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不羹
東不羹
《左傳》:“楚築不羹二城,有東西二城。 ”《集解》昭日:‘‘潁川定陵有東不羹,襄城有西不羹”。據《左傳》記載:“楚築不羹,有東西二城,此或其東城也”又“楚築二不羹,屯兵以拒中夏,此東城也”。
東不羹,古國名。周封侯國,贏姓,少昊後裔,為楚所滅。楚靈王為鞏固北方領土,將陳、蔡和東、西不羹擴建為重要的軍事大城。據《史記·楚世家》載:“楚靈王謂析父日:‘昔諸侯遠我而畏晉,今吾大城陳、蔡、不羹,賕皆千乘,諸侯畏我乎?”對曰:“畏哉!”靈王喜曰:“析父善言古事焉。” 《左傳》:“楚築不羹二城,有東西二城。”《集解》昭日:‘‘潁川定陵有東不羹,襄城有西不羹”。
景觀位於舞陽縣章化鄉前後古城村,為春秋時期楚國北方的一座重要的邊塞要城,在許多歷史文獻中都有記載。據《左傳》記載:“楚築不羹,有東西二城,此或其東城也”又“楚築二不羹,屯兵以拒中夏,此東城也”。
東不羹城位於汝河與灰河交界處,地勢險要,風景優美。從軍事需要看,沙、澧、灰三河可做為天然屏障,城池就建在沙河南岸,依沙河順勢而建,略呈三角形。城周長5.5公里,現存高度1-1.5米,城內面積約7500000平方米。為防水患,在城牆西北角築建長1公里的巨石大壩,河下為深潭,名曰“石墓潭”,傳為楚平王葬身處。漢定陵縣、魏定陵郡皆設於此。
1956年,河南省文物工作隊在此進行試掘,在城西北部發掘出通過城牆的五角陶制函管45段以及小銅鏃、小金粒等。當地群眾還在城內採集到大量戰國——秦漢遺物,主要有青銅劍、銅鏃、郢爰、劍范、蟻鼻錢、鏟幣、半兩五銖、小編鐘、銅壺等文物。晉太元15年(公元391年),城池遭毀,遂遷址於北舞渡。2001年被省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當年我們漯河竟是楚國北部邊境。現存的城牆只有二米高左右,牆體內到處嵌有許多陶器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