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聲何處
余秋雨創作散文
《笛聲何處》系余秋雨創作散文。《笛聲何處》當中,余秋雨依舊以其一貫的文化的視角、散文的風格,關注的則是另一種歷史的、音樂的非物質的文化。余秋雨稱,《笛聲何處》的創作準備早在12年前就已經開始了。當時,《文化苦旅》還沒有進入台灣,余秋雨赴台所到之處的一系列活動,均是以崑曲學者的身份受到接待的。
余秋雨自述:
中國歷史充斥著金戈鐵馬,但細細聽去,也回蕩著胡笳長笛。
只是,后一種聲音太柔太輕,常常被人們遺忘。
遺忘了,歷史就變得獰厲、粗糙。
十二年前,我曾向台灣的聽眾描述過這種笛聲。
笛聲何處
應《聯合報》之邀,在台北中央圖書館發表了一個有關崑曲的演講。演講之餘,還與我所敬重的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作了一次有關崑曲之美的長篇對談,發表於《中國時報》。那是我第一次到台灣,《文化苦旅》還沒有在那裡出版,因此我留給台灣的第一印象是一個崑曲研究者。
十二年間經歷了很多事情,我的主要精力投注在對人類各大文明廢墟的實地考察上。忘了是在地球的哪一個角落,我得到消息,崑曲被聯合國評上了世界文化遺產。這個消息,使我荒涼的心境間增添了一份滋潤。我在萬里之外,聽到了來自蘇州的笛聲。
不久又聽到另一個消息,世界遺產大會將在蘇州召開。蘇州有這個資格,種種理由中有一項,必與崑曲有關,我想。
回國后我又幾度訪問蘇州。奇怪的是,似乎冥冥中已有安排,每次都遇到白先勇先生。他忙忙碌碌地往來於美國、台灣和蘇州之間,只想把崑曲藝術再一次隆重地推向海內外。他向我介紹蘇州崑劇團的演員和劇目時,如家人捧持家珍示客,這讓我感到慚愧。我們常常與珍寶相鄰咫尺而不知相護相守。所謂文化,就在這相護相守間。
古吳軒著意重振蘇州文化的歷史榮耀,囑我談一談崑曲藝術。這個建議使我的心情重歸平靜,慢慢地翻閱以前從事這方面研究時留下的一些文字,終於把十二年前在台灣的演講和有關篇什整理成冊,以襄盛舉。文陋心誠,藉以獻給美麗的蘇州,獻給那似遠似近的悠揚笛聲。
書評
中國歷史充斥著金戈鐵馬,但細細聽去,也回蕩著胡笳長笛。只是,后一種聲音太柔太輕,常常被人們遺忘。遺忘了,歷史就變得獰厲、粗糙。這本書要捕捉的,就是曾經讓中國人痴迷了兩百年之久的崑曲的笛聲。在《笛聲何處》當中,余秋雨依舊以其一貫的文化的視角、散文的風格,關注的則是另一種歷史的、音樂的非物質的文化。余秋雨稱,《笛聲何處》的創作準備早在12年前就已經開始了。當時,《文化苦旅》還沒有進入台灣,余秋雨赴台所到之處的一系列活動,均是以崑曲學者的身份受到接待的。
余秋雨教授的最新作品。此書出人意料的關注視角,註定要使三個關鍵詞成為文化輿論關注的新焦點:世界文化遺產、崑曲、余秋雨。被稱作“百戲之祖”“中國戲曲活化石”的崑曲,有著600多年的歷史,曾風靡中國200多年。200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世界上共有19個文化活動和口述文化表現形式被首批授予。崑曲藝術,則為中國第一個“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自序
緒論
兩頭脫空的尷尬
不可思議的社會性痴迷
上層文化的高濃度介入
充分的理性自覺
美學格局的多方滲透
魏、梁改革
豐收的世紀
世紀的豐收(1)
世紀的豐收(2)
生機在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