蘧蒢
詞語
蘧蒢,亦作“蘧篨”。亦作“蘧除”;用葦或竹編成的粗席;身有殘疾不能俯視的人;諂諛獻媚的人。
目錄
漢 桓寬《鹽鐵論·散不足》:“庶人即草蓐索經,單藺蘧蒢而已。”
《周書·韋夐傳》:“昔 士安 以蘧蒢束體, 王孫 以布囊繞屍。”
《明史·后妃傳二·庄烈帝恭淑田貴妃》:“暑月駕行幸,御蓋行日中。妃命作蘧篨覆之,從者皆得休息。”
《國語·晉語四》:“蘧蒢不可使俯,戚施不可使仰。”
韋昭 註:“蘧蒢,直者,謂疾。”
漢 王充《論衡·累害》:“戚施彌妒,蘧除多佞。”
宋 黃庭堅 《次以道韻寄范子夷子默》:“持論不蘧蒢,奉身謝誇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