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蝠

蝶形花科紅豆屬動物

犬蝠(拉丁學名:Cynopterus sphinx)是海口地區較為常見的一種果蝠,屬於近危獸類。對其生態學研究有助於了解犬蝠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並為野生動物管理提供基礎資料。從2005年10月至2006年1月,採用直接觀察法、拾遺法、糞便分析法並結合霧網採樣法對本地區犬蝠冬季的棲宿地類型及食性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犬蝠主要棲宿在椰子等棕櫚科植物的大型葉片下以及廢棄的房屋中;其食物包括9科11種植物的果實、2科2種植物的葉片和1種植物的莖。

基本資料


中文名:犬蝠
犬蝠
犬蝠
拉丁文名: Cynopterus sphinx
中文學名:犬蝠
中文目名:翼手目
中文科名:狐蝠科
中文屬名:犬蝠屬
同物異名: Vespertilis sphinx Vahl, 1797, Cynopterus sphinx sphinx G. Allen, 1938,
中文俗名:短吻果蝠
拉丁文目名: CHIROPTERA
拉丁文亞目名: Megachiroptera
拉丁文科名: Pteropodidae
拉丁文亞科名: Pteropodinae
拉丁文屬名: Cynopterus
拉丁文種名: sphinx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 (Vahl, 1797)
英文俗名: Short-nosed Fruit Bat

識別特徵


體型中等,體長95-103mm,前臂長68-83mm,鼻孔如管狀。體背橄欖褐色,體側赭褐色,腹面銹黃,腹部以下毛短呈棕綠色,頸側咖哩黃色,耳緣色淺。

分佈


廣泛分佈於南亞及東南亞一帶,包括印尼。在我國分佈於海南(文昌、海口)、廣東(雷州半島)、福建、雲南、西藏(墨脫)、廣西(玉林、桂平、南寧)。

生境與習性


生活於海拔100m以下的平野地區。棲息於椰樹、芭蕉、棕櫚等的葉叢蔭蔽處。常聚結10餘只的群,相互倒懸,結成球形或連成串,亦偶見有單隻懸掛的。棲居處一經騷擾,即棄之而去,不再返回。以無花果、番石榴、大蕉、芒果、龍眼、荔枝等為食。報道在海南4月採到的10隻標本中有4隻孕蝠,胎兒都是1隻。5月採到哺乳雌體、幼體已長短毛。

種群現狀


雖然在一些地方尚有一定數量,但數量顯見下降。致危因素棲息地的縮小,人們為了保護果園和吃其肉,使這本來是較習見的果蝠遭到濫捕亂殺。

保護措施


現有保護措施:
未列入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名錄。除在相關地區的自然保護區內尚有一些保護外,幾乎沒有保護。
保護措施建議
保護已知的種群,禁止捕殺,以及在果園慎用殺蟲藥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