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倒戧刺的結果 展開

倒戧刺

東北方言

倒戧刺是一句東北方言,指甲旁邊翹起的小塊刺狀表皮,逆剝。主要是由於指甲邊緣角質層過於乾燥、缺少油脂的滋潤而發生分離,從而導致逆剝。

倒戧刺實際上是一種淺表的皮膚損傷,並不是什麼大問題,患者無需過度緊張,若局部紅腫出血,需及時就醫。

基本字義


倒戧刺

東北方言


①指甲旁邊翹起的小塊刺狀表皮,逆剝。
例:手上又起~了。
②逆刺。
例①:它的葉子上長著~,非常扎手,象鋸一樣。
例②:熊的舌頭上長滿了尖利的~,舔一口,扒層皮。
例③ :木頭上有~,搬時注意點。

注意


不正確的處理,隨手就把倒戧刺撕掉,這一撕就容易導致皮膚的破損,輕則是輕度的皮膚感染,重則就會導致甲溝炎,或者是皮下膿腫,或者是甲下膿腫。再更為嚴重的,會出現嚴重的膿毒血症,或者敗血症,甚至會出現骨髓炎,面臨截肢的危險。用手撕倒刺這樣看似平常的小習慣,也有可能嚴重影響身體健康。倒刺雖然創口小,但也能形成皮膚破潰,為細菌入侵打開方便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