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不辱

成語

知足不辱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讀作zhī zú bù rǔ,出自《道德經》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漢書·疏廣傳》:“吾聞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指侯王懂得滿足才不會受到屈辱。

在句子中作謂語、賓語;表示不要有貪心。

釋義


知道滿足就不會受到羞辱。表示不要有貪心。

出處


《老子》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漢書·疏廣傳》:“吾聞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典故


謂人知道滿足,就不會因需求過度而受辱。《老子》四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晉書.涼武昭王李玄盛后尹氏傳》:“知足不辱,道家明誡也。”《警世通言》卷三一:“常言道:‘知足不辱。’官人宜急流勇退,為山林娛老之計。”亦作“知止不辱”。《元史.察罕傳》:“〔察罕〕嘗以病請告,暨還朝,帝御萬歲山圓殿……顧李孟曰:‘知止不辱,今見其人。’”
《漢書·疏廣傳》:“吾聞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晉書.卷九六.列女傳.涼武昭王李玄盛后尹氏傳》:今國雖小,足以為政,知足不辱,道家明誡也。
明·趙弼《兩教辨》: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仁,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馮夢龍《醒世恆言.卷二.三孝廉讓產立高名》:“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既無出類拔萃之才,宜急流勇退,以避賢路。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三十一:常言:“知足不辱。”官人宜急流勇退,為山林娛老之計。
清·趙翼書懷》詩:“敢援老氏戒,謂知足不辱。”

近反義詞


近義詞

知止不辱

反義詞

得隴望蜀、得寸進尺

用法搭配


運用

作謂語、賓語;表示不要有貪心

例句

常言所說“知足不辱”包含了頗深的人生哲理,它告誡人們不能有非分的貪心,貪心容易招來禍患。

譯文


名望和生命誰更值得親近呢?生命與財貨誰更值得讚美呢?得到與失去誰給值得擔憂呢?過分愛惜名聲就要付出很大耗費,過多貯藏財物一旦損失也必然巨大。所以,懂得滿足就不會受到屈辱,懂得適可而止就不會遇到危險,這樣才可以長久的平安。

道家哲學


據統計,在《老子》中,“知足”凡4見,分佈於3章中。
第二十二章:“知足者富。”其前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其後是“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老子這單所說的“富”,含物質和精神兩方面。是否“富”,既有客觀標準,又有卞觀感受,而目一者都有相對性。在這種意義上說,如果自己不知足,永遠也不會感到富,所以“知足者富”是有一定道理的。老子這樣說,是否要人們不求進取呢?如果情況果真如此,他為什麼還稱許“知人者”、“自知者”、“勝人者”、“自勝者”、“強行者”、“不失其所者”和“死而不亡者”呢?就拿“死而不亡者”來說,什麼樣的人才夠格呢?老子說的“死而不亡者”是指那些能為歷史留下高尚道德、傑出功勛或曠世思想學說等,從而能長久活在後人心中的人,亦即名垂青史的人。要做一個這樣的人談何容易!只能終生彈精竭慮,奮鬥不止永遠不“知足”,方有可能實現。所以,老子這單說的“知足”絕不是滿足現狀、不求進取的意思。
第四十四章:“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此文的前一句是“甚愛必大費,厚藏必多亡。”什麼樣的人“甚愛”即愛則如命呢?什麼樣的人才能“厚藏”即囤積則物呢?只能是帝王將相、貪官污吏、奴隸主、新興地主等。這些人敲骨吸髓、橫徵暴斂,到頭來必然逼得人民挺而走險。他們的下場不僅將受“辱”,甚至會人頭落地。所以,老子在此勸誡他們:“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第四十六章:“罪莫大於甚欲,咎莫潛於欲得,禍莫大於不知足。故知足之為足,常足矣,”這裡出現了兩個“知足”。本章共分兩段,其上段為“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兩段連起來看,其下段當是對侵伐戰爭原因的揭示,主要是因為“無道”的侯土等統治者“甚欲,和“不知足”。所以,這單說的“故知足之為足,常足矣”,是用以勸誡侯王等統治者的。
從以上兩章來看,老子要他們“知足”的是統治者和剝削者,而不是廣大勞動人民。相反,老子對當時遭受殘酷剝削和壓迫、饑寒交迫的人民大眾寄予極大的同情,並反映了他們的呼聲、願望和要求。在第二章,他要求統治者對勞動人民要“實其腹”、“強其骨”;在第七十一章,他要求統治者對人民“無種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在第八十章,他把“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作為治國的理想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