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人性論的結果 展開
- 哲學理論
- 英國大衛·休謨創作的哲學著作
人性論
英國大衛·休謨創作的哲學著作
《人性論》是英國哲學家大衛·休謨創作的哲學著作,以三卷本出版,前兩卷(《論知性》與《論情感》)於1739年出版,第三卷(《論道德》)於1740年出版。
《人性論》從社會角度而非自然科學角度探討了基於公共意見與信念而形成的人的社會本性。全書分三卷,分別為“論知性”、 “論情感”、“論道德”。第一卷闡述認識論,主要說明了知識的起源、分類和範圍,人的認識能力和界限,以及推理的性質和作用等內容。第二卷以感覺性觀點說明倫理學和美學問題,認為快樂的感覺是善和美的共同基礎。第三卷是在前兩卷基礎上對道德問題的全面闡述。
《人性論》中休謨對人性的分析開啟了西方道德哲學中的情感主義。他認為對於人性的分析不能從理性的抽象原則出發,而應著眼於符合心理法則、表現出價值傾向的現實的個人。他對人性透徹的分析以及對道德善惡標準的界定,為當代政治哲學和道德哲學提供了論說的話題。
《人性論》全書分三卷,分別是“論知性”、“論情感”和、“論道德”。正文前有一篇簡短的“引論”,主要說明了人性科學的重要性和意義。第一卷“論知性”的主題是認識論,主要說明了知識的起源、分類和範圍,人的認識能力和界限,以及推理的性質和作用等認識論的內容。第一卷是《人性論》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其他部分的基礎,包含了休謨對哲學的主要貢獻。第二卷“論情感”是第一卷的繼續,其主題是情感的起源、性質和活動,並為下一卷關於道德問題的討論打下基礎。其中對意志和自由的討論有相對的獨立性。第三卷“論道德”是在前兩卷基礎上對道德問題的全面闡述。其中第一章論述了道德的基本原理,屬於倫理學的內容;第二章討論“人為的德”——既是倫理學的內容,也是政治學的內容;第三章討論的是“自然的德”。
第一卷 論知性
第一章 觀念的起源、組合、抽象、聯繫等 | 第二章 空間觀念和時間觀念 | 第三章 知識和概然推斷 |
第一節 人類觀念的起源 | 第一節 空間觀念和時間觀念的無限不可分性 | 第一節 知識 |
第二節 記憶觀念和想象觀念 | 第二節 空間和時間的無限可分性 | 第二節 因果觀念 |
第三節 觀念間的聯繫或聯結 | 第三節 空間觀念和時間觀念的其他性質 | 第三節 為什麼一個原因永遠是必然的 |
第四節 關係、樣態和實體 | 第四節 反駁的答覆 | 第四節 因果推理的組成部分 |
第五節 抽象觀念 | 第五節 反駁的答覆(續) | 第五節 從印象到觀念的推斷 |
第四章 懷疑主義哲學體系和其他哲學體系 | 第六節 存在觀念和外界存在觀念 | 第六節 觀念或信念的本性 |
第一節 理性方面的懷疑主義 | 第七節 信念產生的原因 | |
第二節 感官方面的懷疑主義 | 第八節 其他的關係和其他習慣的效果 | |
第三節 古代哲學 | 第九節 信念的影響 | |
第四節 近代哲學 | 第十節 機會的概然性 | |
第十一節 原因的概然性 | ||
第十二節 非哲學的概然推斷 | ||
第十三節 必然聯繫的觀念 | ||
第十四節 判斷原因和結果的標準 | ||
第十五節 動物的理性 |
第二卷 論情感
第一章 驕傲與謙卑 | 第二章 愛與恨 | 第三章 意志與直接情感 |
第一節 驕傲與謙卑的對象和原因 | 第一節 愛與恨的對象和原因 | 第一節 自由與必然 |
第二節 印象與觀念的聯結關係及其對驕傲與謙卑的影響 | 第二節 證實這個體系的幾種實驗 | 第二節 自由與必然(續) |
第三節 體系的限制 | 第三節 疑難的解決 | 第三節 影響意志的各種動機 |
第四節 惡與德 | 第四節 對親友的愛 | 第四節 猛烈情感的原因 |
