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楊柏森的結果 展開
- 吉林省劇院院長
- 益陽市赫山區政協黨組書記
楊柏森
吉林省劇院院長

個人形象照
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戲曲音樂研究會常務理事、國家一級作曲家,現為吉林省吉劇院院長。
楊柏森出生在松原,童年時父親扮演了他音樂道路領路人的角色。
關於人生,楊柏森還有許多選擇,比如來長春讀大學,或者當一名鐵道兵,但是因為哥哥先他外出工作,相信“父母在,不遠遊”,他最終留在了松原。而關於想從事音樂,到當地文藝團體工作的想法,也因為家裡不太同意而“擱淺”。1969年,楊柏森和許多同齡人一起下鄉插隊了。
在自己的堅持下,楊柏森最終還是選擇了和音樂打交道的職業。1970年,年僅17歲的楊柏森進入了扶余縣文工團,先當戲曲演員,後進樂隊。從沒專門學過音樂,文工團成了楊柏森的學校,也是從那時開始,他有了和二人轉的“親密接觸”。“當時不允許二人轉演員上舞台,我就跟著團里的老藝人學。後來到了樂隊,我根本不識譜,更談不上創作,我就開始下工夫學,1973年,我就已經能獨立創作了。”在家鄉的文藝團體,楊柏森一呆就是30年,這期間,他創作了許多後來流傳甚廣的歌曲,其中就包括《大姑娘美大姑娘浪》。忙於創作,楊柏森也不忘提升音樂修養和專業水平。
1985年,他進入吉林藝術學院學習文藝理論。讀萬卷書還得行萬里路,只要一有機會,楊柏森就到全國各地學習、採風,全國各地的大劇種,他聽了個遍。難怪有人說,有的作曲家的歌曲是坐著寫出來的,而楊柏森的作品都是用腳“走”出來的。
2005年,楊柏森從松原調至長春,任省歌舞劇院副院長,除了為歌舞劇院的大型演出創作把關、創作歌曲外,他一直要在二人轉發展上做文章。說起二人轉,楊柏森總是興奮中夾雜著擔憂,“有人說二人轉死了,有人說二人轉只剩說口了,這是一種悲哀。”關於二人轉的發展,楊柏森始終認為唱是根本,不能丟的,“如果二人轉沒了唱,沒了劇情,還怎麼轉?二人轉並不完全是說口、雜耍,現在才藝展示有點過了,而二人轉應該回歸傳統,找回唱段和情節。”
楊柏森希望以一種新的形式,讓原汁原味的二人轉走得更遠,“2002年時,我與大慶交響樂團合作,嘗試了搞一場‘交響樂·二人轉’,我們想要高雅化的演出二人轉。”有了上次的嘗試,楊柏森也品出了不少味道,他有意對這種形式繼續改造,讓二人轉繼續“交響化”,並走向全國。
近些年,楊柏森還多次參與了省、市多台電視晚會的音樂創作。由於他在音樂創作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1994年獲國務院特殊津貼。
2003年被評為吉林省第七批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2009年,獲松原市政府哈達山文藝獎·成就獎。
2020年7月17日,入選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推薦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