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復州古城的結果 展開

復州古城

遼南文化旅遊商貿城

復州古城位於瓦房店市西部,是瓦房店市轄區中心,也是遼南的歷史發源地,它源於千年前的遼代,是一座歷史悠久、文化發達、經濟繁榮、風景秀麗的文化旅遊商貿城。復州古城原系夯土所築的土城,俗名土圍子,始建於遼代,到明永樂四年(1406年),保定侯蔡真奉命來復州將遼時所築的土城改建成石城。

歷史沿革


復州古城是遼南歷史的發源地,始建於千年前的遼代,是一座歷史悠久、文化發達、經貿繁榮、風景秀麗的文化旅遊商貿城。古城原系夯土所築,俗名土圍子,始建於遼代。
明代永樂四年(1406年)保定侯蔡真奉命來到復州,將土城改建成石城。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復州知州陳銓奉諭重修,改修為磚城,三年後竣工。

主要景觀


主要景點有永豐塔,永豐寺,龍爪古槐,橫山書院,清真寺,知州衙署,復州防守尉,明清一條街,古城牆遺存。

建築特色


復州古城[遼寧省大連市瓦房店古城]
復州古城[遼寧省大連市瓦房店古城]
【永豐塔】復州永豐塔建於遼代,塔高28米,為八角八面密檐13層實心塔。此塔是遼南地區現存唯一的遼代磚塔,千百年來,歷盡滄桑,雖經風雨剝蝕,仍然巍然屹立,成為古城的一處著名的遺址。此塔1967年既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又被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永豐寺】永豐寺始建於唐代,寺內有大雄寶殿、天王殿、山門殿、呂祖殿等7座大殿和2座鐘樓,殿內有60餘尊塑像,形成了一個較大的古建築群,與古塔相映成趣。復州八景之一“永豐夕照”就出現在這裡。古有詩歌贊曰:“古剎巍峨鎮永豐,佛前夕照殿凌空,六朝金碧浮屠老,一抹胭脂造化工,薄暮四維山色紫,落暈半點塔巔紅,地臨南郭依城關,月夜來游八景中。”
復州古城[遼寧省大連市瓦房店古城]
復州古城[遼寧省大連市瓦房店古城]
【龍爪古槐】永豐塔下有一株龍爪古槐,樹齡之長,形態之奇,在遼南是獨一無二的。史料記載,明朝嘉靖年間,湖北一游僧遠道來此,栽下這株槐樹,距今已有四百餘年。而今,這株古槐枝葉濃密,遮天蔽日,如擎天巨傘,遊人常到樹下躲雨避蔭;樹榦濃密,錯節盤根,穿插纏繞,怪枝連理,如蒼龍鬧海,似雄鷹展翅;從一定角度望之,古槐形如雙獅,栩栩如生,超塵拔俗。無數畫師來此作畫,八方墨客題詩為文。1988年,龍爪古槐被列為大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復州古城[遼寧省大連市瓦房店古城]
復州古城[遼寧省大連市瓦房店古城]
【橫山書院】橫山書院建於清朝道光年間,至今已有160餘年歷史,為古時境內最高學府。建院至1905年前後60年間,學風極盛,甲於遼南,造就了一大批賢人知士。據查,在冊中考取科名的近300餘人,其中舉人10名,進士2名,翰林1名。這所古老的建築群始終傳播著翰墨書香,堪稱育人古圃,深造園地。1997年,橫山書院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清真寺】復州清真寺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寺院的禮拜大殿坐西朝東,三明兩暗,32根大柱支撐著壯觀的大殿。大殿的翻軒、格扇、雀替、燕尾皆為木質結構,精雕細刻,做工考究;蘇式彩繪,堆金點翠,燦若錦繡;鵝尾脊獸,栩栩如生;院內角亭、甬道、券門、花圃,錯落別緻,渾然成趣。正殿上方懸掛“萬化朝真”的金字大匾乃左寶貴將軍所賜。該寺於2002年被列為大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知州衙署】復州知州衙署是各代州官的辦公場所,民國時期為復縣公署所在地,解放後為復縣政府所在地。現存州衙建於清朝雍正年間,距今已有260餘年歷史,為三進院落,分大堂、二堂、三堂。大堂是州官審訊判案的公堂;二堂是群吏處理政務的場所;三堂是州官和夫人寢室。州衙建築典雅壯觀,屋脊盤龍,屋檐出廈,廊內立有朱漆明柱。堂皇前鋪有巨石台階,院東角放戰鼓一面,大門外立上馬石兩塊,燕翅式牆壁上寫有“肅靜”、“迴避”四個朱紅大字,呈現威嚴之感。1993年和2012年,復州知州衙署分別被列為市級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復州防守尉】復州防守尉是清康熙二十六(1687)年設立的軍事機構,現存前棟和后棟辦事機構房屋,房脊兩端鑲有黑磚雕塑的盤龍,門口設有上下馬石。院內存有一株260餘年大古槐,干粗盈米,茂密蒼翠,為古城一大景觀。
【明清一條街】明清一條街地處復州古城東街,現有保存較為完好的明清建築36處。2012年,在這裡創建了楹聯一條街,古建築上懸掛古色古香木製楹聯36對。
【古城牆遺存】殘存的古城東城門及瓮城、114米長古城牆是復州古城牆的歷史見證,歷經風雨滄桑,至今尤存。在這裡,遊人可以尋古追思,考查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