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麗街道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轄街道

西麗街道,隸屬於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位於南山區北部,東至西麗水庫、大沙河與桃源街道相連;西至原特區管理線與寶安區新安街道毗鄰,南以北環大道、南海街道為界分別與南頭、粵海街道相接,北與寶安區石岩街道和龍華區龍華街道以陽台山為界,總面積約46.43平方千米,人口287565人(2020年)。

清代,西麗地域為新安縣典史管屬地,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屬寶安縣沙河鄉。1983年10月17日設立西麗辦事處。1990年9月,屬南山區

截至2017年,西麗街道常住人口27.6萬人,其中戶籍人口6萬人。截至2020年6月,西麗街道下轄12個社區。

2007年,西麗街道實現工業總產值411.7億元,比上年增長17.6%;銷售總額377.26億元,增長17.6%;出口交貨額251.16億元,增長18.74%;年產值規模5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279個。

歷史沿革


清代,西麗地域為新安縣典史管屬地,有留仙洞、新圍村、西瀝村、下黃里、黃里西頭(客籍)黃里東頭、文岡村(今名文光)、茶岡村(今名茶光、三坑(客籍)、白芒村(客籍)。
民國時期,地域初屬寶安縣第一區上沙河鄉,后屬第一區沙河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屬第一區沙河鄉。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屬寶安縣沙河鄉。
1951年,屬第一區新圍鄉、珠光鄉(部分)。
1956年10月,屬南頭區沙河鄉。
19583月,屬南頭鄉。是年9月,屬超英公社南頭生產管理區。
1963年1月,屬南頭公社新圍大隊、白芒大隊、珠光大隊(部分)。
1975年8月,南頭公社分出石岩公社,屬南頭公社新圍大隊、珠光大隊(部分)和石岩公社白芒大隊。
1979年1月,屬深圳市南頭區南頭公社、龍華區石岩公社。
1981年1月,白芒大隊劃歸南頭公社。是年8月,屬羅湖區南頭公社。
1983年10月17日,設立西麗辦事處,隸深圳市南頭區。西麗辦事處自此建立。
1990年9月,南山區成立,西麗辦事處改稱西麗街道,隸南山區。
西麗街道圖片
西麗街道圖片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西麗街道位於深圳市西北部;東以大沙河為界與桃源街道相連,南以北環路、南海大道為界分別與粵海街道、南頭街道相連,西、北延伸到“二線關”外與寶安區接壤;區域面積46.43平方千米(其中西麗水庫面積2.78平方千米)。是南山區面積最大的街道。

地形地貌

西麗街道地勢北高南低,北部屬羊台山丘陵,中南部屬大沙河台地。轄區內有羊台山、西麗水庫。
西麗街道圖片
西麗街道圖片

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6月,西麗街道下轄12個社區,西麗街道辦事處駐留仙大道2015號。
社區
松坪山社區曙光社區西麗社區留仙社區
新圍社區麗城社區麗湖社區大勘社區
麻勘社區白芒社區牛成社區陽光社區
西麗街道圖片
西麗街道圖片

人口民族


截至2017年,西麗街道常住人口27.6萬人,其中戶籍人口6萬人。
2021年6月25日,南山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發布,西麗街道人口數為287565人。
西麗街道圖片
西麗街道圖片

