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村

河南省湯陰縣宜溝鎮長沙村

湯陰縣宜溝鎮長沙村,位於湯陰縣城南十公里,東與京深鐵路、107國道相鄰,南與國家級開發區鶴壁開發區接壤,南水北調工程從村西頭、北頭穿過。

湯陰縣宜溝鎮長沙村處於“湯鶴一體化”湯南新城中心區位。長沙村是宜溝鎮第二大行政村,全村人口3000多人,主要姓氏:於、王、張、孟、李、趙、鄭、董,主要農產品:小麥、玉米、黃豆、花生、紅薯等。

湯陰縣宜溝鎮長沙村名片


村名:湯陰縣宜溝鎮長沙村 英文名稱:ShangYinXian appropriate ditch town changsha village
地址:湯陰縣宜溝鎮西北3公里(107國道三里屯大橋西1華里)
黨組織機構:中共湯陰縣宜溝鎮長沙村黨支部 支部書記:趙文俊
群眾組織機構:湯陰縣宜溝鎮長沙村民委員會
教育機構:湯陰縣宜溝鎮第四中學 長沙村小學
金融機構:湯陰縣宜溝鎮信用社長沙信用站
商業機構:湯陰縣宜溝供銷社長沙站
糧食機構:湯陰縣宜溝糧管所長沙站
衛生機構:湯陰縣宜溝衛生院長沙衛生所
郵政編碼:456174

長沙村發現的明朝墓葬


在長沙村發現的明朝長沙墓地位於安陽市湯陰縣宜溝鎮長沙村西北,共發掘清理古代墓葬128座。其中土坑墓65座,磚室墓39座,石室墓24座。帶墓道的大型墓12座,保存完整的有3座,編號M75、M76、M115,其它9座大墓均在20世紀70年代平整土地時被毀壞,西部部分小墓也遭到了破壞。
土坑豎穴墓發掘65座,單人葬47座,雙人葬18座。磚室墓發掘39座,均為石板蓋頂,其中單室葬20座。雙室 葬17座,三室葬2座,該墓頂有半數被毀。石室墓24座,單人葬12座,雙人合葬11座,4人合葬1座,雙人葬僅有6座保存完好。其它多數被破壞。
據M75出土墓誌記載,長沙于姓是隨著明趙簡王南遷而開始聚住在此地的。墓主名於大賢,其父於安,其祖父於全,曾祖父於景。於大賢生於弘治十六年(1486年),是於安第三子,娶妻程氏,卒於嘉靖三十五年(1512年)八月二十日,壽六十三歲。妻程氏死於萬曆六年(1579年)十一月十三日,合葬於此。M115,門眉左側落款為“萬曆陸年拾壹月貳拾伍日,於希堯、於希禮、開希舜”。萬曆陸年即1579年。時間與M75埋葬時間相同。
根據M75出土的墓誌和M115門額紀年的記載,該墓地為明代于姓隨趙簡王南遷而進住長沙村,死後埋葬於村西北地。M75、M115均為明萬曆六年建瑩而葬。墓地應為明未清初,上下延續時間在120年左右。
(編稿:於金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