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各馬可倫理學

註釋導讀本

《尼各馬可倫理學》全書共10卷,132章,探討了道德行為發展的各個環節和道德關係的各種規定等問題。書中系統闡述了德性在於合乎理性的活動,至善就是幸福等觀點,認為萬物都有一個目的——求善,任何事物都具備適合本性的功能——為善。人生最高目的是求得至善,至善就是幸福。求得個人善是倫理學目的,求得社會的群體善是政治學目的。書中用中道原則對勇敢、節制、卑鄙、高尚、虛榮、慷慨等道德規範加以考察和說明,認為人只有依靠理性的指導,慎思明辨才能判斷是非善惡。《尼各馬可倫理學》成為西方近現代倫理學思想的主要淵源之一,為西方近現代倫理學思想奠定了基礎。該書對中世紀和近代資產階級倫理思想的發展有深遠而廣泛的影響。

內容簡介


《尼各馬可倫理學》第一卷及第十卷里,亞里士多德詳細地論述了快樂與幸福的問題。他把人的本性分為三個層次:植物性的生長與繁殖,動物性的感覺與慾望和神性類似的理性精神。人生的幸福僅僅是要最大程度地實現其植物性功能和動物性功能,而且最重要的是使人的理性功能得到最大的發揮。快樂不是人生的目的,它只是人完美地發揮自己的能力之後所得到的滿足。快樂和完善的行為共同構成了幸福。他還根據對人性的分析,把美德分為倫理美德和智慧美德。亞里士多德在第二、三、四、五卷中討論了倫理美德問題。他把倫理美德概括為:美德是習慣的結果;美德是品性;美德是中庸之道;美德出於自願;美德是在正確理性指導下,表現在履行道德義務的行為活動中,而“中庸之道”是倫理美德中最重要的,它是人們用理智來控制和調節自己的情感與行為,使之既不過度,也無不及,而始終保持適中的原則。亞里士多德根據中庸的原則,採用過度——適中——不及的模式,在第三、四、五、八、九卷中,對勇敢、節制、公正友愛等具體的道德內容進行了分析。還在第六、七卷里著重討論了智慧美德與正當理性觀念的問題。

作品目錄


第一卷 善第二卷 道德德性
1.善作為目的1.道德德性的獲得
2.最高善與政治學2.實踐的邏各斯的性質
3.政治學的性質3.快樂與痛苦作為品質的表徵
4.幸福作為最高善4.合德性的行為與有德性的人
5.三種生活5.德性的定義:種
6.柏拉圖的善概念6.德性的定義:屬差
7.屬人的善的概念7.具體的德性引論
8.屬人的善概念的辯護8.適度同過度與不及的關係
9.幸福的獲得9.適度的獲得
10.在世幸福
11.後人的命運對幸福的影響
12.稱讚與幸福
13.德性引論
第三卷 行為第四卷 具體的德性(續)
1.意願行為1.慷慨
2.選擇2.大方
3.考慮3.大度
4. 希望4.在對待小榮譽方面的德性
5.德性、惡與能力5.溫和
具體的德性6.友善
6.勇敢的範圍7.誠實
7.勇敢的性質8.機智
8.相似於勇敢的其他品質9.羞恥
9.勇敢與快樂和痛苦
10.節制的範圍
11.節制的性質
12.放縱
第五卷 公正第六卷 理智德性
1.公正的性質與範圍1.理智德性引論
2.具體的公正2.兩種理智德性及其對象
3.分配的公正3.科學
4.矯正的公正4.技藝
5.回報的公正5.明智
6.政治的公正6.努斯
7.自然的公正與約定的公正7.智慧
8.公正、不公正與意願行為8.明智的種類
9.受公正、不公正的對待與意願行為9.好的考慮
10.公道10.理解
11.對自身的不公正11.體諒
12.明智與智慧的作用
13.明智與道德德性的關係
第七卷 自製第八卷 友愛
1.自製、不能自制和關於它們的流行意見1.友愛方面的意見與難題
2.不能自制方面的疑難2.三種可愛的事物
3.不能自制與知識3.三種友愛
4.不能自制的範圍4.友愛中的相似性
5.獸性與病態5.友愛品質和友愛的活動
6.怒氣上的不能自制與慾望上的不能自制6.友愛的數量方面
7.堅強與軟弱7.不平等的友愛
8.不能自制與放縱8.友愛的愛與被愛
9.自製與固執9.友愛、公正與共中同體
10.不能自制與明智的不相容性10.政治共同體的政體形式
快樂11.不同政體中的友愛與公正
11.對快樂的三種批判意見12.家室的友愛
12.快樂與實現活動13.平等的友愛中的抱怨與公正
13.快樂與幸福14.不平等的友愛中的分歧與公正
14.肉體快樂
第九卷 友愛(續)第十卷 快樂
1.不相似的友愛中的公正1.快樂問題上的兩種意見
2.不同回報責任的衝突2.快樂是善的意見
3.友愛的終止3.對快樂是惡的意見的反駁
4.友愛與自愛4.快樂與實現活動
5.友愛與善意5.快樂在類屬上的不同
6.友愛與團結幸福
7.施惠者更愛受惠者的原因6.幸福與實現活動
8.兩種自愛7.幸福與沉思
9.幸福的人也需要朋友的原因8.沉思與其他德性的實現活動
10.朋友需有限量的原因9.對立法學的需要:政治學引論
11.好運中的朋友與厄運中的朋友
12.共同生活對於友愛的意義

