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馬村

山西省陵川縣附城鎮南馬村

南馬村(Nánmǎcūn)位於陵川縣西南部,由南馬(Nánmǎ)、劉荊坡(Liújīngpō)2個自然村組成。地理坐標為北緯35º42′05″,東經113º08′34″,海拔高度968米;總國土面積8804畝,其中耕地面積3982畝。

村情概況


南馬村以東臨黑土門村,南與東河村相接,西與高平市候庄村與平頭村毗鄰,北與北馬村相望。總面積12平方公里,總戶數675戶(其中非農戶26戶),總人口2467人。
據縣誌記載,清乾隆年間沿襲明代實行的里甲制,在鄉24里中,南馬村曰南馬里(分南馬東里,南馬西里)。民國時期隸屬附城區、南馬編村管轄。陵川解放后,先後由附城區(三區)、南馬鄉、北馬鄉、附城公社、附城鎮管轄。南馬村歷史悠久,在明朝時期為陵川主要集鎮之一。村內“庵、館、寺、院、閣”齊全,老輩人傳說有千餘戶,市井繁華,為商賈雲集之地。同時也是北上潞安府,南下河南的必經古道。據九峰山二仙廟明崇禎四年重修碑記“南馬鎮離縣僅一舍,編民輻輳,誠巨鎮也。”故本鎮居民富庶,商賈往來,肩摩袂應,一時稱盛矣。“南馬”村名的由來,傳說馬鞍山系北面有一座九峰山,南馬村坐落於九峰山南麓,因此叫“南馬”;相對九峰山北面隔河相望的村叫“北馬”。長期以來,人們習慣把兩村合稱為“南北馬”。

地理氣候


南馬村為典型石質山區,地形呈現周圍高而中間低盆地之勢。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9℃左右,極端最低氣溫-23.7℃,最高氣溫34.4℃。年平均降雨量700毫米左右,只有極少年份超過800毫米。無霜期約為185天左右。南馬村村域地貌形態屬丘陵平地相向,氣候溫暖,光熱資源豐富,自然降水較多,土地肥沃,為陵川主要產糧村之一。農作物以糧食作物為主,其它作物為輔。近年來糧食作物以玉米為主,由於採用科學種耕方式,產量大幅上升。2010年,糧食產量畝產平均600公斤。

資源


南馬村礦藏品種多,有煤炭、鐵礦石、石灰岩、白矸、高鋁矸等。上世紀五十年代就建起了磚瓦窯、小農場、手工業作坊;六十年代開辦了煤窯,七十年代辦起了印刷石、墨汁廠、耐火磚廠,成立了採鐵礦專業隊;八十年代開辦了機磚廠、天花板廠、硫化廠;九十年代又開辦煉鐵廠,個體煤球、石灰、石料加工廠。這些村辦企業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各種因素的制約而淘汰、倒閉,但是,為鞏固壯大集體經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南馬村通往外界的主要通道是縣道“禮奪”公路,為發展經濟提供了先決條件。全村現在三輪車580輛,大卡車6輛,微型麵包車7輛,小轎車5輛,大客車1輛。
上世紀六十年代,南馬就成立了水利專業隊,十餘年修通一條從紅土魚到劉荊坡4公里水渠,並在中段修建了兩個蓄水池,以供灌溉之用,后因水庫水源岔流而廢。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為了改變生活用水,又先後二次打機井,井深351米,水源充足,保障了全村生產生活用水。2010年,全民集資接通了台南水,修建蓄水池,戶戶安上了自來水,結束了南馬村自古以來水質低劣的吃水歷史。

文化發展


南馬群眾文化活動歷史悠久,是有名的戲劇之鄉。舊社會村裡的“公藝班”業餘劇團就聞名於晉、陵、高三縣。解放初期又成立了“朝群”業餘劇團,自編了很多歌頌翻身解放的新戲,一般農曆的大節日都要演出至少三天。“文革”中又排練了“樣板戲”經常出村演出。改革開放后,南馬劇團經常演出於晉、陵、高一帶,最多年份達30多個台口。業餘劇團一直到80年代後期戲劇進入低谷而消失。街頭故事也是南馬又一特色,舊社會南馬以住宅區分為八個會進行管理,八個會都有固定的街頭故事,每逢廟會時表演助威,“高蹺、馬裝、扛裝、十八隔音樂”經常出村表演,傳承至今只有“十不隔”音樂舞蹈隊參加縣、市表演。“十不隔”於2006年申請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南馬自古就有尊師重教優良傳統。1960年南馬完小畢業班63人創過“滿堂紅”而聞名全縣;1985年至1991年南馬初中畢業班創過三次同類學校第一的好成績。近幾年,南馬寄宿小學教育教學質量多次名列全縣前茅。改革開放以來,大中專畢業生130餘人,研究生3人。
南馬人民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在那血雨腥風的崢嶸歲月,父送子,妻送郎,兄弟相爭上戰場;做軍鞋、送軍糧、抬擔架、護傷員、支前打勝仗。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中,116人蔘軍,9人因戰至殘,20人為革命犧牲。
改革開放以來,南馬人民以“發展經濟,富民強村“為目標,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充分利用各種優勢,以高速產業結構為突破口,大力發展村辦企業、養殖業和林業,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農民人均收入4000元,家家安上自來水、電話、,村裡主要街巷鋪上了水泥路,初步實現了由溫飽到小康的跨越。“十二·五”期間,南馬人民將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抓住機遇,乘勢而上,不斷開創跨越發展新局面,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再鑄新的輝煌。

