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蔣家駿的結果 展開

蔣家駿

太極拳名家

蔣家駿,江蘇省徐州市人。自幼師從陳家溝陳氏第十八代傳人陳照丕習練陳氏太極拳老架一至五路、炮捶一路、長拳108勢、太極門中各種長短器械有6年光景。蔣家駿學拳認真、執著、刻苦,除了得到陳照丕先生的認真指點,還得到陳家其他長輩的指教。後期,他學到了現在甚少人掌握的,被認為是失傳了的陳氏傳統功夫,其中有“金剛十八拿”和“沾衣十八跌徠”太極大槍用法。這期間,蔣家駿得到了陳發科之愛女陳豫俠先生及陳金鰲先生的經常指點。

學藝經歷


陳豫俠先徠生對蔣家駿特別器重,稱讚他為“後起之秀”。在20世紀60年代初,年輕的蔣家駿,已開始將所學拳藝的心得體會用文字整理出來,其中有《陳氏太極拳拳械式名練法要義說》等文,這些記載他心得的有關陳氏太極拳拳械功夫理法技法方面的內容,是他帶著研究精神學拳的表現。
蔣家駿在年輕學拳的同時,就收集不少古拳譜、拳著、其中有《陳氏拳械譜》、《兩儀堂拳譜》、《陳氏文修堂拳譜》、《陳氏家乘圖要》、《三三六拳譜》、《陳氏太極拳匯宗》等,這給蔣家駿全面學習研究拳學帶來極有利的條件。他還做了大量筆記、考證和研究收心得,有30萬字之多。
1964年,蔣家駿又拜在太極拳技擊家洪均生先生門下,此後40處相隨不離。在洪師那裡,他既系統學習了陳氏太極拳精深的“理”,也學習了陳氏太極拳縝密的“法”。從洪師處他深深領悟到太極拳的精巧功夫,以巧勝人的本質,深入太極技擊的正道。通過40餘年的刻苦用功,專一精練,在實踐中感受到什麼才是太極拳的精髓——技擊功夫。

武術理論


中為武術家蔣家俊
應該說,拜在洪均生先生門下后而追隨40年,經過系統的學習與實踐、檢驗、再實踐,繼而提高、飛躍,對於能有今天在中國傳統武術理論與實踐方面有較深刻理解的蔣家駿,是非常重要和極其關鍵的。全面地學習、繼承中國傳統武術的武學,脫離實踐,或沒有足夠的實踐體會,是不可能做到的,也無法真正理解中國傳統武術武學的真諦。蔣家駿非常清楚這點。他認為,光靠文字上的研究和自己活動身體四肢,只能說是學習武術的一個過程,不經過實踐,就等於在研習繼承中國傳統武術武學路上的中途徘徊,永遠無法走到終點,就不可能探知武學的真諦。因此,蔣家駿一直在這條路上往前走、不停地往前走,儘管跋涉探求武學真諦的征程是崎嶇艱辛的。蔣家駿幾十年如一日,堅持每天練拳二三十遍,即使外出,忙於他事,他也抽空甚至在天未亮的時候在住一空間、在辦事的路上、在等待的空餘時間,打上幾趟拳,做各種的功法練習,運動身體。若在家裡,每天早上,除了練拳,他都跟十來個弟子們分別動動手腳,以各種方式方法對抗實踐,從不間斷。
蔣家駿是一位不多見的注重理論與實踐的武術研究者。他不畏艱辛,不惜流汗,長年累月地實踐,潛心研究前人留下的拳譜、拳諺、著作,不斷總結經驗體會,使他對武學的理論、技理技法、戰術戰法等內容有較深的認識。
“手眼身法步”是我們在武術界常看到、聽到的一名言,它是武術界前輩練武要求的總結,不管什麼拳種門派的老師,常以此來強調學武基礎要求的多個方面。然而,蔣家駿卻提出,應該是“眼手身法步”。他認為,在武術的對抗搏殺中,一位功夫好手要想戰勝對方,必須隨時注視著對方,眼睛是全身一切行動的總指揮。一個人的反應是根據眼睛觀察對方的一舉一動而指揮四肢軀幹作相應反應的。因此,眼睛觀察的重要性使之應放在首位,放在手動之前。“眼手”與“手眼”一字位置之差,反映了武術家對武術實踐應用的理解正確與否,也反映了武術家對現代科學知識的了解水平。這是武學理論概念問題。
所有這些理論概論,在蔣家駿的拳械演練與實踐中,是可以非常明顯看得出來和表達出來的。這就是拳家一動手,便知有沒有之道理。
對於作為中國傳統武術功夫的太極拳,蔣家駿以辨證的態度,從武學概念的角度來分析太極拳的剛柔關係。他認為,太極拳的柔是“松”、“是“圓”、是“靜”;而同時,太極拳與其他的優秀拳種如少林拳、形意拳等,同樣有“剛”的一面。太極拳的剛則是“緊”、是“猛”、是“迅”。太極拳的功夫與少林拳、形意拳的功夫一樣,其目的是相同的,這就是屬於武學範疇的太極拳的本質。
常言道,太極拳是“以柔克剛”、“剛柔相濟”,但這裡說的“柔”能克“剛”中的“柔”,不是“軟”,不是全身沒有勁力的“柔”和“軟”,而是指“柔化”、“柔走”的方法、技巧,是以“松”、“圓”、“靜”的方式積蓄、調整自身能力的一種表現。蔣家駿認為,除了說“柔能克剛”、“剛柔相濟”,還要增加“以剛克剛”、“以剛克柔”。這要看習練、掌握的功夫。而要做到“松”、“圓”,做得好可真不容易,蔣家駿先生對我說,就是練到現在,他比起老師洪均生,還差得遠呢。洪師那種松、柔、圓的感覺,是他一生的追求。