經濟


西麗街道地域為農業耕作區,有耕地、魚塘、荔枝園、荒地等,因地處羊台山區,水源缺乏。
1959年10月開始修建西瀝水庫,西瀝、西瀝向西上王里、下王里等4個村成為庫區,西瀝水庫建成后,地域內約有耕地333公頃,其中新圍大隊227公頃、白芒大隊106公頃,一直以種植水稻、花生、甘蔗、荔枝四種農作物為主,屬田多勞少地區。
1978年,有耕地330多公頃,其中,新圍大隊總收入37.94萬元,皆為農業收入。
1980年,西麗地域成為深圳經濟特區一部分,西瀝水庫度假村、九龍海關培訓基地先後入駐,開始零星徵用耕地:外來勞務人員前來興辦或承包種養場,同時引進一些小企業。1983年10月成立西麗辦事處時,全辦(含桃源)農業收入為153.52萬元,工業收入僅268萬元。1984年,辦事處根據西麗山地多的實際,提出“靠山吃山、吃山養山治窮致富”的思路,制定“以農促工,以工補農,工農並舉,發展農村商品經濟”的發展規劃,發動農民開荒種果、挖塘養魚、飼養禽畜,發展以家庭為基礎的商品生產,有外來種養場31個。到1988年,開荒種果取得顯著成果,果樹面積從130多公頃增至336公頃,耕地面積因征地降至203公頃。是年,辦事處及各村大力興建廠房,共建40棟、6.94萬平方米,引進項目35個,實際投資5510萬元。1989年,南頭區在西麗創辦大型國有果場西麗果場,佔地面積380多公頃,其中荔枝200公頃、芒果3公頃、龍眼33公頃。
1991年,建成廠房74棟,總建築面積131177平方米,投資3143.8萬元。是年,全辦(含桃源)工農業總產值為5688萬元。其中:工業產值3945萬元,佔69.4%:農業產值1743萬元,佔30.6%。1992年,進行農村城市化改革,原新圍、白芒、大、麻村的村辦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分別組建為麗新、百旺、大確、麻等股份合作公司,共有註冊資本4145萬元,股東1876人:同時,由轄區11個村辦企業(含桃源)和街道實業公司參股組成眾冠股份合作公司,註冊資本1億元。至1993年,街道(含桃源)先後開發工業區8個,建廠房20多萬平方米,引進項目180多個,有企業178家,是年,深圳野生動物園、深圳市高等職業術學院(今深圳市職業技術學院東校區)入駐西麗街道。1994年,建成廠房17棟,總建築面積達4.8萬平方米,投資4282萬元是年,全街道(桃源)工農業總產值3.05億元。其中:工業產值2.8億元,佔91.8%;農業產值0.25億元,佔8.2%1995年,市、區實施“同富裕工程”,麻硼、大白芒、牛成、留仙洞、官龍、王京坑等7個欠發達自然村(1994年末人均集體分配收入低於2000元),被列為“同富裕工程”的扶持對象街道辦事處緊抓契機,至年底,建有功能齊全的工業區21個,標準廠房及配套住房面積45萬平方米,工業企業236家,工業總產值3.5億元(含桃源)。1997年,大硼、麻、白芒、塘朗(今屬桃源)4村合資註冊成立投資公司,開始建設和管理“同富裕工業城”,規劃佔地面積6萬平方米,重點發展計算機、微電子、精細化工、生物工程等先進技術產業和基礎產業,成為西麗地區新的經濟增長點。至1999年,“同富裕工程”項目開發“同富裕”工業區16萬平方米,總投資2億多元,使西麗欠發達自然村走上快速發展之路。是年,全街道(含桃源)工農業總產值12.78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為12.5億元。此期間,西麗(含桃源)街道發展大小花場80多家,花卉種植面積66公頃,年產銷各類花卉1000萬盤(株)以上,形成初具規模的花卉生產銷售基地。
2001年9月,實施第二期“同富裕工程”。經過3年建設,實施項目13個,總投資5025萬元,各欠發達自然村集體經濟總收入增長45%,居民人均集體分配收入提高42%。2003年9月,深圳市職業技術學院徵用土地126萬平方米,用作西校區建設。是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4.63億元。
西麗街道整體是以製造業為主。
西麗街道圖片
西麗街道圖片

文化


西麗街道文化古迹有九祥的青銅時代山崗遺址,疊石山青銅時代山崗遺址,西麗高職院新石器時代山崗遺址白芒張統夫婦、白芒張氏宗,麻確老村建築群。
西麗街道圖片
西麗街道圖片

