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址鎔
李址鎔
李址鎔(朝鮮語:이지용,1870年—1928年),朝鮮王朝後期王族、大臣,興宣大院君李昰應之兄興寅君李最應的養孫。完永君李載兢養子,“乙巳五賊”之一。初名垠鎔,后因避英親王李垠名諱而改名址鎔,字景川,號響雲,本貫全州李氏(王族)。他是朝鮮世宗之子廣平大君李玙的17世孫,生父是李熙夏。
李址鎔(朝鮮語:이지용,1870年—1928年),朝鮮王朝後期王族、大臣,“乙巳五賊”之一。初名 垠鎔,后因避英親王李垠名諱而改名址鎔,字 景川,號 響雲,本貫全州李氏(王族)。他是朝鮮世宗之子廣平大君李玙的17世孫,生父是李熙夏。1870年(舊曆同治九年庚午)閏十月二十三日(陽曆12月15日)出生,乳名龍駒,1881年(高宗十八年)被過繼給無子而亡的興寅君李最應之子李載兢為後嗣。並依王室字輩改名垠鎔。他的養祖父興寅君是朝鮮國王李熙(朝鮮高宗)的伯父,因此他在過繼之後由王室的遠親成為近親,變成高宗的侄子,為他將來從政準備了優越的條件。
李址鎔
李址鎔很早就表現出親日傾向,是所謂的“韓日同盟論者”,而他任署理外部大臣時期,日本正處於與俄國開戰的前夕,希望韓國能站在日本一方。這與大韓帝國皇帝高宗李熙的中立外交路線相悖,不可能得到韓國的同意。於是日本轉而用所謂“運動費”大力收買李址鎔等人,使李址鎔同意與日本駐韓公使林權助締結“日韓密約”。但這一密約由於韓國政府在1904年1月21日以署理外部大臣李址鎔的名義發表“中立宣言”而宣告流產。1904年2月8日,日俄戰爭爆發,日軍於次日攻入漢城,控制韓國政府,並於2月13日與李址鎔重開談判。李址鎔不顧全國的反對,於1904年2月23日與日本公使林權助簽訂了《日韓議定書》,該議定書的簽訂不僅使韓國“中立宣言”破產,在日俄戰爭被強制拉入日本陣營,更是日本控制韓國、著手將其保護國化的開端。李址鎔也在《日韓議定書》公布后遭到韓國朝野的譴責,中樞院副議官李裕寅等人上疏彈劾李址鎔及其屬下具完喜,要求將他們處以死刑。3月3日夜,李址鎔家附近發生爆炸,此後日本警察十餘人守值於李址鎔家。3月26日作為報聘大使被支去日本。
此後李址鎔不但不容於韓國人民,與宮中的嚴貴妃(純獻皇貴妃)也產生矛盾,遭到排擠,一度斷絕仕途之念,而專心於賭博,據說一夜豪賭幾千元。由於他的親日,因此日本公使館極力推薦他出仕,他也在1905年5月出任內部大臣。在任期間,於1905年11月17日的御前會議上寫“可”字同意締結《乙巳條約》,使大韓帝國徹底淪為日本的保護國。在這次會議結束后,李址鎔自鳴得意,對人說:“吾今日為崔遲川(崔鳴吉,丙子胡亂時主和,保全了朝鮮王朝的國運)事業矣!”其後他與其他四名同意締約的大臣被韓國人罵為“乙巳五賊”。
李址鎔
1910年8月《日韓合併條約》簽訂后,李址鎔被日本政府封為伯爵,任朝鮮總督府中樞院顧問。1912年一度因賭博罪遭到懲罰,停止貴族的待遇。1928年6月28日去世。
李址鎔在當時被稱為“有貴公子之風”,為人放蕩,尤嗜賭博,“李址鎔為人貪鄙薄劣,位至宰輔,而猶以漁色賭博為事,故人稱雜技大臣”。唯一被稱讚賞的是他的相貌和氣質,說他“有清貴之風,眉清目秀,風豐瀟灑”。而特別是他主簽《日韓議定書》和贊成《乙巳條約》使他遭到韓國民眾的唾罵,被列入“乙巳五賊”。
到了現代,李址鎔作為親日派賣國賊而被選入2002年發表的親日派708人名單和2008年民族問題研究所發表的親日人名辭典收錄預定者名單中。韓國政府認定其為親日反民族行為者,將其列入2007年由大韓民國親日反民族行為真相糾明委員會發表的親日反民族行為195人名單中。同年11月22日,大韓民國親日反民族行為者財產調查委員會依據《親日反民族行為者財產歸屬特別法》,將李址鎔留下的財產全部沒收歸國家所有。
李址鎔夫妻(右立及右坐)與伊藤博文(中)
李址鎔之子李海忠先於李址鎔而在1923年去世,後由李址鎔的養孫李永柱承襲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