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什斯為藏族部落名稱。賽什斯鎮位於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西南部,東南毗鄰永登縣,西南以大通河為界與青海省互助縣相望,西接炭山嶺鎮,東北依石門鎮,面積405.44平方千米。
賽什斯鎮
賽什斯鎮位於天祝藏族自治縣西南部。東南連永登縣,西南以大通河為界與青海省互助縣相望,西炭山嶺鎮,東北依石門鄉,面積407平方千米。鎮人民政府駐古城村,距縣城63千米。轄野狐川、拉干、麻渣塘、上古城、下古城、先明峽、大灘、克岔、陽窪、土城、東大寺11個村民委員會,6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260戶、13968人,其中少數民族2394人,佔總人口的17.1%
境內山高谷深,溝壑縱橫。地勢東北高西南低,主要大山有桌子山、棋子嶺、天馬嶺、吐魯坪、喜鵲嶺、三寶山等,主要河流有野狐川、克岔河;峽谷有先明峽、柳樹峽。
海拔在2040~3770米之間,年均氣溫2.6℃,年均降水量421毫米,屬乾旱二陰地區。
-
有耕地面積3.3萬畝,主要種植小麥、
青稞、油菜籽、洋芋等。2005年糧食總產量468.9萬千克,油籽65.2萬千克。草原面積28.74萬畝,主要飼養
絨山羊、綿羊、
氂牛、黃牛等牲畜。大小畜存欄2.97萬頭(只)。森林面積21.37萬畝,主要生長
雲杉、松、樺、楊等樹木,栽植花椒樹110畝。野生動物有狼、狐、
藍馬雞、
雪雞、麝等。野生中藥材有
冬蟲夏草、
秦艽、
羌活等。礦產資源有煤、磷、鐵、磁鐵、
赤鐵、
鈦鐵、磷等,食用植物有蘑菇、
鹿角菜等。
2005年工農業總產值5789.2萬元,人均純收入1422元。
鎮設初級中學1所,小學9所,村校1所,在校學生2032名,教職工142名。中心衛生院1所。有文化站、廣播站等縣有關部門下屬單位。
境內先明峽為“
天祝三峽”之一,峽內風景優美,建有“引大”
倒虹吸,居亞洲之首、世界第二。古迹有建於明代的東大寺、先明寺遺址,建於清代的古城寺、韓湘子廟、雷廟遺址、古城牆和野狐城遺址。
2006年,天祝縣賽什斯鎮黨委、政府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立足本鎮實際,確定了“項目帶動、工業拉動、農業推動、勞務促動、農民增收、和諧發展”的思路,根據壯大特色產業和“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的發展思路,制定了大力發展日光溫室,重點發展雙孢菇產業,全力打造“雙孢菇鎮”的目標。他們確定野狐川村、陽窪村、克岔村等以日光溫室為主種植雙孢菇的示範點,大力發展雙孢菇產業。
2007年通過全鎮幹部和縣科技局技術人員的不懈努力,全鎮新建日光溫室130座,新建雙孢菇日光大棚218座,雙孢菇收入達155萬元,全鎮人均增收111元,僅克岔村春季新建大棚67座,收入42萬元,人均增收218元。全鎮秋末冬初又有260座雙孢菇溫棚打築牆體,只待來春扣棚定植。農民建棚的積極性高漲,全鎮有815戶農民踴躍報名建棚,都希望能給予安排和支持。
為了雙孢菇能在第一時間售出去並且有一個好的價格,鎮政府通過多方聯繫,和深圳綠色食品有限公司等2家購銷商簽訂了訂單合同,鎮政府出資3萬元購置了一台能儲存3噸保鮮冷藏櫃,解決了群眾的後顧之憂,增強了群眾種植雙孢菇的積極性。
賽什斯鎮
在雙孢菇日光大棚建設中,賽什斯鎮制定“三四五“的工作措施,即解決三個矛盾:重點解決建設用地、建設用水、建設用電矛盾;採取四項措施:任務分解到村、責任落實到人、統一規劃到棚、資金落實到位;做到五個到戶:政策宣傳到戶、發動動員到戶、幫扶助貧到戶、科技服務到戶、物資調運到戶。通過全面落實“三四五”的工作措施,全面完成了建設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