社會


文化體育

1978年前,西麗地域每年春節等傳統節日有些民間文化活動,其餘時間活動很少。
1982年,西雅廊歌舞廳開業,投資150萬港元,有樂隊、職業歌星,為深圳市有影響的歌舞廳。1988年4月,西麗辦事處文化站建立,為南頭區首家文化站。
1991年,文化站建立西麗業餘文藝演出隊,節假日深入居民區、軍營、工廠演出。1992年10月起,西麗工業區開始舉辦“大家樂”活動,為青年勞務工提供自娛自樂的機會。4年5月起,組織“西麗青年周末大家樂文藝演唱”活動,每周六舉行卡拉OK演唱,每周日放映電影,“大家樂”活動經常化。1994年6月,“大家樂”活動場地遷至新建的西麗工業區文體中心1樓,樓前廣場被稱為“大家樂”廣場,舞台亦被命名為“大家樂”舞台,常年開展社區“大家樂”活動1995年起,增加科普知識內容,每周六晚免費放映電影,每周日舉辦有獎科普問答晚會,平均每年開展科普活動38場(次),參加人數達20萬人次,免費放映電影35場(次),觀看人數18萬人次,參加活動的打工青年有時達萬人。西麗“大家樂”舞台聲名遠播,中央電視台。1996年8月在《焦點訪談》欄目予以專題介紹。1997年,街道文化站室內活動場所(含影劇院,培訓廳、展覽廳、圖書室等)面積2200平方米,室外活動場所面積2500平方米,有文化隊、少兒舞蹈隊、攝影隊等7支文化隊伍,被評為廣東省一級文化站。翌年,“大家樂”舞台成為全區第一家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1999年10月,社區服務中心遷入珠光路麗珠花園2棟2樓,設有乒乓球室、桌球室、健身室、羽毛球室、棋牌室、籃球場和多功能廳,面積1520平方米,日均活動人數逾百人,是年,白芒社區圖書館建成達標圖書館,面積50平方米,藏書3000冊,深圳書城西麗書店開張,營業面積近500平方米,經營各類圖書4萬餘種,音像製品2000餘種,電腦軟體200餘種。
2000年起,“大家樂”舞台影響力日益擴大,每年開展各類活動100多場(次),參加人數50萬人(次)是年,西麗工業區因“大家樂”活動被團省委授予“青年文明社區”稱號,兩年後被評為“全國青年文明號”。2001年9月,西麗體育中心(在今桃源街道)正式啟用,並舉辦第一屆全民健身運動會。
2003年初,社區服務中心遷入留仙大道留仙樓,開設街道圖書館,面積150平方米,藏書2000冊建成白芒、大、新圍、官龍、九祥的、曙光等6家達標社區圖書館,9月,成立全省首家街道青年中心,設有組織發展、權益維護技能培文體活動和健康服務等部門,為本地青年和外來青工提供各類服務。至年底,全街道有文化體育活動中心14處6345平方米,健身房620平方米,棋牌室40個,乒乓球,桌球室21個,足球場7個,網球場9個,籃球場24個,露天體育場2個。

教育事業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西麗地域有上沙河小學(始稱國民中正小學,今西麗小學)、白芒小學、大小學,70年代初,在牛成生產隊建立水成小學,后停辦。
1982年,建立麻小學,建築面積2800平方米。1983年,有大,留洞、白芒、麻、新圍(今西麗小學)等小學5所,有大、白芒、麻、新圍幼兒園4所。1986年3月,設立西麗辦事處教育辦公室,創辦西麗中學,大小學新建3層教學樓,面積660平方米,大村划山地給學校辦校辦農場,種有荔枝350株、柑1500多株,年收入逾萬元。
1992年2月,深圳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在西麗創辦。1995年,創辦西麗二中,松坪小學,創辦松坪山第一幼兒園,規模為9個班,建築面積800平方米,是全區第一所“國有民辦幼兒園:創辦紅太陽幼兒園:西麗中學改設為西職業技術學校。1996年月,市委書記厲有為視察大小學,現場落實校園紅線劃定,原教學樓改造,經費來源等問題,9月,區委、區政府印發《關於加強西麗地區教育發展步伐的五項措施》,投資興建西麗二中學生宿舍,街道辦事處設立西麗教育基金,從1997年起每年款10萬元作為專項經費,之後每年遞增1萬元。1998年,創辦上沙河小學,為公益民辦小學,解決外來勞務工子女入學問題,1992年到1998年6年間,區財政共為西麗(含桃源)教育投入1.1億元,1999年,創辦平麗幼兒園,西湖幼兒園,創辦茶光小學,為民辦學校,規模16個班。
2000年,創辦星海幼兒園。2002年,創辦眾冠幼兒園、海州幼兒園,深圳實驗學校在西麗街道設高中部。2003年,創辦百旺學校,為民辦九年一貫制學校,規模18個班,建築面積4000平方米創辦西麗湖世紀星學校。至年底,全街道有公辦中小學、幼兒園9所。其中:中學3所,班級88個,學生3564人,校園佔地面積5.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46萬平方米;小學5所,校園佔地面積9.47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38萬平方米,118個班,學生5369人:幼兒園1所,佔地面積6300平方米,建築面積3170平方米,9個班,幼兒280人。有民辦中小學、幼兒園11所,其中中學2所、小學2所、幼兒園7所。
2007年,西麗街道轄區內有1所大學(深圳職業技術學院)、3所中學(西麗二中、松坪中學、深圳實驗學校高中部)、6所小學(西麗小學、留仙小學、大磡小學、白芒小學、松坪小學、西麗二小)和1所幼兒園(西麗幼兒園)。

