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全河
流經雅安市青衣江上游的河流
徠天全河是流經雅安市的青衣江的上游,發源於二郎山。兩岸森林密布,懸泉瀑布飛瀉而下,溝谷溪流奔騰不息。
天全河:吉稱和川,《通志》謂即和夷底績之和川。建置天全州后,始改稱天全河。發源於天全縣西北角的金棚山,最上源稱黑龍江溝,東流納紅流沙溝後轉向南流,稱冷水河。南下納黑漩溝、關房溝后,因河畔春夏多喇叭花而稱喇叭河。冷水河與喇叭河干支流兩岸原始森林密布,為我國一類保護動物羚牛保徠存較多之地,1973年國家在此建全國唯一保護羚牛為主的“喇叭河自然保護區”。喇叭河南下納爆火岩溝、漩漩溝、峰子溝、壯牛溝、昂州河至兩河口納西南流來的兩路河後轉向東流始稱天全河。冷水河與喇叭河兩岸多海拔三千米以上高山,應列為上游。天全河向東納三道溝、貓子溪、雄黃溪、大魚溪、小魚溪後轉向東北,經紫石鄉政府駐地,在腳基坪納北來的拉塔河,再向東北納小洞溪、紙廠溝在和平村轉向東南流;經青石鄉政府駐地納白沙河在天全縣城西的禁門關穿長約50米的落西山、大崗山對峙的龍尾峽。從兩河口到禁門關,兩岸均為海拔1000米以上的中山區,應列為中游。禁門關以下的下游段,天全河進入低山丘陵區,在大林山東側納思經河後轉向東流,經和源鄉和始陽鎮政府駐地,向東至多功、樂英兩鄉交界的兩河口匯合與千流相當的最大支流滎經河,再東北至飛仙關注入青衣江。全長109千米,流域面積4001平方公里。河口高程600米,流量208.920/秒,落差3500米,水能理論蘊藏量58.289萬千瓦,加滎經河為120.48萬千瓦。
滎經河:發源於滎經縣與瀘定縣交界的大礦山東南麓,始段稱祁家溝,東流至三合鄉火谷坪后改稱代黃溝,東北流至雙林村兩合水納東北流來的茶河,東流至建政村納團靈山流來的三岔河,在三合鄉政府駐地納香爐山流來的瓦前溝後轉向東南流后開始稱滎河,在新廟鄉政府駐地納頭道水後轉后東北流,在泗坪鄉政府駐地納北來的大堰溝和南來的橋溪河,再流向東北在滎河鄉納小河子轉向東,經烈士、民建兩鄉政府駐地東南流至花灘鎮納相嶺河,然後轉向東在滎經縣城東北納南來的經河,合稱滎經河。因麂子崗的阻擋,滎經河轉向北流,經大田壩、廟崗、復順、石龍、天鳳等鄉政府駐地,納兩側山河溝、馮溝、杏家溝、高橋溝、黃家溝后經天鳳峽進入天全縣境。滎經河在滎經縣境內長90千米,其中滎河段長77千米,滎經河段長13千米。穿過在天全縣境興業鄉長2.5公里的天風峽谷后流經興業鄉政府駐地峽口壩納銅廠鄉流來銅廠河,北上經新場鄉政府駐地后納前陽鄉流來的前陽溝,在樂英鄉政府駐地東北的兩河口注入天全河。在天全縣境內的滎經河歷史上天全縣稱之為祿永河,長15千米,兩縣境內幹流共長105千米。流域面積為1985平方千米,其中在滎經縣境內為1811平方千米。在天全縣境內為174平方千米。河口高程620米,流量99.95立方米/秒,落差2100米,水能理論蘊藏量幹流33.57萬千瓦,加支流為62.19萬千瓦。
天全河的一級支流,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除滎經河外,還有自沙河、兩路河、恩經河、拉塔河、昂州河、蜂子河;屬於滎經河的一級支流、天全河的二級支流有經河、冷水河、相嶺河。。
白沙河,發源於天全縣與寶興縣交界的山王崗南麓。河流總體流向東南方。兩岸小溝溪較多,有火石溝、斜板岩溝、陰山溝、牛角溪、涼水井溝、兩層岩溝、芋頭溝、黃沙河、貓子溝、喇叭溝,納筍子山流來一小溪後進人龍門峽,出峽口又納猴子溝、魚溪溝.在小河鄉政府駐地納大石溝后南下在青石鄉政府駐地注入天全河。長47千米,流域面積330平方千米。河El高程750米,流量17.86m3/秒,落差2500米,水能理論蘊藏量14.8萬千瓦。
兩路河,發源於天全縣與滎經、瀘定三縣交界的馬場梁北麓,河流總體流向東北方。最上源段稱龍膽溪,東北流至兩路鄉政府駐地后納門坎河,再向東北納何家山溝、前碉溝,在兩河口注入天全河。長31千米,流域面積322平方千米。河口高程1170米,流量17。41m3/秒,落差2030米,水能理論蘊藏量6.44萬千瓦。
