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子

漢語辭彙

偈子是漢語辭彙,拼音為jì zǐ,又名偈頌,因為大多是詩的形式,又名偈詩。出自《水滸傳》。

基本資料


(1) 佛經中的唱詞 [Budhist's chant or hymn]。偈陀之省。如:偈頌(偈文,偈句,偈言,偈語,偈誦。均為梵語“偈佗”。即佛經中的唱頌詞)

基本釋義


(1) 勇武 [brave]
其人暉且偈。——漢· 揚雄《太玄·闕》
(2) 行動急促 [rushing]。如:偈偈(急馳的樣子)

基本詞義


【偈子】 :jì zǐ 即偈頌。
【偈頌】 :jì sònɡ
1.梵語"偈佗"的又稱。即佛經中的唱頌詞。每句三字、四字、五字、六字、七字以至多字不等,通常以四句為一偈。亦多指釋家雋永的詩作。
偈子,又名偈頌,因為大多是詩的形式,又名偈詩。偈,梵文Gāthā的音譯“偈陀”,也有譯“伽陀”、“伽他”的,簡稱“偈”,意為“頌”、“諷頌”。偈子是佛經體裁之一,主要有兩種:一曰通偈,由梵文32個章節構成;二曰別偈,共四句,每句四至七言不定。僧人常用這種四句的韻文來闡發佛理。

引證解釋


即偈頌。 宋 蘇軾 《和黃魯直燒香》詩之一:“四句燒香偈子,隨香遍滿東南。”《西遊記》第二十回:“這一篇偈子,乃是 玄奘法師 悟徹了《多心經》,打開了門戶。” 魯迅 《南腔北調集·為了忘卻的紀念》:“記得《說岳全傳》里講過一個高僧,當追捕的差役剛到寺門之前,他就‘坐化’了,還留下什麼‘ 何立 從東來,我向西方走’的偈子。

詞語分開解釋


偈 : 偈 jì 〔偈陀〕梵語“ 頌”,即佛經中的唱詞。簡作“偈”。 偈 jié 勇武。 跑得快:偈偈。
子 : 子 zǐ 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

釋例


其一 作者 神秀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
其二 作者 惠能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我們在聽大德開示的時候,常常會聽到“三藏十二部”、“十二部經”,就是指將三藏佛典的性質和方式分成十二類,在長行、偈頌、因緣、譬喻、本生、本事等十二種體裁中,偈頌是不可缺的重要部分。
偈頌因為是宣傳佛理的短句,梵語“偈”、“偈陀”,在佛教傳入中華的時候,就被得道高僧譯為漢文“頌”,因此後來的僧人就採用“梵漢雙舉”並稱“偈頌”。偈有兩種:一通偈,二別偈。通偈,每句字數不定,句數不拘,以三十二字為一偈;古天竺人,常用此體裁。別偈,每句或二、三、四言或五、六、七言乃至多言,共四句為一偈。古代天竺語言風格與漢地大異;偈頌原是可以歌詠的,但是被譯成漢文,言簡意賅,就類同於詩。漢譯“偈頌”,與中國舊體詩的發展密切相關,亦是譯經大師們照顧本土信眾、讀者的一種善巧方便。翻開中國史詩,唐代之前,多為四言詩、五言詩;唐代及其後,則以七言詩為盛。因此,譯經大師們盡量採用時人喜聞樂見的形式,以契眾機。舊譯時代,只有四言、五言偈,並無七言偈,如《四十二章經》、《妙法蓮花經》等;新譯時代(唐代)則不乏七言偈。
偈通常由四句組成,每句以四言、五言、七言為主;就此而言,與中國舊體詩相象。但舊體詩不但講字數、句數,而且講平仄、對仗、押韻,稍有不慎或技巧欠佳,便導致“以辭害義”,故佛教的譯經大師們,就用樸實平易的白話文體來翻譯佛經,因不加藻飾,追求易曉效果,就形成一種特殊的白話文體。偈由於不刻意講究平仄、對仗、押韻,長期以來,卻因其意義蘊深遠而被廣為傳誦。
歷代高僧常常在圓寂前夕,會將平生學經感悟,留下以示後人。這類偈語一般四言一句,以四句為一偈。例如:晚近中興律宗之祖弘一大師臨終偈曰:“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問余何適,廓爾亡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當代高僧茗山老法師臨終的示偈為:“秋水魚蹤,長空鳥跡。若問何往,往生凈域。覺而不迷,生必有滅。乘願再來,何須悲泣。”……將畢生修為以偈頌形式留給後人參悟。
偈頌中,預言的也很多,大家在閱讀《水滸傳》中就有魯智深下山時,智真長老送了四句偈語給他:“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州而遷,遇江而止。”其中意思,大家想必都知道。但是在一生中去感悟、明白一個高僧對人生過程的感悟偈頌,卻非常之難。
當魯智深隨同為實現招安領命於朝廷的宋江,臨江的時候忽然明白了自己的一生而坐化了,他做了半輩子和尚,臨死之前才明白“圓寂”之意,總算沒有白當一回出家人。魯智深死得了無牽掛,人生所有目標均得以實現,再也沒有什麼放心不下的地方。正如大惠禪師為魯智深一生的“總結性”偈語:魯智深,魯智深,起身自綠林,兩隻放火眼,一片殺人心。忽地隨潮歸去,果然無處跟尋,解使滿空飛白玉,能令大地作黃金!人生處處可以修行,為我們的一生去感悟出一兩則偈頌,應該是修行者的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