自然村


劉荊坡(Liújīngpō)自然村,位於距南馬村西2.5公里處。該村村名原為南馬村的一個原地名。解放前,有2戶人家從河南周縣逃荒落居於此,至上世紀八十年代,該村有21戶,77口人,耕地240畝。人民公社時期該村屬南馬大隊第三生產隊管理,1984年後屬南馬村第三村民小組管理。現在該村居民大多數已遷居南馬村,還剩5戶9口人留居此生活。

文化景觀


自然景觀--九峰山
九峰山(Jiǔfēngshān),位於南馬村之北,因其高度居南馬九座山頭之首而得名。海拔1012米,方圓約2平方公里。此山林業面積120畝,耕地面積160畝。山巔平坦處建有廣化庵(二仙廟)佛爺殿。寺廟周圍松柏環繞,微風時動,松濤聲如天籟,極目遠眺,崇山峻岭萬象森列,大氣磅礴,融大自然靈秀於一體,是理想的人間勝境。
人文景觀--廣化庵
廣化庵(Gǔanghuàān),又名二仙廟,位於南馬村九峰山巔,為陵川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考古舊碣,該廟在唐宋時已建過小廟,規模不大。具現在規模創建於明嘉靖已未(1536年),重修於明天啟三年(1624年),后佛像裝於明崇禎四年(1632年),舞樓重修於清嘉慶十七年(1788年)。該廟為明清格局建築,二進院,里院有正殿(二仙殿)三間,六進深,通檐用四柱,斗拱較大。正殿二側配樓各二間。院東西二側各建廓廬四間。中大門上五道殿三間,鐘樓二間,大門側各豎石碑3塊。外院正南重建舞樓五間,現代建築,東西山門彩色琉璃瓦頂。廟后建有三間佛爺殿,獨圍一小院。該廟20世紀70年代初,曾在此辦過高中,修繕修復大部分為現代建築格局。2002年—2006年,南馬村村民集資四年對廣化庵進行修復一新,裝塑神像20餘尊,室內粉飾壁畫、神龕丹青煥然,金碧輝煌,莊嚴肅穆,院內松柏蔽日,古樸幽靜,步履九峰,觀光古剎,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珠聯璧合,相映成趣,如入仙境。
“紅土魚”地名的傳說
紅土魚(Hóngtǔyú)是南馬村東面1公里處的一片土地的古地名。位處馬鞍山北麓,方圓有百餘畝梯田,均為紅土地,地內裂姜石較多。相傳千年前,“紅土魚”這片土地的土質原先為黃土地,地名叫東嶺坡。東嶺坡中段路邊有一塊四畝多地塊,地中有兩個相距10米並列相對的魚形土圪瘠,呈南北走向,長約8米,寬2米,高1.5米左右,土圪瘠上荊棘叢生,一直未敢有人動過。這塊地是村裡王姓人家的祖地,傳到王大富這一代已800餘年。王大富二十餘歲,年青力壯,每到春耕秋耘,一到地中兩個圪瘠耕作,經常損壞農具,早有剷除其之心。這一年秋耕,王大富扶犁過左邊土圪瘠時又被裂姜石扯壞了鏵,四家換上鏵又二次扯損,下決心非剷平土圪瘠不可。秋耕結束后,王大富叫了二個年青人,拿上挖土工具,往地里去平整土圪瘠。先從左邊土圪瘠下手刨,刨開后,發現裂姜石很多,他們刨呀,擔呀,一連七天,左邊的土圪瘠被剷平了。第八天一行三人帶著工具又來到地里。放眼一望,全都傻了眼。一坡地全都變成了紅色。被剷平的土圪瘠,正往上溢水。這時,恰巧一位姓董的陰陽先生路過,一見此景,大聲疾呼:“年青人,誰讓你們蠻幹的?這地里的兩個土圪瘠是一公一母兩條神魚,為南馬村的主動脈,關係到村的興衰,幸好你們只把一條公魚剷平還剩下一條母魚,若都挖完了,村裡十年內人丁不得安生。你們看看,裂姜就是魚骨,往上溢水是魚在流血,周圍的土地都被魚血染紅了。”王大富一聽,立即向董先生求救,董先生指引他先去土地廟謝罪,然後又是帶上供品來地里祭奠祈禱,此事才能終了。從此,這一百畝多地一直成為紅土地,東嶺坡地名也因此改成了“紅土魚”。地中右邊的土圪瘠,再沒人敢動過一钁一杴。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農業學大寨運動中,才將土圪瘠剷平,使之變成了一塊平坦完整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