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桓村

西桓村

西桓村隸屬於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花官鄉,位於花官鄉政府駐地東南4.7公里,東經118゜27’北緯37゜09’,柏寢台以西,小清河之陽。截至2006年,該村有168戶,613口人,耕地面積730畝,經濟總收入6,748,290元。

村莊概況


2006年人均純收入3570元。有黨員16人,團員25人。

村史簡介


明洪武四年(1371年),張姓由直隸(今河北省)棗強縣遷來,立村於大桓台西側,取名小桓台。明正德元年(1506年),李進自該縣張郭社遷來並居,村名聶西李。《廣饒縣誌》記載:清嘉慶25年,屬端智鄉端二保的村有“聶西李”。1937年後稱小桓台,1941年更名為西桓台。
1946年2月,繆懷祥介紹秦傳宣加入中國共產黨,是年建立黨小組,隸屬大桓黨支部。1958年8月,建立村黨支部,宋書同任書記。

經濟概況


截至2006年,該村總耕地面積800畝,其中,園地20畝,林地50畝,牧草地20畝。
該村主導產業是種植業,以種植大蒜和玉米為主。2006年,實現人均純收入5000元。

村容村貌


西桓村地理位置
西桓村地理位置
該鄉以市級小康文明村創建為契機,對村莊房屋、街道 進行了整體規劃。該村有東西大街2條,南北衚衕8條。大力實施硬化、綠化工程,村內所有街巷都已完成硬化。同時,大力推行“一池三改”工程,庭院環境得到美化。2006年,該村被評為“市級小康文明村”。

精神文明建設


該村文體娛樂基礎設施配套齊全,建有文化大院、活動場所、圖書閱覽室。活動場所安裝有籃球、網球、象棋等健身器材,供村民農閑時節休閑娛樂。該村活躍著一支文藝宣傳隊,遇有重大節日時,在全鄉各村巡迴演出,受到群眾的喜愛。

主要榮譽


2003年4月,被東營市人事局、東營市計劃生育委員會授予“新時期育齡群眾之家”榮譽稱號。
2004年6月,被廣饒縣委、縣府授予“五好黨支部”榮譽稱號。
2005年2月,被中共廣饒縣組織部、廣饒縣人民政府授予“縣級小康文明村”榮譽稱號。
2005年3月,被廣饒縣婦聯授予“三八紅旗集體”榮譽稱號。
2005年3月,被廣饒縣人民政府、人民武裝部授予“民兵預備役工作先進民兵連”榮譽稱號。
2006年1月,被廣饒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授予“平安廣饒建設先進村”榮譽稱號。
2006年3月,被廣饒縣婦聯授予“凈化居室、美化庭院活動示範村”榮譽稱號。
2006年,被東營市授予“市級小康文明村”榮譽稱號。

西桓村人物


宋慶忠 西桓台村人,1964年9月出生。大專文化,198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3年10月入伍,同年11月任海南軍區通信營戰士;1984年3月任海南軍區汽車教導隊駕駛員;1984年10月,在海南軍區司令部作訓處工作;1992年11月任鴻達房地產公司牧業管理公司經理等職;1996年10月從海南軍區轉業到海南省接待辦公室迎賓車隊任副隊長。1988年在海南軍區榮立三等功一次。

政務公開


為加強對村級幹部的監督,規範村級行為,接受廣大黨員群眾的監督,制定該制度:
(一)凡戶口在村的村民,有權對村幹部行為和村務管理進行監督,有權參加村民會議討論決定村務重大問題的權利。
(二)公開內容:村“兩委”任期目標及完成情況、重大決策事項、村“兩委”民主評議情況、財務狀況、重點工程項目、公益事業一事一議情況、民心工程、計劃生育、宅基地審批、新農村建設情況、支農惠農政策等群眾關心的熱點、重點問題及辦理情況和與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其他內容。
(三)公開形式。除利用公開欄進行公開外,還採取廣播、群眾會、“明白紙”等形式,對黨務、政務、村務進行公開。
(四)公開時限。按照公開內容的性質,把公開的內容分為長期公開、定期公開和即時公開三種公開時限。對於規章制度、村規民約等長期性的內容,採取制度上牆的方式進行長期公開;對於動態性、階段性和常規性的工作,利用公開欄進行適時公開;對於臨時性的工作,採取張貼公告形式進行即時公開。
(五)公開程序。對於一般性的公開內容,由村“兩委”提出公開的具體方案,報鄉黨委審核批准後進行公開;對於特殊性的公開內容,由有關會議審議通過後,按一般性的公開程序進行公開;對於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項,先進行預公開或公示,在徵求意見后,再將最後結果按照一般性的公開程序進行公開。
(六)反饋機制。設立“意見箱”,公開舉報電話,方便群眾提出問題和意見、建議。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和意見、建議,及時調查處理,並將結果以適當的形式進行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