創作背景


時代背景

亞里士多德生活在古希臘的兩個歷史時期,即古典時期和希臘化時期的交合點。當時面臨著深刻的社會危機,即希臘的奴隸佔有制國家的危機。它動搖了古希臘舊的社會政治制度並導致各希臘城邦的滅亡,使它們先後為馬其頓王國和羅馬帝國所吞併。戰爭造成農民破產,階級鬥爭極其尖銳化。

個人背景

老尼各馬可去世后亞里士多德來到柏拉圖的雅典學園,在柏拉圖身邊度過了20年。柏拉圖去世前指定斯彪西波繼任學園的主持,由於未能主持雅典學園這層原因,也由於當時雅典對親馬其頓的異邦人產生了很大的政治壓力,在斯彪西波接任學園的主持后,亞里士多德離開雅典來到小亞細亞的阿索斯,在當時的執政者、柏拉圖主義者赫爾米亞斯的庇護下,與同來的塞諾克拉底,另外兩名更早回到小亞細亞的柏拉圖主義者埃拉斯都和克里斯庫,以及後來來到阿索斯的塞奧弗拉斯托,共同發展了雅典學園的阿索斯分部。公元前335年,在離開13年之後,亞里士多德回到了雅典。當時雅典許多其他希臘城邦已處在馬其頓的統治之下。在亞歷山大委派的總督、他的好友安提帕特的保護下,亞里士多德在呂克昂租借了一些健身房,建立了他自己的學園。最初,他只是同來求學的學生邊散步邊討論哲學,所以他的學派被稱作“漫步學派”。後來到學園來聽課的人越來越多,他也就坐下來講課。《尼各馬可倫理學》是由亞里士多德的講課講義編纂而成的。

