蟈蟈和蛐蛐
濟慈所作的一首詩歌
《蟈蟈和蛐蛐》為濟慈所作的一首詩歌。濟慈,全名約翰·濟慈(John Keats,1795年—1821年),出生於18世紀末年的倫敦,他是傑出的英國詩作家之一,也是浪漫派的主要成員。1816年處女作為《哦,孤獨》,1817年出版第一部詩集《詩歌》,其中有名篇《蟈蟈和蛐蛐》從此嶄露頭角。其一生還寫出了其他大量的優秀作品,其中包括《聖艾格尼絲之夜》《秋頌》《希臘古翁頌》《憂鬱頌》《夜鶯頌》和《致秋天》等名作,表現出詩人對大自然的強烈感受和熱愛,為他贏得巨大聲譽。濟慈詩才橫溢,與雪萊、拜倫齊名。他生平只有25歲,但其遺下的詩篇一直譽滿人間,被認為完美地體現了西方浪漫主義詩歌的特色,並被推崇為歐洲浪漫主義運動的傑出代表。
The Grasshopper and the Cricket
John Keats
The poetry of earth is never dead.
When all the birds are faint with the hot sun
And hide in cooling trees,a voice will run
From hedge to hedge about the new?mown mead
That is the Grasshopper’s. He takes the lead
In summer luxury;he has never done
With his delights,for when tired out with fun
He rests at ease beneath some pleasant weed.
The poetry of earth is ceasing never.
On a lone winter evening, when the frost
Has wrought a silence,from the stove there shrills
The cricket’s song,in warmth increasing ever,
And seems to one in drowsiness half lost,
The grasshopper’s among some grassy hills.
蟈蟈和蛐蛐
濟慈
大地的詩歌從來不會死亡:
當所有的鳥兒因驕陽而昏暈,
隱藏在陰涼的林中,就有一種聲音
在新割的草地周圍的樹籬上飄蕩
那就是蟈蟈的樂音啊!它爭先
沉醉於盛夏的豪華,它從未感到
自己的喜悅消逝,一旦唱得疲勞了,
便舒適地棲息在可喜的草叢中間。
大地的詩歌呀,從來沒有停息:
在寂寞的冬天夜晚,當嚴霜凝成
一片寧靜,從爐邊就彈起了
蛐蛐的歌兒,在逐漸升高的暖氣,
昏昏欲睡中,人們感到那聲音
彷彿就是蟈蟈在草茸茸的山上鳴叫。
約翰·濟慈
這是一首大自然的頌歌,簡析這首詩本來是一個段落,但是老師刻意把它分為兩層,這樣劃分應該更能讓我們明確這首詩的內容。第一層中,“大地詩歌從來不會死亡”,這是作者拋出自己的想法,他接著用炎熱的夏天裡有“蟈蟈的樂音”來說明這一觀點,展現了驕陽炎炎的夏日裡的勃勃生機,歌頌了大自然的美好如詩,永遠歌聲不斷,永遠充滿生機。因為有蟈蟈,所以大自然的夏天不會沉默。第二層中,作者說“大地詩歌呀,從來沒有停息”,接著用嚴冬的寂靜中竟然聽到了“蛐蛐的歌兒”,因為有蛐蛐,大自然本應沉寂的冬天也充滿了無限的生機。大自然就是這樣豐富多彩的,充滿著生機的,作者是用一顆火熱的心對大自然唱出了自己讚歌,深深地傳達出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和由衷讚美之情。並由此鼓舞人們愛自然,樂觀開懷地生活。有同學們也許會問:“為什麼不每一個季節都寫呢?而只選了夏和冬。”對於這個問題老師是這樣理解的:夏天是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是最讓人逃避的懶惰的季節,因為炎熱大自然失去的春天的生機。冬天是一年中最沉寂的季節,最寒冷的季節。而在詩人筆下,這兩個季節里都會充滿了生機,大家可以想一想,春和秋那樣美好的季節該是何等的生機盎然呢?這首詩在手法上一個突出的特點是:動靜結合。第一層中炎夏中,鳥兒昏暈了,所有的動物躺到陰涼之處去了,世界靜了,但是蟈蟈出場了,唱出了他的樂音,世界又充滿了生機,動起來了。第二層中嚴冬里,大地在嚴霜中寧靜了,人們在爐邊昏昏欲睡了,靜了,但是這時蛐蛐的歌兒唱起來了,寂靜的夜晚又充滿了活力。動靜結合是詩歌中常用的手法,我們已在《沁園春。雪》中感受過,這裡再次接觸,有沒有新的感受呢?這是濟慈早期創作的一首富於哲理性的小詩,洋溢著明朗歡樂的情調。詩人以精細的觀察,抒寫了夏日郊外的蟈蟈和冬夜爐邊的蟋蟀交替歌唱的情景。但開頭疲於暑熱的鳥兒,其實是春天的歌手,而蛐蛐生命力最旺盛的時刻正是秋季(可參看濟慈的《秋頌》),況且,春秋兩季正是百鳥爭鳴,千蟲歡唱的黃金時節。這樣,實際上詩人是揭示了一年四季大自然歌聲不絕的規律,從而讚頌了大自然周而復始、生命不息的美。這種美是永恆的,“大地的詩歌從來不會死亡”正點出了這首詩的主題。這首小詩很富于田園詩的情趣。著墨不多,冬夏兩幅小景宛然在目。夏日的草地、籬笆和濃陰,冬夜令人昏昏欲睡的溫暖的爐邊,把人自然引入靜謐安詳的境界。這時傳來的蟈蟈和蟋蟀的聲音,更襯托出環境的幽靜,真可謂“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收到以動襯靜的效果,能喚起人一種親切的回憶。為了適於表達主題,詩人採用了冬夏對比的手法,然而,由於夏冬兩種境界之情調十分相似,加上詩人明寫冬夏,暗示春秋,末尾又添上由蟋蟀到蟈蟈的巧妙聯想,使全詩渾然一體,毫無割裂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