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深南路的結果 展開
- 深圳市深南路
- 無錫市深南路
深南路
深圳市深南路
深南路,根據位置不同被稱為深南大道、深南東路或深南中路,是中國廣東省深圳市的一條東西向重要交通主幹道。
深南路東始於羅湖區深南沿河立交,西終於南山區南頭檢查站,全長約28公里,橫穿羅湖、福田、南山三區,沿途經過深圳市各種主要組團,包括商業區、工業區和旅遊區等;許多地標建築也在此街上。事實上,它本身就是深圳的地標,2004年被評為“深圳八景”之一。
深南路的前身是連接深圳鎮和南頭鎮的深南公路。建市后,雖然沒有按照原來公路的走向修築,但路名保留了下來。2002年曾有建議將此路改名為“深圳大道”,但建議最終擱淺。
深南路分為三段:
深南沿河立交至紅嶺路部分稱深南東路
紅嶺路至華富路部分稱深南中路
華富路至南頭檢查站部分稱深南大道
1980年,只有7米寬的深南路(現在的深南中路)建成。由於深圳市政府在1981年決定整體規劃和修建東西向幹道時,深南路被定位為城市道路,其最初的一段在1983年由7米擴展到60米。1985年修建深南東路時,也用了此寬度。後來修建西段深南大道,路寬定為140米,包括兩側綠化帶各30米,及中央綠化帶16米。由於深圳市決定建地鐵,本來預留給輕軌的道路中央地帶就做了綠化帶。1990年深南路全線基本成形,之後沒有再拓寬和伸長。
深南路原來在深南-華富路口和深南-上步路口有兩個花壇式的迴旋路口,當時兩處地方未設立紅綠燈。深南中路路中心的綠化帶,以及馬路兩側的自行車專用通道,也隨著地鐵工程、馬路擴建被取消。
2006年至2007年期間,深南路全線進行了修整。
作為深圳最重要的交通主幹道,深南路與特區一起成長,見證了深圳特區25年經濟高速發展的傳奇,它也與深圳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鮮為人知的是,從1979年到1997年,這條路從最初的2.1公里長、7米寬逐漸變成現在的全長28公里,最寬達130米,中間曾經歷過三次大的變化。在深圳工作了20多年的原深圳市規劃國土局總規劃師郁萬鈞昨日接受採訪時說:“我見證了深南路的三次‘變臉’!”
1979年:陸豐人最初修的深南路
“25年前,現在的深圳經濟特區還只是一個位於中國南端的邊陲小鎮,隸屬於寶安縣。當時全深圳鎮的非農戶口不到2.6萬人,汽車只有7輛,整個城鎮基礎設施十分簡陋。當時鎮里只有兩條像樣的水泥路,全長不到2公里。一條是人民路,一條是解放路。對外運輸則主要靠107國道和到惠州的兩條公路。其他的都是沙土路,一下雨就寸步難行。”他說,最初的建設者們生活有三難:行路難、吃飯難、睡覺難。其中行路難被排在了第一位。
1979年,寶安縣撤縣建市。1980年,深圳經濟特區隨之成立。修一條主幹道很快成為建設者們的共識。郁萬鈞回憶說,當時陸豐縣在深圳有個辦事處,為支持特區建設,辦事處動員了家鄉的鄉親前來修路。就這樣,一支由600名陸豐建築工人組成的隊伍進駐深圳,開始了深南路最初的艱苦修建。
“最初我們並沒有給這條路想好一個名字。因為深圳特區東起大鵬灣背仔角,西至南頭一甲村,這條路也計劃從原來的深圳鎮一直往南頭修,就叫了深南路,並且一路叫下來。”郁萬鈞說:“不要忘了陸豐的鄉親們,是他們給我們修了最初的深南路!”他回憶說,最初修路的確非常艱苦。到處是稻田、魚塘,甚至是墳地,很多地方水、電不通,施工隊住著茅棚,忍受著蚊子、蒼蠅的輪番“轟炸”,又沒有現代化的機械,硬是用手和鋤頭,一寸一寸地挖出了一條路。經過近一年的拼搏,1980年,從蔡屋圍到當時上步工業區的深南路第一段修通了,雖然全長只有2.1公里,7米寬,僅夠兩台車來回并行,但是在當時來說,這條路已經是特區里最長的路了。
