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糧食危機
全球糧食危機
20徠08年以來,糧食危機席捲全球,“世界糧倉”美國也未能倖免。由於此原因,美國兩大零售商———沃爾瑪旗下的山姆會員店和全美最大倉儲式零售店“好事多”———突然宣布採取特別措施,對顧客購買部分品種的大米數量加以限制。
自2007年年初以來,國際穀物出口價格大幅上漲。同時石油價格和運費也大幅提高,這使得世界各國基本食品價格急劇上漲。為控制穀物價格上漲對國內糧食消費的影響,無論是穀物進口國還是出口國的政府均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下是近期的一些新進展:
在北部非洲,在摩洛哥,政府把小麥進口關稅削減至歷史最低水平。政府還考慮對軟粒小麥的進口實施私有化,並向以特定基準價以上的價格採購的進口商提供國家補貼。在埃及,政府大幅提高了糧食補貼並與哈薩克簽署了2008年以優惠價進口100萬噸小麥的雙邊協議。在西部非洲,在貝南和塞內加爾,兩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旨在抵消穀物價格大幅上漲影響的措施,包括價格管制和免稅。在東部非洲,在衣索比亞,政府禁止主要穀物的出口和糧食囤積,並中止了世界糧食計劃署用於緊急干預的當地採購活動。政府還對奢侈品進口徵收10%的臨時性附加稅,為糧食補貼措施提供資金,包括以補貼價向城市低收入家庭發放小麥。在南部非洲,在南非,計劃對面向貧困人口的社會救濟款數額進行調整,以減輕糧食價格上漲的影響。在尚比亞,由於該國近期發生洪澇,儘管2007/08貿易年度(5月/4月)玉米有大量盈餘可供出口,但政府再次重申對所有新合同實行出口禁令。在辛巴威,政府繼續對以補貼價出售的玉米、小麥和高粱的進口進行管制。雖然由於下手早與馬拉維簽署了進口40萬噸玉米的合同,部分減輕了今年進口價格上漲的影響,但國內消費價格膨脹(2007年11月為26000%)大大蠶食了消費者的購買力。
![全球糧食危機](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6/8/m683cba25da0ca5cb85f4578193e402b1.jpg)
全球糧食危機
在中美洲和加勒比,11月中旬的諾艾風暴和9月份的奧爾加風暴襲擊了海地、多米尼克和古巴,引發了嚴重的泥石流,造成人員生命損失和對主要糧食和經濟作物的嚴重破壞。在尼加拉瓜,9月份受到強大的費利克斯颶風影響的北大西洋自治區的村落正在接收國際糧食援助,以便逐步恢復其生計系統。
在南美洲,與“拉尼娜”氣象現象有關的惡劣天氣已在玻利維亞引發了嚴重洪澇,影響波及約4.2萬個家庭,尤其是在科恰班巴、聖克魯斯、丘基薩卡和貝尼等省份。目前正在對作物損失情況進行評估,該國氣象局預測今後幾周內還將有更多降雨。因此該國的糧食安全形勢需要進行密切監測。
非洲(21國)糧食總產量/供應量嚴重缺口 蒲隆地
內亂,內部流離失所者和返鄉者 賴索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