第五節 美與丑 | 第五節 對富人與權貴的尊重 | 第五節 習慣的效果 |
第六節 外在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 | 第六節 慈善與憤怒 | 第六節 想象對情感的影響 |
第七節 財產權和財富 | 第七節 憐憫 | 第七節 空間和時間的接近和遠隔 |
第八節 名譽的愛好 | 第八節 惡意與妒忌 | 第八節 空間和時間的接近和遠隔(續) |
第九節 動物的驕傲與謙卑 | 第九節 慈善、憤怒與憐憫惡意的混雜 | 第九節 直接的情感 |
第十節 尊敬和鄙視 | 第十節好奇心或真理的愛 | |
第十一節 性愛或兩性間的愛 | ||
第十二節 動物的愛與恨 |
第三卷 論道德
第一章 德與惡總論 | 第二章 正義與非義 | 第三章 其他的德和惡 |
第一節 道德的區別不是從理性得來 | 第一節 正義是自然的還是人為的德 | 第一節 自然的德和惡的起源 |
第二節 道德的區別是由道德感得來 | 第二節 正義與財產權的起源 | 第二節 偉大的心情 |
第三節 財產權的規則 | 第三節 仁善與慈善 | |
第四節 依據同意而進行的財產轉移 | 第四節 自然才能 | |
第五節 許諾的約束力 | 第五節 關於自然才能的進一步考慮 | |
第六節 正義和非義的進一步考慮 | 第六節 本卷的結論 | |
第七節 政府的起源 | ||
第八節 忠順的起源 | ||
第九節 忠順的限度 | ||
第十節 忠順的對象 | ||
第十一節 國際法 | ||
第十二節 貞操與淑德 |
休謨生活在英國資產階級“光榮革命”結束到產業革命開始的社會變革的時代。這時,資產階級的進步性和保守性交織在一起。作為這個階級思想代表人物的休謨,其哲學思想受到經驗主義者約翰·洛克和喬治·貝克萊的深刻影響,同時吸收了英格蘭知識分子艾薩克·牛頓、弗朗西斯·哈奇森、亞當·斯密等人的理論。在此基礎上,休謨建立了以動搖於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之間的懷疑論為特色的哲學體系。
休謨的社會歷史觀點以人性論為基礎,把對財富、享樂和權力的追求看做是人的本性,並認為無論何時何地,人性是一致和不變的;他還認為歷史的作用就在於發現有關人性的普遍原理,提供經驗教訓。基於此,體漠撰寫了《人性論》。
休謨12歲時被送進了愛丁堡大學讀書,原本主修法律的他在18歲時聲稱在哲學領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於是他下定決心來面對這個“全新的思考領域”,“拋棄其他所有快樂和事業,完全奉獻在這個領域上”。1734年夏,休謨赴法從事研究和寫作,1734年到1737年,他居住在昂儒的拉弗萊什,在此期間,休謨利用學院圖書館,撰寫他的著作。1737年,休謨回到倫敦。1739年1月出版了《人性論》的第一、二卷。次年11月出版了第三卷。
論知性
《人性論》第一卷討論知性。休謨將認識的基本要素稱為“知覺”。心靈的全部知覺都是雙重的,分為印象和觀念兩大類,兩者的區別在於刺激心靈進入意識時強烈與生動的程度。印象是進入心靈時最強烈生動的那些知覺,包括初次出現於心靈中的一切感覺、情感和情緒。觀念則是印象在思維和推理中的微弱的意象,它是印象的摹本。知覺還可以區分為簡單知覺和複合知覺,一切簡單觀念與簡單印象是相互類似的,複合觀念雖然未必與複合印象相似,但是它的構成要素都是由簡單印象來的。因此人性科學的第一條原則就是印象先於觀念,一切觀念起源於經驗,不存在先天的觀念。至於源於感官的印象從何而來,則是人類理性所不能解決的問題,因為人們無法超越感覺這一認識的界線對此作出說明。所以對認識而言,真正有意義的工作是說明形成觀念之間關係的秩序和原則。心靈對於由印象而來的觀念有兩種能力,即記憶和想象。