授業方法


武術家蔣家俊
蔣家駿與弟子們的對抗實踐,可不是在玩遊戲,是實實在在的實戰對抗戰,蔣家駿一位在江蘇淮安的徒弟馮太富回憶十多年前到徐州拜訪蔣家駿時,親眼目睹蔣家駿與弟子劉洪利、鹿士斌等人在徐州雲龍公園裡試手的情形。他說,被試者不是被蔣師截勁前發騰空一丈余遠,就是被其用采捋等手法,借勁使之雙腳離地向後摔了一個大跟斗。蔣師化發同時,剛柔相濟,時間、方向、角度、方法配合得絲毫不差。他說,那都不是師徒配合著玩,而是隨便上,隨便摔打,以各種手法腿法摔打。
就是在公開的表演會上,蔣家駿對弟子們的演示也是動真格的實戰。1988年11月在廣州召開的太極名家研討會上,蔣家駿與弟子劉洪利分別在白雲山與荔灣體育館的兩次內部與公開的太極名家演示會上,他們以太極拳特有的打手用法實驗演示,其鬆柔圓活而又迅猛乾脆的攻防化打,使與會者眼前一亮。蔣家駿對太極拳的理解與掌握可不是一般人以嘴巴說說、活動活動身體所能達到的境界,他們的精彩演示,使與會者了解到太極拳作為武術的一面,這是艱辛與汗水的結果。演示后,劉洪利卻在床上躺了3天,摔得可不輕。長年累月艱苦的研習訓練,實踐,使年逾60的蔣家駿先生隨時可實戰交手或遇敵制敵。同時,他也由此帶出一班有實踐體會的武學繼承人。在熱兵器時代,現代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像蔣家駿先生及其弟子們這樣不畏艱辛,甘於刻苦,孜孜不倦以實際行動研習繼承似播中國傳統截止學武術文化的武學“痴”,真是難能可貴。
在需要動手的時候就能動手,就敢動手,而且勇於戰勝對手,這是一個真正的武術家必備的素質,這需要時間、精力、汗水的付出。蔣家駿常提起1995年他帶著幾位弟子到濟南探訪洪師,而洪均生先生已90歲高齡,還能在蔣家駿與他過手試驗時兩人接觸的一瞬間,把蔣家駿打個翻跟頭之過程,他說,他以為老師已90歲高齡,從力量上不可能與他比,而當老師叫他隨便用時,他還不敢發多大勁,誰知雙方一接觸,他就被老師嫻熟而又準確的巧與力的配合運用打翻了,可想而知洪師功夫之高,中國武學之深奧,這使我們看到武學真諦探求路之漫長、之艱苦、之不易。
刻苦研拳結碩果