醫療衛生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西麗地域內沒有醫療機構,農民生病去縣城南頭就醫。50年代建成1家衛生院,有2名~3名醫生。60年代中期,新圍大隊、白芒大隊辦起合作醫療站,各有1名赤腳醫生。
1985年9月,西麗醫院建成,為市一級綜合醫院。1991年,建立新圍、麻、大碼、白芒衛生站。
1997年,設立西麗街道健康服務所,定編7名。1998年,建成白芒社康中心。1999年,建成大社康中心,建築面積120平方米,有醫務人員17人。
2000年,西麗醫院創辦院本部社康中心,建築面積260平方米,醫務人員5人。是年,白芒社康中心改建為麗山醫院。2001年,西麗醫院遷至留仙大道西新址,佔地面積24000平方米。院院本部社康中心隨之遷入新址,建築面積為200平方米,醫務人員5人。在松坪山社區創辦東部友鑫門診部,建築面積300平方米,醫務人員5人。2002年創辦西麗社康中心,建築面積900平方米,醫務人員10人。麗山醫院因經營不善關閉。2003年,創辦松坪山社康中心,建築面積45平方米,醫務人員20人,病床6張。至年底,西麗街道有醫院1所(西麗醫院),建築面積2.3萬平方米,職工480人;有西麗醫院本部、大、西麗、松坪山社康中心4個,總建築面積1670平方米,醫務人員51人;有門診部1個(東部友鑫門診部)建築面積300平方米,醫務人員15人,病床5張。

街區建設

1980年,因西瀝水庫度假村入駐,鋪設西麗湖路,長1500米,寬25米。1983年,西麗(含桃源)有水泥路8千米,各類商業門店21間。1983年10月西麗辦事處建立,徵用新圍村石鼓灣土地6.7公頃,用於辦事處建設。1985年,在西麗中心地帶上沙河站,興建基礎設施50萬平方米,其中工廠18萬平方米,住宅26.5萬平方米中小學幼兒園2萬平方米、商業服務樓3萬平方米、行政管理樓0.2萬平方米、文化體育活動場所0.3萬平方米總投資8500萬元。還鋪設沁園路,從西麗湖路至大村口,長2400米,寬15米。1989年,鋪設水泥路30多千米,修橋10多座,實現村村通水泥路(含桃源),總投資1500萬元。
1990年,全街道(含桃源)辦起商業網點6個,各類商業門店增加到315個。1992年,鋪設新光路,長600米,寬20米,該路漸成西麗第一條商業步行街。1993年,在中心區建立西麗商業文化中心面積約5000平方米,經營範圍包括影劇院、卡拉OK歌舞廳,超市、書店、餐廳,停車場等是年,麗苑一村、二村建成,均為集資房,建築面積為2.5萬平方米,有樓房18棟。1995年,西麗街道7個村被列入市、區“同富裕工程”,街區建設加速,1996年1月,大沖水廠向西麗中心區開始供水,西麗中心區居民群眾用上自來水。6月,西麗火車站開通運營沙河西路中段、北段修通,成為西麗第一條城市道路。是年,麻確商業街建成,長500米,大工業一路建成,長1500米1998年,鋪設麗水路,從西麗湖路至西麗高爾夫球場、大王京坑路。1999年,建成首批商品房眾冠花園、麗苑閣,佔地面積2.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2萬平方米,有樓房11棟住宅455套,是年12月12日,從蛇口半島花園開往麻的公交小巴專線開通,西麗各農村城市化居委會全部開通公共交通。至1999年,“同富裕工程”項目全部建成,共58個,其中,有道路9條(王路、留寶路、小白芒村道路、麻南路、九祥嶺村道路、石新一新高路等)總長22千米,供水管線52千米,供水泵站6座,變壓器95台,排污管線20千米,排污泵站3座,興建學校2所,醫院1家。
2001年9月,市、區在西麗欠發達自然村實施第二期“同富裕工程”。經過3年努力,建成道路10條,總長28千米:供水項目2個,鋪設供水管線總長15千米,日增加供水量8000噸;建設排污項目1個其間。
2003年,西麗街道有住宅區(不含員工宿舍和農民自建房)16個,佔地面積43.1萬平方米,1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72.14萬平方米,有樓房210棟,住宅9189套。住宅區以微利房、城鄉集資房為主,房地產市場處於起步階段其中,商品性住宅區有眾冠花園、麗苑閣和金盛苑3個(南國麗城正在建設中)集資房12個,微利房1個,另有員工宿舍小區9個。
西麗街道圖片
西麗街道圖片