作品思想


《尼各馬可倫理學》中講述了幸福,包括幸福的本質、幸福與外在善的關係、幸福的由來、機遇對幸福的影響等。亞里士多德批判了關於幸福本質的諸種說法之後,提出了自己的見解。首先他指出幸福的兩個特點:幸福是終極和自足的。終極性指幸福是一切行動的最後目的,人們總是因其自身而絕非為了其他東西選擇它。自足性指幸福僅憑其自身就足以使生活有價值且無匱乏。接著他談論了人與善、人與人的功能的關係,從而得出結論:幸福就是合乎德性的心靈活動,當然並非心靈活動一旦合乎德性便可獲得幸福,德性須終生踐行。然後他將自己的幸福本質論置於各種幸福觀中加以論說,認為合乎德性的活動所導致的快樂比其他快樂都更美好、更高尚、更令人快樂。而最美好、最高尚、最令人快樂的東西就是幸福。亞里士多德將善分為外在善、身體善和心靈善,並且心靈善是最充分的、最重要的善。心靈善就是幸福,但是幸福顯然需要外在善輔佐。但他提醒人們雖然幸福需要外在善輔佐,但是這不成為其將外在好運視為幸福的理由。幸福可以來自神恩、機遇或努力,通過神恩獲得的幸福當然是最好的,但這不屬倫理學考察範圍,通過機遇獲得幸福被否定,因為將最偉大、最高尚的東西託付於機遇是不恰當的。而通過學習和培養德性所獲得的幸福雖非神之饋贈,但也是神聖的東西,這表明努力是通達幸福之途。
《尼各馬可倫理學》講述了德性,包括德性的來源、倫理德性的本質、特點和主要類別、理智德性的基本類別和作用等。亞里士多德認為理智德性主要來自教導,因而需要經驗和時間;倫理德性產生於習慣,他著重談論的是倫理德性的來源。基於倫理活動對道德品質的決定影響,亞里士多德強調,一個人從小養成何種習慣是最重要的事情。亞里士多德預告了它的倫理德性本質觀,提出節制和勇敢等品質被過度和不及所破壞而為中道所保持,並以飲食和體訓對健康的影響作類比,他認為人類心靈中出現三種狀態:情感、潛能、品質,德性不是情感、潛能,而是品質。德性是中道,就是以適中為目的而言。考察倫理德性的本質之後,亞里士多德分析了倫理德性諸特點中的兩個:即自願性和抉擇性。德性和邪惡存在於自願的行動,即行動的根源在行動者自身中,同時他知曉其行動所包含的各個因素。抉擇是某種先行的思慮之結果,因為抉擇總是包含著理性和思維,甚至其名稱就指明它是先於事物而被選擇。亞里士多德認為理智德性是一種關於認識對象的、以理性為工具的追求真理的心靈品質。最後亞里士多德強調理智德性本身就有價值,並且是有所創製的。
亞里士多德還考察了作為德性總體的正義。亞里士多德認為正義的規定是合法和公平,相對的,他對非義的規定是非法和不公。他概括了實行正義、實行非義和忍受非義三者的關係,接著他界定了正義:正義是一種中道,但不像其他德性那樣,因為它涉及一種適中狀態,而非義涉及兩個極端,然後他界定了非義:非義則與非義的人的非義行動相關,非義行動是在分配好處或壞處時不合比例的過多和不足,因此非義就是過度和不及。亞氏將正義的領域分為分配和交往兩個領域,論及分配正義與交往中的矯正正義和交換正義。分配正義是對他人的分配不公(過度)和對自我的分配不公(不及)之間的中道。這種中道的基本規定就是合乎比例的均等或幾何的均等。矯正正義是交往雙方中一方得利與另一方失利之間的中道。這種中道的基本規定是算術的均等。交換正義是被交換的兩種東西的價值之間的中道,這種中道的基本規定是合乎比例的報償。在社會正義、法律正義和經濟正義之外,亞里士多德用短短兩節的篇幅談及了政治正義的範圍、依據、類別、變異等。

作品影響


《尼各馬可倫理學》是西方也可以說是整個人類思想的歷史上第一個倫理學體系的奠基作,它構成人類倫理學思考的一塊堅實的基石。這個體系既構成了西方關於人的生命、生活,即所謂人生問題的倫理學思考的大傳統,也構成了整個人類的倫理學和道德哲學理論的主要基礎。

作者簡介


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生於希臘哈爾基斯的斯塔吉拉。公元前367年,亞里士多德旅行到雅典,就學於柏拉圖的學園。柏拉圖去世后,亞里工多德離開雅典,與色諾克拉底和較早回到小亞細亞的另兩位柏拉圖主義者埃拉斯都和克里斯庫共同發展了雅典學園的小亞細亞分部。《政治學》第七卷在此期間完成。公元前342年,亞里士多德在馬奇頓王菲力二世的邀請下,旅行到貝拉,做亞歷山大的教師。公元前323年,在亞歷山大猝亡后,亞里士多德被祭司歐呂麥冬控犯大不敬罪,理由是他為赫爾米亞斯寫的一首頌詩褻瀆神靈。亞里士多德因此決定在判決前離開雅典,以免使雅典人“第二次對哲學犯罪”。公元前322年,亞里士多德由於長期消化不良和過度工作,逝世於哈爾基斯。亞里士多德主要著作有《政治學》《尼各馬可倫理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