個人影響


蔣家駿的弟子不算多,他對弟子的要求,卻是非常嚴格,不但傳拳傳藝,更注重傳德。蔣家駿說,武術文化的內容很廣,除了肢體活動的拳藝,還有拳藝包含的各種文化。他早年跟著幾位太極拳大師學藝,老師對他的要求非常嚴格,首先灌輸的是武術界一貫尊師重道的傳統。他學拳藝幾十年,對多位先後教導過他的老師,敬愛有加。在我與他的十多年接觸中,每當提起陳照丕、陳豫俠、洪均生等老師時,懷念之情、敬愛之念油然而起,老師的諄諄教誨如重現眼前,此情此景亦使我為之感動。他在寫回憶洪均生先生的文章后,寫到“每念恩師,永銘難忘”,“當我研練拳法有所得時,總感到先師露出慈祥的笑容,似欣慰、似鼓勵……”這些實是蔣家駿情感的真實反映。他常提到,在洪師晚年,他幾次帶著多名弟子前往山東拜見洪師,他也都是站候在洪師身邊,聆聽洪師的教導。也正因為蔣家駿自己受此教育,他在教導弟子、學生時,總將品德教育放在前。他認為,傳播中國傳統的武術文化,將中國傳統的良好道德風尚傳給學生是第一重要的。
蔣家駿總要將正確的武學概念與拳藝同時傳授給弟子與學生,他們說,只教動作不講道理,講了道理不以實踐而示之,是貽誤後人。所以,他的弟子和學生也對蔣老師十分尊敬,師生關係相當密切。

弟子


著名的書法家胡志穎讚譽蔣家駿:“浩然正氣,太極神功”
著名的書法家胡志穎讚譽蔣家駿:“浩然正氣,太極神功”
說來也挺有趣,蔣家駿的不少弟子和學生,當初是不相信太極拳是武術,都認為太極拳只是健身操,經過與之試驗功夫,以各種手法實踐切磋后,方相信真有太極拳功夫的存在,才拜他為師轉而學習太極拳功夫的。如80年代,廣東羅紅元、江蘇淮陰的一批習練拳擊、散打、其他拳種的小夥子,就是在一次江蘇省武術觀摩大會觀看到蔣家駿演示陳式太極刀法后,分別以各種拳法與蔣家駿比試實驗后,才信服太極拳功夫了得,拜蔣家駿為師學藝,而這批小夥子,現在都是當地的武林好手。這批小夥子後來也成為武術文化的傳播者,他們在當地悉心傳授拳藝,教育盲動者。以此方式拜蔣家駿學藝有全國各地的不少武術學好者,廣東、安徽、河南、江蘇、黑龍江等地都有。
由於有明師指點傳藝蔣家駿的弟子學生在全國太極拳劍(推手)錦標賽和演武大會上,獲得了喜人的成績,其中弟子鹿士斌、吳華強、劉洪利、謝建軍、姚士玉、馮太富、陳廣友、陳正平、田有雲等分獲取金牌、銀牌、銅牌,這對人們重新認識太極拳產生了很好的影響,使人們看到太極拳不但有套路、推手、散手等武功內容和完整的武學體系,而且太極散手的訓練技擊方法系統是相當完善的。
近些年來,蔣家駿在太極拳武學方面的造詣為越來越多的武術愛好者所認知,慕名來邀他去傳拳和訓練推手、散手者絡繹不絕,蔣家駿總是熱心指教,誨人不倦。

個人評價


人們讚譽蔣家駿為太極拳的一代名家,蔣家駿卻說自己與洪均生老師的武學底蘊與技擊武藝相比,還相差很遠,他總說自己是洪均老師不成材的老學生。這固然是他的謙詞,但同時也反映出他不懈追求武學真諦,要把洪師及前輩優秀的武學武藝承襲下來,傳播開去的決心。蔣家駿說雖然自己是60歲的人了,但還要不斷地探究、實踐,為傳播中國優秀的傳統武術文化而盡畢生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