旅遊


深圳野生動物園

深圳市野生動物園是一家放養式的野生動物園,建於西麗湖畔,佔地面積60多萬平方米,園內放養著300多種,近萬頭(只)野生動物,這些動物除來自全國各地外,還來自世界各洲,有不少屬於世界珍禽名獸和中國一、二級保護動物,如華南虎、金絲猴、東北虎、火烈鳥、麥哲倫企鵝、長頸鹿、斑馬、亞洲象、丹頂鶴、犀牛等,還有動物園自己繁殖十分珍稀的眾多虎獅獸、獅虎獸。7個表演場館均安排動物表演。

深圳大學城

深圳大學城坐落在深圳南山西麗湖畔,佔地1.54平方千米。這裡青山環抱,大沙河穿城而過。深圳大學城從2002年開始建設,2003年9月基本完成教學基礎設施建設併入駐。深圳大學城是全國唯一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由深圳地方政府聯合著名大學共同舉辦、以培養全日制研究生為主的研究生院群,2000年8月開始創建。深圳大學城擁有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三個辦學機構。

荔枝世界

荔枝世界位於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西麗湖畔西麗果場內,是深圳南山區委、區政府為探索生態旅遊農業之路興辦的以生態休閑、科普教育為主題的特區首家農業生態園。
荔枝世界
荔枝世界

西麗湖度假村

西麗湖度假村位於深圳市南山區西麗湖畔,創建於1979年8月25日,原名西麗水庫度假村,1983年春節,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廖承志來村視察,改名為“西麗湖”。

西麗水庫

西麗水庫建成於1960年,集雨面積平方千米,總庫容3238萬,正常庫容2482萬平方米,屬中型水庫,具有城市供水、原水調蓄和城市防洪三大功能。

深圳大沙河公園

深圳大沙河公園建成於2007年國慶,大沙河公園是綜合市政公園,因毗鄰大沙河而得名,位於南山區中部,北鄰廣(州)深(圳)高速公路、北起塘朗山,南接北環大道、西連大沙河東岸、東至南山區歐洲城,佔地面積31.2公頃。

塘朗山郊野公園

塘郎山位於南山區東北部,主峰海拔430米,東有梧桐山、雞公山(銀湖山)等連綿起伏山脈,西北可見珠江口海域、大小鏟島、新安、西鄉、福永、黃田機場、羊台山、西麗水庫、鐵崗水庫等。山高谷深,林茂水長,山中有豐富的生物資源。

羊台山森林公園

羊台山位於西麗街道北部,與石岩街道、大浪街道一脈相連,最高峰為南山西麗與寶安石岩交界處的大羊台頂,海拔587.3米,也是南山與寶安兩區最高點,建有羊台山森林公園,只在石岩與大浪部分開發,西麗部分尚未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