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草,拼音是chái cǎo,指用作燃料的樹枝、小木和雜草等。亦指莊稼的莖、葉。
古代生活必需用品,位於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首位。出自《水滸傳》。
chái cǎo ㄔㄞˊ ㄘㄠˇ
![形形色色的柴草](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2/5/m25d858208d1e00682b941613a4c5ae6c.jpg)
形形色色的柴草
做柴用的草、木;柴禾
柴草
《水滸傳》第一一八回:“見兩堆柴草,時遷便摸在裡面,取出火刀火石,發出火種。”《紅樓夢》第三九回:“只聽外頭柴草響,我想著必定有人偷柴草來了。”
《太平廣記》卷四二三引宋
孫光憲《北夢瑣言·燒龍》:「唐天復中,澧州葉源村民鄧氏子燒畲,柴草積於天井。」
:約1.7X10∧7J/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