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世楞

謝世楞

謝世楞(1935年5月20日—2018年11月7日),出生於上海市,原籍寧波慈溪,港口和海岸工程專家,中國工程設計大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交第一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高級技術顧問,高級工程師。 1956年謝世楞從大連工學院畢業後分配到北京交通部水運設計院工作;1958年調到天津交通部第一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工作;1979年到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海岸工程研究室深造;1981年回國後繼續在交通部第一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工作;198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9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00年被聘為天津大學教授;2018年11月7日謝世楞在天津逝世,享年83歲。謝世楞長期從事港口海岸工程的研究設計。

人物生平


謝世楞
謝世楞
1935年5月20日,謝世楞出生於上海市,原籍寧波慈溪。年輕時喜愛繪畫,一直想報考建築系。可一個偶然機會,他的中學老師說起港口建設的重要與當時人才的匱乏,謝世楞在高考時便毫不猶豫地填報了港口和航道專業。
1952年9月至1953年1月,謝世楞就讀於上海航務學院(1959年組建為上海海運學院,2004年更名為上海海事大學)港口工程系。
1953年2月至1953年8月,謝世楞就讀於大連海運學院(1994更名為大連海事大學)港口工程系。
1953年9月至1956年8月,謝世楞就讀於大連工學院(1988年更名為大連理工大學)水利工程系水道和港口專業。
1956年9月,謝世楞大學畢業後分配到北京交通部水運設計院工作。
1958年8月,由於設計院機構調整,謝世楞調到天津交通部第一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工作,他相繼參與了秦皇島港8號、9號泊位沉箱碼頭和防波堤的新建工程,天津新港南、北防波堤整治工程,青島港的防波堤工程以及天津新港大沽燈塔的設計工作等。
1978年2月至1979年11月,謝世楞擔任交通部第一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設計室主任。
1979年11月,謝世楞報考了教育部選派到國外進修的留學生,成為當年港口工程專業赴國外進修的三名人員之一。他主動要求到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海岸工程研究室深造,師從海岸學專家拜克爾教授。
1981年11月,謝世楞提交了論文《直立式防波堤前的沖刷形態及其對防波堤整體穩定的影響》,對有關的計算理論提出了突破性的觀點。論文發表后,成果被日本、澳大利亞、美國和歐盟等有關文獻多次引用,所提出的直立堤前沖刷公式,被稱為“謝氏理論”和“謝氏公式”,之後還被納入當時的交通部防波堤規範,並收入美國《海岸工程手冊》 。
1983年9月,謝世楞加入中國共產黨。
1999年,謝世楞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0年,謝世楞被聘為天津大學教授,擔任港口海岸工程學科的學術帶頭人。
2018年11月7日6時52分,謝世楞因病醫治無效,在天津逝世,享年83歲。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1988年,受美國《土木工程實踐》設計手冊主編的邀請,謝世楞為該手冊編寫了“波浪對建築物的作用”一章,在該書中也包含了他的直立堤前沖刷公式的成果。直到現在,這個理論和公式仍是有關國家研究機構從事該項實驗研究的一項依據。在一次深水防波堤國際會議上,德國專家說,“謝世楞先生是世界上同時用規則波和不規則波完成動床模型研究直立式防波堤前沖刷問題的第一人。”
1981年回國后,中國港口正處於大發展階段,當時外貿海運量猛增,港口出現了接連不斷的嚴重堵塞局面,而且一次比一次嚴重。為加快中國港口建設步伐,他夜以繼日地研究世界先進的港口設計成果,結合中國港口和海岸的特點,撰寫出70多篇學術論文,對中國港口設計和海岸工程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謝世楞從事海岸和港口動力及海岸工程設計工作40年來,完成設計100多項,其中有國家重點及大中型項目40多項,業績卓著。在水工建築特別在深水防波堤方面有在國內外領先的獨創成果;在海港水文特別是波浪和泥沙理論方面造詣很深,奠定了中國海岸動力設計條件的理論基礎,曾在國內外發表論50餘篇,有科學性、創造性和實用價值,有些是海岸工程界的重要著作。所創造的直立提前沖刷公式,多次在國際會議和刊物上被推薦使用,被稱為“謝氏理論和公式”。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望和較大的影響,曾被多種傳記中心列入世界名人錄。他主持的設計與科研項目中,獲得國家優秀設計金、銀質獎和國家質量銀獎3項,國家科技進步二、三等獎3項,交通部優秀設計一等獎2項,交通部科技進步獎2項,聯合國發明創新科技之星獎1項,並有1項發明由中國專利局授予了發明專利。
主持編寫了《交通部海港水文》和《防波堤設計施工》兩本規範。他創造性地提出了直立堤前沖刷計算公式,被稱為謝氏理論和公式,納入交通部防波堤規範,並且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望和較大的影響,曾被多種傳記中心列入世界名人錄。多年來,他主持完成設計、科研項目100多項,其中國家重點及大中型項目40多項,業績卓著。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三等獎3項,交通部優秀設計一等獎2項,交通部科技進步獎2項,聯合國發明創新科技之星獎1項,並有1項發明由中國專利局授予了發明專利。在水工建築,特別在深水防波堤方面,有國內外領先的獨創成果;在海港水文,特別是波浪和泥沙理論方面造詣很深,奠定了中國海岸動力設計條件的理論基礎。
1998年-1999年提出了淹沒情況下半圓型防波堤上的波浪計算公式,已在長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中被採用,具有良好的效果。他所著述和創立的直立式防波堤前沖刷的理論及公式,被國際上有關專家稱為“謝氏理論和公式”,並被日本、美國、澳大利亞和歐洲的有關科技文獻多次引用。
• 科研成果獎勵
謝世楞主持的設計與科研項目,曾獲得中國國家優秀設計金獎、銀獎和國家質量銀獎共計3項。曾獲中國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共有3項。獲得中國交通部優秀設計一等獎有3項,交通部科技進步獎2項。曾獲得聯合國發明創新科技之星獎。有3項發明被中國專利局授予了發明專利。
1985年港口工程技術規範——《海港水文》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1990年石臼港10萬噸級開敞式煤碼頭設計社會團體
1994年煙台港西崗池一期散化肥碼頭工程設計社會團體
1996年防波堤工程,海港工程第四章海洋出版社
2002年波浪與海工建築物的相互作用海洋出版社
2004年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一期工程設計社會團體
2004年04月至-中交第一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
2006年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二期工程設計社會團體
2007年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成套技術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人才培養

謝世楞不圖名利,與青年工程師合作撰寫的論文,署名時經常把青年人的名字擺在前面。培養了一批優秀的碩士、博士生,為天津大學港口海岸工程和工程力學學科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榮譽表彰

1986年被批准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
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1994年獲中國工程設計大師稱號
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天津市授銜專家

社會任職


交通部技術顧問,交通部專家委員會委員。天津市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天津大學海港系兼職教授。中國海洋工程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水運工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際水利研究學會海洋水力學委員會委員。大連理工大學雙聘院士

個人生活


謝世楞曾被查出患有淋巴腫瘤,在治療過程中,他依然堅持科研工作,他對前來看望的中交一航院有限公司領導說:“多年來,單位和國家乃至我的親人為我付出了太多的關愛,給我創造了許多學習鍛煉的機會,我惟有不停地工作,才能心安。”

人物評價


謝世楞具有豐富的工程實踐經驗和高深的理論水平,其設計構思大膽創新,成績卓著。他曾在國內外發表論著50餘篇,有極高的科學性、創造性和使用價值,其中有些是海岸工程界的重要著作,在海岸工程技術領域具有很高的權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