的,這樣翻譯是一般的意譯。只是最終的效果證明了綏靖的失敗,後來才引申為為求苟安而去做一些違反理性與原則的行為,甚至這種行為里還有一種非理性的縱容。綏:安定、安撫。《詩·恆》:“綏萬邦。”“綏靖”一詞,來源於《三國志·吳志·陸遜傳》:“君其茂昭明德,修乃懿績,敬服王命,綏靖四方.”《三國志·薛綜傳》:“綏邊撫裔。”靖:安定。《書·無逸》:“嘉靖殷邦。”
綏靖政策
綏靖政策(policy of appeasement)也稱姑息政策。一種對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縱容,退讓屈服,以犧牲別國為代價,同侵略者勾結和妥協的政策。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各國人民革命的興起及社會主義蘇聯的出現,引起帝國主義的恐懼和仇視。它們在爭奪世界霸權的鬥爭中,既想削弱和擊敗競爭對手,又要反對社會主義,鎮壓人民革命。
九·一八事變
1935年8月通過的美國中立法,在1939年11月作了修改之後是綏靖政策的變種。它的目的在於隔岸觀火,從中漁利。
1936年3月,由於英法按兵不動,德國不發一槍一彈,佔領萊茵非武裝區。8月德意武裝干涉西班牙內戰,英法則推行不干涉政策,實際上是縱容德意干涉者,結果,西班牙共和國被顛覆,德國借西班牙戰場完成了軍事實驗。1938年3月,英法聽任德國吞併奧地利,10月夥同德意把慕尼黑協定強加給捷克斯洛伐克,讓德國佔領了蘇台德地區。慕尼黑陰謀是綏靖政策最醜惡的表現。希特勒得寸進尺,1939年3月,德國佔領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英法被迫對德宣戰,綏靖政策走向破產。
縱觀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國際政治氛圍,尤其是英國社會背景,綏靖政策的推行並非偶然,它是多種因素的總和。
1、經濟衰敗的後作用 經濟是一個國家的生命,經濟決定政治;衰敗的經濟無疑是推行綏靖政策的歷史動因之一。
2、反戰求和的社會思潮“反戰求和”的社會思潮是統治階級推行綏靖主義的溫床,更是推行綏靖政策的幌子!
3、特定的政治安排 統治階級的政治安排是對外策略中不可或缺的因素。面對當時的國際社會背景,當局的政治安排也別有用心。
正是因為經濟實力的不濟和社會思潮的涌動及當局統治者的諸多考慮,推行“綏靖政策”成為歷史的必然。當然,國際環境作為一種不可忽視的“外部因素”也起了極其關鍵的作用,尤其是法西斯德國的迅速崛起和咄咄逼人的態勢,使國人深感力不從心,不得不妥協避讓。然而,也正是這多種因素的重合,歷史才走向了“綏靖”的起點。
歷史證明,“綏靖政策”不僅沒有避免二戰的爆發,反而助長了法西斯侵略氣焰,使英國乃至世界人民深受災難。“綏靖政策”對當今國際政治外交尤其是中國仍有深刻啟示。
1、富國強兵,提高綜合國力
2、友好政治,維護國際穩定
3、靈活外交,促進世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