記憶復現印象並以精確的次序保存觀念,想象則可以自由地安排觀念,想象自由就是人性科學的第二條原則。不過,想象對觀念的聯結並非毫無秩序,它受一些普遍原則所支配,這就是類似時空接近和因果關係。由此而形成的觀念之間的關係可以分為兩類:一類完全決定於人們所比較的各個觀念;另一類是可以不經過觀念的任何變化而變化的。前者只涉及觀念之間的關係,只要它符合觀念聯結的原則,由此形成的知識如數學就具有確定性,不過它的內容極其有限。後者主要是因果關係似乎能夠推溯到人們感官以外,並把人們看不見觸不到的存在和對象報告給人們,它構成了知識的大部分內容即關於外部世界的知識的基礎。在休謨看來,雖然人們無法確知感覺的來源、實體和上帝的存在以及因果必然性的真實原因,但這並不意味著人們必然走向徹底的懷疑論。他對這些問題的置疑之目的只是免除那些與此相關的問題,從而將認識限制在人們能夠解決的問題之上。由此,休謨將他的懷疑論稱為“溫和的懷疑論”。
論情感
《人性論》第二卷討論情感。知覺分為印象與觀念,而印象又可以分為原始的和次生的兩種,這就是感覺和反省。前者包括全部感覺印象和一切苦樂感覺,後者則包括情感和類似情感的其他情緒。反省印象還可以區分為平靜的和猛烈的,對於行為、著作和外部對象的美和丑所有的感覺屬於第一種,愛和恨、悲傷和喜悅、驕傲與謙卑等情感屬於第二種。休漠在這一卷中主要探討了那些猛烈的情感的本質、來源、原因和結果。
論道德
《人性論》第三卷討論道德的問題。休謨將他的認識論和情感論應用於倫理學,並且認為關於道德的推理將證實關於知性學和情感的論述。心靈除了知覺沒有別的東西,關於善惡的判斷也是知覺,因而倫理學是一門行為科學,必須建立在經驗與觀察的基礎上。真正說來,道德的區別不是從理性而來的,因為理性的作用在於發現真偽,而人們的情感、意志和行為沒有真偽之別,它無所謂違反或是符合理性。道德不如說是被人感覺到的而不是被人判斷出來的。既然道德的區別不在於觀念,那就一定源於印象,即源於人們的道德感。因而理性也不構成與情感的對立關係,它是並且也應是情感的奴隸,除了服從和服務於情感外再也沒有其他功用。情感的主要內容是苦樂的感覺,一切道德都是建立在這些特殊的感覺基礎上的。道德的本質就在於產生快樂,惡的本質就在於使人痛苦。德與惡是被人們單純地觀察和思維任何行為、情緒或品格時所引起的快樂和痛苦所區別的。休謨一方面堅持道德情感主義而反對道德理性主義;另一方面亦力圖使其功利主義觀點不至於陷入自私的褊狹性,由此他將“同情”看做道德的重要原則。同情是心靈的交感、情緒和情感的傳達,是觀念到印象的轉化,它能夠使人超出自我,對他人的利益乃至公共福利產生關切的情感,因而是德性的重要來源和社會生活的基礎。
《人性論》尤其是其中關於知性的學說在哲學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休謨的因果學說及其對歸納問題的闡述至今仍然是人們討論的課題,而他的懷疑論不僅使宗教,也使唯理論甚至經驗論陷入了困境。
英國《泰晤士報》:西方哲人對於人性的思考起源很早,但是可以說直到休謨的《人性論》才開始接觸到問題的本質,才開始成為一個有系統的整體。休謨《人性論》所蘊涵的富有成果的哲學思想,作為人類認識長河中的積極而有價值的積澱物,將永遠保存在人類知識的寶庫中。
大衛·休謨,1711年4月26日生於蘇格蘭愛丁堡,12歲時被家裡送到愛丁堡大學就讀。16歲時,休謨就開始其哲學思考和寫作。在18歲時休謨的哲學研究獲得了重大突破。1752年,休謨被選為蘇格蘭律師協會圖書館管理員和協會的執事。1765年休謨被任命為英國駐法國使館秘書。1767年2月,休謨擔任副國務大臣的職務。1769年8月,休謨回到愛丁堡。1776年8月25日休謨因病去世。休謨主要著作有《人性論》《自然宗教對話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