1982年:拓寬深南路引發爭論
1982年,深圳特區的路網大致確定了下來。因為深圳的地形是由東到西狹長延伸,路網也確定了修建深南路等3條主要幹道橫貫東西。此時,對深南路進行拓寬也被提上議程。
郁萬鈞告訴記者,1982年,特區成立了基礎工作組,全面負責特區道路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基礎工作組聘請了第四航運工程局和市公路局來負責深南路進一步的設計和施工。按照城市道路設計標準,設計部門提出將深南路由7米拓寬至50米,整個路段設有慢車道、快車道和人行道,還留有綠化帶,按業內的說法叫“四塊板”。關於深南路的拓寬程度,當時引起了很大的爭論。
“不同的意見主要是:當時特區人口只有區區幾十萬,汽車也不多,一些人提出,這種情況下,需要修這麼寬的路嗎?而且修路就意味著用錢,資金也是一個問題。”但是僅僅一年的時間,特區飛速發展的現實就逐漸打消了這些人的疑慮。
1982年到1983年間,深南路不斷進行修整拓建。最初的土路被慢慢鋪上瀝青,建設者們又將道路中的山頭一個個降坡、拓寬、拉直。與此同時,一幢幢高樓也在深南路兩邊拔地而起。“越來越多的建設者們來到深圳,電子大廈、紅嶺大廈等都建了起來。電子大廈還被稱為當年的‘深圳第一樓’。人們發現,有些地方擁擠得甚至連50米寬都不夠了。”到了1983年,已修成的這段深南路上來來回回擠滿了汽車,交通堵塞問題也隨之出現。這一切發展變化都逐漸印證了當初設計部門加大拓寬的構想。依據當時建築物的實際地理條件,後來深南路有些路段拓寬到50米寬,而不少地方都拓寬到了60米。
接下來,基礎工作組又用了一年的時間,組織整修了90多公里的道路,並陸續修建了現在的北環大道和濱海大道,以緩解東西向僅一條深南路形成的擁堵。1982年到1985年,從蔡屋圍到羅芳,也就是現在的深南東路建成。從人民醫院門診部鐵路高架橋到上海賓館的深南中路也逐漸貫通。
1997年:全面“整容”留出綠化帶
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為迎接這個歷史性的時刻,市政府決定再度對深南路進行全線梳理,這也是深南路面臨的第三次大“整容”。經過這次“變臉”,原先一些小的綠化帶被去除,“四塊板”變成了乾乾淨淨的“一塊板”,整體上更加協調。從上海賓館往西,原有的6車道還被拓寬成了8個車道,交通更加通暢。有關部門又針對路中廣告牌和街心公園進行了專項整治。漸漸的,一條從新秀立交延伸到南頭,長達28公里、最寬達130米的美麗大道,完整地展現在了深圳人的眼前,成為市民最青睞、感情最深、也最主要的交通幹道,大夥都習慣性地把她稱做深南大道。而據有關部門的說法,今天的深南路,其實只是深南大道的一部分,也就是從新秀立交到上海賓館的這一段。
採訪中,郁萬鈞回憶說,1983年底,時任深圳市委書記兼市長的梁湘率隊赴新加坡學習考察。回到深圳后,市委、市政府決定在深南路兩側各留出30米的綠化帶,並在深南路中間的綠化帶中預留16米以備今後修建城市輕軌。在當時,這兩個決策在國內都是創舉。正是當初的遠見,才成就了今天深南大道的美麗和氣派。