拉塔河,發源於燕子岩南麓,流向與白沙河平行。兩岸納大黃溝、雲石溝等小溪溝後於和平村東面納最大支流打紙塘河。東南經老君山東麓在腳基坪注入天全河。長2l千米,流域面積173平方千米。河1:1高程865米,流量9.36m3/秒,落差2275米,水能理論蘊藏量3.93萬千瓦。
昂州河,發源於馬鞍腰東麓,始段稱白木溝,走向東南;納土井河、大井溝、新井溝后改向東流始稱昂州河,是雅安地區著名無煙煤礦產地。東流納南北數小溪后在朱家坪南注入喇叭河。長20千米,流域面積120平方千米。河口高程1240米,流量6.48m3/秒,落差2500米,水能理論蘊藏量5萬千瓦。
蜂子河,發源於天全縣與康定縣交界的菩薩山東南麓,河流總體流向東南,較大支流有頭道橫溝和二道橫溝,在宋家坪北注入喇叭河。長18千米,流域面積101平方千米。河口高程1420米,流量5.46m3/秒,落差2280米,水能理論蘊藏量4.62萬千瓦。
思經河,發源於天全縣與滎經縣交界的土巴埡口,始段稱白石溪,向東北納滿溪溝、小溝等小支流后,轉向東流稱大河,流經大河鄉政府駐地,再向東于思經鄉政府駐地納溪頭溝和長石溝后又在大林山南麓納最大支流干河,轉向東北在大林山東麓注入天全河。長27千米,流域面積204平方千米。河口高程710米,流量7.891113/秒,落差1290米,水能理論蘊藏量2.06萬千瓦。
經河,是天全河的二級支流,滎經河的一級支流。經河上游有黑白二河,白石河長34千米,黑石河長3l千米,應以自石河為正源。自石河發源於滎經縣與漢源縣交界的大埡口西北坡,始段稱銅廠河,北上納高橋河后稱白石河,在石滓鄉政府駐地納黑石河后稱經河,再北上納白井溝、熱溪溝、煙溪溝后流經附城鄉、五憲鄉政府駐地,在滎經縣城南納沙壩河,於縣城東北角注入滎經河。長51千米,流域面積592平方千米。河口高程730米。流量32.27m3/秒,落差1990米,水能理論蘊藏量10.63萬千瓦。
小河子,又名冷水河,是滎經河第二大支流。發源於團靈山北與天全縣交界處,始段稱腳林溝,納席子岩溝后稱苦蒿溝,至小灣子轉向東南流稱小河子,在新建鄉政府駐地納紫河后在滎河鄉政府駐地注入滎河。長31千米,流域面積199平方千米。河口高程894米,流量10.86m3/秒,落差1596米,水能理論蘊藏量3.82萬千瓦。
相嶺河,是滎經河第三大支流。發源於小相嶺北麓,始段稱黃蓮溝。北流納大相嶺流來的小溪溝后,始稱相嶺河。東北流至凰儀鄉政府駐地后又轉向北流,在安靖鄉政府駐地納銅廠河,再北流納石橋鄉西來的米溪河后在花灘鎮注入滎河。長27千米,流域面積203平方千米。河口高程795米,流量11 m3/秒,水能理論藏量14.63萬千瓦
天全河古稱徙水、和川,俗稱始陽河。因它的長度略短於滎經河,才屈居青衣江第二號支流。此河發自夾金山東伸支脈金棚山南麓,經昂川河自然保護區域 后,納兩路河。兩路河源出二郎山(海拔3437米)東麓,山勢雄渾,植彼帶譜古樸而華麗,奼紫嫣紅的高山杜鵑貫穿春、夏、秋,川藏公路溯源而上,盤旋於危 崖與飛瀑之中。天全河在兩河口一段稱喇叭河(可同蜂桶寨相媲美的自然保護區即冠以此名)。流至拉塔河來匯處,才始稱天全河,繼納白沙河后,抵天全城西禁門 關。此關古為邊防要塞,兩岸危崖若緊閉之天然門戶。今有兩座公路大橋橫跨關前,亦為川藏公路的門戶。天全河流出與禁門關緊接的龍尾峽后,向東蛇行一段,即 流至青羌古國故都--座落在河谷平壩中的始陽鎮,在李公橋匯入滎經河。天全河從源頭至此長約106公里,平均比降達33‰,流域面積2016平方公里,河口平均流量為105立方米/秒,水能蘊藏量106萬千瓦,可開發量25.5萬千瓦,已開發0.64萬千瓦,潛力可觀。
近年來,因人為活動的影響,使天全河水生野生動物資源及其生存環境遭到了一定破壞。為此,省人民政府於2003年批准建立了天全河珍稀魚類省級自然 保護區,以更好地保護和管理天全河珍稀水生生物資源。此次開展珍稀魚類放流活動,是貫徹落實國務院《中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行動綱領》,切實養護天全河珍稀 水生野生動物資源的重要舉措,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業,是實現全省漁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